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退政儀式上乾隆拒交國璽,嘉慶當場傻眼:皇阿瑪,您怎麼可以這樣!

退政儀式上乾隆拒交國璽,嘉慶當場傻眼:皇阿瑪,您怎麼可以這樣!

作者:金滿樓

乾隆六十年,乾隆宣布傳位皇十五子永琰。

對此,永琰當然不敢立即接受,而和碩禮親王永恩及各大臣、各王公等也紛紛合詞上奏,懇請皇上俯順「億兆人之心」,「久履天位」。

對這種成規模、成系列的挽留,乾隆心裡那叫舒坦,那受用的!

不過,乾隆雖老,但心裡並不糊塗,子臣們的「殷殷期望」固然暖心暖胃,但其歸政計劃並不會因此而打斷。

我老了,不幹了!

之後,乾隆告誡皇太子及群臣「毋庸再行奏請」,歸政按期實行。

與此同時,乾隆又再次宣諭說:

「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敕幾體健,躬親指教。

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可以知所稟承,不致錯失;而大小臣工,恪恭盡職,亦可謹凜遵循。」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懇請個什麼呢?

至於永琰,當然還得表現得誠惶誠恐、小心謹慎才好。

之後,其又叩請父皇明年仍用乾隆年號,不必用嘉慶年號。

對於兒子的這份孝心,乾隆很是滿意。

這帽子,好重!

只是,新皇帝的年號已經擬定,不用於禮不合;再者,如果繼續沿用乾隆年號的話,勢必會超過聖祖康熙皇帝的在位時間,這點是萬萬不可的。

當然了,永琰有這孝心也是難得,那就這麼辦:

每年印刷乾隆紀年的曆書一百部,用於頒賞宮廷和賞賜御前近侍王公大臣。至於嘉慶元年的曆書,仍照常頒行天下。

很快,就到了這年的除夕。當晚,乾隆寫下其在位六十年最後一天的最後一首詩: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古今難得者,天地賜恩然。

父母敢言謝,心神增益虔。近成老人說,六十幸能全。」

戀戀不捨

第二天,就是嘉慶元年(1796年)元旦了。

這一天,文武百官、王公大臣及朝鮮、安南、暹羅等各屬國使臣全部聚集在太和殿前,乾隆的歸政傳位大典即將舉行。

待吉時一到,乾隆乘輿出宮,永琰著皇太子冠服隨行其後,經中和殿,來到太和殿。

據說,其中有一細節:

乾隆走向太和殿正中高高在上的寶座時,步履頗有些艱難。隨扈在旁的和珅見狀,想扶掖一下,乾隆立即揮手制止。

顯然,乾隆並不願讓大臣們看到其衰弱的樣子。

待乾隆在寶座上坐定後,大學士阿桂從御座左邊香幾請出「皇帝之寶」,跪奉到乾隆手上。

啊!什麼情況?

這時,最有意思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乾隆手捧這顆用了六十年的玉璽,其端詳良久,卻並不交給匍匐在身前的皇太子顒琰。

看了好大一會,乾隆才突然醒悟,其戀戀不捨地將此「皇帝之寶」授給了皇太子顒琰。

至此,歸政傳位大典總算是圓滿完成。

乾隆在傳位大典上的偶爾失態,後來衍生出諸多傳聞。

皇阿瑪,您怎麼可以這樣?!

當時朝鮮使臣即說,乾隆禪位之時,並不想將「大寶」交給嗣皇帝。

其傳禪時,「臨當受賀,高皇帝不肯與大寶,則劉墉止賀曰:『古今安有無大寶之天子?』

遂即入奏高宗曰:『陛下不能無繫戀天位之心,則傳禪可已;傳禪而不與大寶,則天下聞之,謂陛下如何?』

半日力爭,卒大寶而出,始行慶賀禮。」

傳位而不授玉璽,朝鮮使臣的這種說法雖不是事實,但也不算空穴來風。

參考文獻:郭成康:《乾隆正傳》、向斯:《乾隆養生之謎》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樓風雨閑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滿樓風雨閑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