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尋人類蹤跡—九鄉張口洞古人類遺址

探尋人類蹤跡—九鄉張口洞古人類遺址

九鄉張口洞古人類遺址位於宜良縣內九鄉疊虹橋景區洞群麥田河東側,南北向貫穿山體,張口洞的洞口扁平,橫寬有12米,高3.9至5米,面向南偏西27度,距谷底135米,海拔為1803米。洞穴沿巨大岩層層面呈坎狀傾斜發育,洞腔經岩溶產生的鐘乳石、石筍等分隔成七個地下廳。

張口洞遺址發現於1989年7月19日。經國家文物局認可的雲南省宜良縣九鄉張口洞古人類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於1990年9月18日結束,歷時50餘天。

通過九鄉張口洞古人類遺址搶救性發掘,表明遠古人類在張口洞活動的時間跨度比原估計的大得多,初步推斷,30萬年以來,張口洞一直就有人類活動。

第二次考古發掘工作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館、宜良縣文物部門以及宜良九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共同組成聯合考古發掘隊,邀請雲南省、昆明市有關專家參加。於2003年7月18日開工,9月9日結束,歷時54天。發掘面積為35平方米,最深厚度達1.2米。

這次發掘初步分清了地層框架和文化遺物的屬性,年代學專家、法國國家博士、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沈冠軍初步地層測齡,第四紀沉積物地層可分為7大層:

第一大層:幾千年至5——7萬年:(上部:出土大量礫石工業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時代文化遺物,有刃部磨光石斧、陡刃砍砸器、敲鑿器等典型器物;下部:3——5萬年的長石片技術)。

第二大層:5——7萬年至11萬年。(大量砸擊錘擊法產生的石製品、花崗岩人工石塊於紅土層)。

第三大層:11萬年至25萬年:(燒結土中含大量石製品)。

第四大層:25萬年至30萬年:(燒結土中含大量石製品)。

第五至第八大層:大於30萬年:(燒結土中含大量石製品)。

另外,同年8月13日,聯合考古隊在T11方東南角距今11萬年鈣板層之下20公分處的紅砂土層中發掘到一枚完整的古人類左上外側門齒化石;又於18日下午2點在該鈣板層50公分處有鈣化物膠結在一起的原生土層中發掘到另一枚古人類左上門齒化石。沈冠軍在去年4月取樣測出出土這兩枚古人類人牙的鈣板層年代為11萬年前。

九鄉張口洞古人類遺址搶救性發掘還出土了大批哺乳動物化石,有骨骼、殘段、不規則骨片、燒骨,部分骨頭碎片有動物啃咬過的痕迹。種類為獼猴屬、無頸鬃豪豬、竹鼠類、鼠科、兔屬、虎、豹、西藏黑熊、貓屬、犬科、狐屬、似爪哇豺、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貘、野豬、鹿屬、麂屬、羊、水牛。

此外還有爬行類、鳥類動物化石、魚類脊椎骨、蚌等。

據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聯合考古隊領隊高峰介紹說,九鄉張口洞古人類穴居遺址1989年發現,1990年9月18日結束考古發掘工作。共出土晚期智人牙化石41枚,石製品約1800件、哺乳動物化石近2000件和大量碳屑。人類遺物較為密集的T1和T2方相連,位於洞口,堆積厚約160厘米,自上而下共有9個鈣板層,其中第1、2鈣板層是全新世的;第4、5鈣板層分別為約5萬年和10萬年;第5、6鈣板層間一小石筍為約26萬年;第6鈣板層為約30萬年。

上述結果表明,遠古人類在張口洞活動的時間跨度比原估計的大得多。第3至第8層燒結土中含標誌人類活動的石製品的出土,應是中國在這一時段有人類居住的有力證據。對研究昆明地區古人類的活動,探索早期智人的演化及分布狀況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特別對於探索現代人類的起源有著重大的科學價值。過去在人類的進化史研究中,距今10萬年至4萬年間是一段歷史的缺環,未發現過古人類化石,這次在張口洞找到的兩顆古人類牙齒以及大量石製品,表明至少我國南方在4萬年至10萬年間是有人類活動的,而不是一片冰原或千里赤地的無人區。它將改寫歐亞大陸沒有古人類活動的論斷,也使中國數十年來「沒有」3萬年以前的早期智人化石這一理論成為歷史,使九鄉張口洞古人類穴居遺址成為中國第一個南方標尺,對非洲起源說提出質疑,對人類學研究是一項重大貢獻。張口洞也有可能給現代人類起源的爭議提供重要的以至是一錘定音的證據。

2009年11月22日,九鄉張口洞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在九鄉疊虹橋景區雄獅大廳揭牌,博物館展出了大部分考古發掘文物,到景區的遊客可以免費參觀。

參考文獻:

1995年2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人類學學報》第14卷 第1期

宜良九鄉張口洞發現的舊時器—胡紹錦

2004年12月出版的《科學通報》第49卷 第23期

宜良九鄉張口洞的年代:中國40~100Ka 間人類活動的證據

—沈冠軍、李建坤、吉學平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九鄉風景區」,搜索「JiuxiangTouristArea」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世博旅遊 的精彩文章:

2018年,轎子山冰與雪之歌

TAG:雲南世博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