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定位CBC共享型電商平台,「環球買手」將代購人群和消費者連接起來

定位CBC共享型電商平台,「環球買手」將代購人群和消費者連接起來

當海淘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碎片化,代購人群仍然是跨境交易的主要供給力之一。

「環球買手」2017年8月正式上線,從代購人群切入,將國外的代購和國內的消費者連接起來。 創始人黃凱文將商業模式定義為「CBC分享型電商框架」,一個共享的生態架構。

CBC對應的分別為買手-平台/商家-消費者,由中間的平台聯合商家,負責商品的展示及價格方案的制定。在平台規則中,買手不可以自主定價及上架商品,以避免價格混亂的狀況。簡言之,買手主要負責貨源及服務,平台聯合商家負責商品的上架及定價,共同服務於C端消費者。

「Uber利用個人的汽車,彙集成了出行的生意;Airbnb利用個人閑置的房屋,彙集成了房租租賃的生意;而我們利用買手的人力資源,做一個大型平台的生意。」黃凱文說。

環球買手並不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純電商平台,更多地是想做一個跨國界的人力資源生態圈。在買手之間,形成的是一個怎樣的人力資源共享生態?

黃凱文舉例說,一個在國外工作的買手,在工作的時候接到了一個訂單。當下她無法去代購,可以在後台尋找附近的人代發,將人力時間共享起來。各自獨立的代購形成了一個圈子之後,一來可以面對更多元的用戶,二來也可以由平台和物流公司談判,降低郵寄成本。

目前來看,環球買手首先布局了澳大利亞的買手,由澳大利亞買手為中國消費者代購商品;接下來,環球買手計劃布局英國、台灣、日韓、美國等,買手和消費者之間的角色能夠互相轉換,形成多向的連接。中國的買手也可以反向代購,將中國的消費品銷往國外。

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為關心真假貨問題。作為CBC平台,如何保證代購的商品為正品?環球買手開發了「定位海淘」功能,買手需要共享位置信息,讓國內的客戶看到買手購買商品的軌跡。此外,環球買手在澳洲成立公司,以當地法律簽訂買手協議,提高買手售賣假貨的成本。

對於平台來說,最大的難點在於C端流量的獲取。在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環球買手如何解決流量獲取難題?公司計劃,在2018年情人節前夕推廣「全球購物免郵活動,由平台補貼40-50元每公斤的國際郵費,以此刺激用戶量。預期在6個月內,做到100萬+的註冊用戶。

根據公司提供的數據,8月正式上線後,在澳洲已有50+買手,國內1.3萬註冊用戶,1000+訂單。目前平台有3000多個SKU,主要涵蓋母嬰、化妝品、保健品三大類,以及一些更為小眾的個性化商品。

盈利方式上,目前主要為匯率差價,以及商家在平台上的推廣費用。黃凱文認為,在人力資源再分配的過程中,將產生更多的盈利方式。

團隊方面,創始人黃凱文為墨爾本大學經濟學學士,中央昆士蘭大學金融會計碩士,多年中澳跨境貿易管理運營經驗。環球買手在墨爾本總部設有運營及研發團隊,運營團隊為澳洲生活多年的學生,研發團隊為以墨爾本大學的深度學習博士為核心的墨爾本大學校友團隊。同時在南京設有運營團隊,團隊成員有互聯網運營經驗,熟悉海外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