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中国有一神秘机构,擅自进入必被斩首,皇亲贵戚也不行
在清朝有这样一个非常出名的机构,它规定非该机构成员严禁擅入,一旦有人违反规定擅自闯入,即使是皇亲贵戚也会被斩首以儆效尤。
这个严密的组织就是著名的军机处。在清末的时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湖广总督张之洞应庆亲王奕劻之邀,商议官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可是,当张之洞舟车劳顿来到军机处的台阶之下,却任谁劝说都不肯向前多迈一步。当时的官员们百思不得其解,多番询问之后,张之洞才自己透露原因。原来,雍正曾经规定:非军机处人员进入军机处当斩。
而当时的张之洞还不是军机处官员,所以,才立于门前,不敢擅入。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据,人为杜纂的可能性较高,但是,从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可以看出:
第一:军机处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国家政治权利中枢机构,管理极其严格庄严肃穆。
第二:雍正虽然已经严令禁止外人进入军机处,也制定了极其冷酷的刑罚,可是,被委任为军机处领班军机王大臣的庆亲王竟然直接叫一个非内部机构人员进入如此重要的权利中心,因此,也可以得出结论:清朝末期军机处已经严重腐化衰败了。
清朝入关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仍然非常大。同时在内阁大臣中,南方与北方士大夫的党派之争仍然延续,党争与满洲贵族内部矛盾纠缠在一起。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于康熙十六年设立南书房,康熙帝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
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
之后,军机处正式设立于清朝雍正七年,又被称为“军机房”、“总理处”,设立的原因是因为雍正统治时期为了防止西北军情泄露贻误军情。而当时的内阁设立在太和门外,极易被有心人钻了空子,因此,雍正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选取内阁中忠心耿耿又谨小慎微的大臣来军机处当值。
设立了军机处之后,机密的保护性更强了,皇帝召见大臣商议政事也更方便了。但是,军机处最初建立之时,房屋条件极其简陋,在军机处当值也不是一件肥差。雍正时期,军机房只是几间草草搭建的板房,到了乾隆时期,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也只不过是把板房修缮成瓦房而已。
并且,建造的非但不富丽堂皇,反而还相当矮小逼仄,冬天里面滴水成冰,夏天能热的人汗流浃背难以忍受。据曾在军机处任职的大学者赵翼后来所著书籍中记载:如此重要的军权机构办公地点居然只是五间不起眼的瓦房,军机大臣跟随皇上外出需要临时起草文书时,往往直接趴在地上起草文件。
可是,到了1780年,乾隆五下江南来到江苏宿迁附近时,当时已经退休告老还乡的赵翼去恭迎皇驾,却发现随行的军机大臣生活条件蹭蹭的攀升了不止一个等级啊。而军机大臣也隐隐露出洋洋得意自命不凡的神态,而此时,我们的大学者看到这番景象只能心酸叹息:
富贵噬人骨,自身生活品质太高了,整天安逸度日,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百姓和国家大事呢?
身为国家最机密的机构,而雍正和乾隆又是出了名的小心眼,提防那些亲王国戚的心一个比一个重,自然,军机处这样处理国家机密要政的地方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兄弟参一脚的。所以,强势的雍正和乾隆在其统治期间,军机处的成员从没有亲王之类。
然而,这个惯例被嘉庆皇帝打破了。
之前,军机处唯一的一次尾大不掉,是在和珅担任领班时期。和珅掌权后,身兼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打破了制衡的框架,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如此以来,在制度设计上,就令军机处的地位大大提高,不仅参与决策,还实际掌控了信息渠道,所以,皇帝被操纵的风险大大增加。
嘉庆之初,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嘉庆一上台就先后铲除和珅、福康安这两大先帝宠臣,之后,连带拔除了这两大势力的许多党羽,并且,还立即废除“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此条,最终,也造成了朝中无人可用的结果。不得已之下,嘉庆帝只好让成亲王进军机处担任职位。
虽然,不久就因政权稳固找借口罢免了其职位,但是,还是开了先河。
当然,这也为后来恭亲王、醇亲王和庆亲王在军机处担任要职架空皇室埋下了隐患。也造就了皇室刚愎自用,任人唯亲的情况。由于在军机处待遇越来越好,当差的利益越来越大,军机处的职位发展到后来几乎与世袭无异。之前,军机处从不收大臣子弟,但是,发展到后来直接想办法“保送”任职。
军机处有一方银印,其重要性仅仅低于皇帝手里的传国玉玺。
军机处设立之初,军机处拟好文本过皇上目之后会经过重重繁琐的程序请出这方银印,用完立马放回原处,不得有丝毫闪失。可是,后来由于政务既多且杂,一天请几次印耽误功夫,于是,军机处官员就“盖空章”,提前在许多白纸上盖印。
然而,这些盖了印的白纸没有专人管理,隐患极大。
除了以上种种弊端,军机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明争暗斗现象严重。在清朝末期外忧内患的国际环境中,于宣统三年,军机处终于被撤销,建立新内阁,自此,实行了180余年的军机处被废除。可是,还是沿用以往的军机处官员框架,其实,这也算是换汤不换药。
参考资料:
『《啸亭杂录》卷2《议政大臣》、《变更行政制度》 、《清廷政局的变化》』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