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寵妃,得病後溥儀放棄救治,最後慘死

她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寵妃,得病後溥儀放棄救治,最後慘死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先後和多位女人結婚,其中,他最心宜的女人名叫譚玉齡。譚玉齡一度最得溥儀的寵愛,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寵妃,而她對溥儀也是非常體貼「忠心」。

譚玉齡出身滿族貴族,原姓他他拉氏,她是一個心地善良、性格溫柔的女子,不擺架子,禮貌待客,對下人十分和氣。1937年,17歲的譚玉齡與溥儀結婚,進宮後,與溥儀的關係很好,她溫順賢惠,待人接物十分穩妥,深得溥儀的歡心。譚玉齡常常對溥儀說,如今不得已,只好忍耐,等到自由的日子到來,再從日本人手中收回滿洲。

然而,善良、溫柔的譚玉齡死於1942年8月13日。年僅22歲,關於她的死,至今仍是一個謎。有說「傷寒」而死、有說「膀胱炎」者、有說「感冒」者,還有說是消極治療所致,得病後溥儀放棄救治,最後慘死;有說是錯用藥毒死的。還有出關於「謀殺者」的動機等等傳言。

1942年秋天,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寵妃譚玉齡得了並不算很重的感冒,看了幾次也沒好。這咋辦?溥儀急的團團轉,他親自派去了兩名貼身御醫為其診治。

御醫診治一番,其病還不見好,溥儀便又找來了當地著名的大夫進一步確診。過了一些日子,溥儀見譚玉齡的病還是沒有一點兒起色,就有些慌了手腳,又叫來了針灸大夫給譚玉齡作針灸治療。一番折騰後,譚玉齡的病不僅沒治好,反而越治越重。

溥儀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只好找來了偽滿新京市醫院的一位日本西醫給她治療。就在日本醫生為其診治的關鍵時刻,日本關東軍中將參謀吉岡安直,來到了宮內府候見室,告知溥儀,要找正在給譚玉齡治療的日本醫生,談事情。

日本醫生中斷了治療,去候見室里與吉岡談了許久。談完話後,日本醫生又回到了內廷,走進譚玉齡的居室,繼續為她治療。過了一會兒,譚玉齡由於尿液排不出去,感到異常難受。於是,那個日本醫生提出要給譚玉齡導尿。溥儀聽後就急了,這樣做要接觸譚玉齡的身體尤其是下部,作為一個「皇后」,「皇上」怎麼能夠同意日本人如此的做法呢?

溥儀思量一番後,表示堅決不同意。日本醫生見溥儀放棄救治,他搖了搖頭,又診治了一番後,就起身告辭了。在這之後,譚玉齡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聽不到她說話的一點兒聲音,口鼻中只有微弱的氣息。

秋風瑟瑟,後半夜時,譚玉齡突然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從鼻孔內流出了兩條鼻涕,隨後,她就變得再也無聲無息,譚玉齡就這樣慘死了。譚玉玲死後,溥儀追封譚玉玲為「明賢貴妃」,並擇定「吉日」舉行了「冊封」儀式,親自書寫了「封譚玉玲為明賢貴妃」的諭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