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才子恃才傲物心直口快,挑戰職場潛規則,被皇帝棄用

一代才子恃才傲物心直口快,挑戰職場潛規則,被皇帝棄用

1369年解縉出生在吉水鑒湖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傳說他自幼穎敏絕倫,有「神童」之稱。5歲時,父教之書,應口成誦;7歲能述文,賦詩有老成語;10歲日數誦千言,終身不忘;12歲盡讀《四書》、《五經》,貫穿其義理。

1387年,解縉參加江西鄉試,名列榜首(解元)。1388年,解縉中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廷試與兄解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授庶吉士,讀中秘書。同年,官至翰林學士。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邊。

但是膽大心直的解縉,不按規律辦事,挑戰職場潛規則,做了三件錯事,讓朱元璋對他大為不滿。

第一件事是語嫚兵部官員。解縉的矮在朝中是出了名的,人們都親切地叫他「解縉矮子」。解縉剛到朝廷不久,有一次到兵部去要幾個差役,兵部的官員見解縉矮小,便口出污詞說:「你個子那麼矮還用得著保鏢嗎?」解縉聽了很不高興,雙方遂對罵起來。解縉的「世人笑我矮砣砣,我笑世人著衣多,倒吊起來冇點墨,身高一丈又如何」一詩應是這時的作品。

兵部尚書沈溍知道這件事後,大肆渲染,添油加醋地把此事報告給皇上朱元璋。朱元璋聽了沈溍的告狀,覺得解縉確實有點「冗散自恣」(性格散漫、狂傲),因為一點小事竟和同僚爭吵,不僅有失體統,也不懂官場潛規則。於是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調解縉到江西洪都做監察御史。

第二件事是為李善長白冤。李善長為明朝開國大臣、朱元璋的親家,官爵封為韓國公,享受自免二死、子免一死的特殊待遇。李善長的侄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胡惟庸做宰相又是李善長推薦。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謀反案事發,5年後有人告李善長為同黨,李被罷官,10年後有人再告,77歲的李善長被誅。

當時很多大臣想為李善長鳴冤,但又人人自危,沒有一個人敢出頭。這時,虞部郎中王國用想到了解縉。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李善長死後一年,王國用找到解縉,請他代寫為李善長平反的奏疏。解縉血氣方剛,原本就認為李善長是冤死,於是應邀疾筆寫下《論韓國公冤事狀》,狀中闡述了幾條理由,如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已沒有謀反的功利動機;李善長年事已高,沒有去冒這個險的必要;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是皇上的駙馬,謀反沒有外在動力等。

朱元璋看了《論韓國公冤死狀》後,大發雷霆,大罵解縉多事。

第三件事是彈劾御史袁泰。解縉在江西洪都做監察御史時盡職盡責。監察御史是個九品官,官銜不高,但權力很大,有權對地方官員的行政、品行進行監視糾察,而且「御史糾彈,皆承密旨」,可將各級官員的情況直接面呈皇上。

解縉的上司、督察院左都御史袁泰是個奸黠小人,經常竊聽、告密、誣害與他意見相左的官吏。一次上朝,朱元璋問御史夏長文昨晚為何長嘆,有何不滿?夏長文大汗淋漓,只得將昨晚與妻子發生口角,獨坐飲酒嘆息之事照實稟告。朱元璋見他說的與告密的畫像相符,才未加罪。

御史夏長文將這件被袁泰陷害的事告知解縉後,解縉甚是生氣,對袁泰深惡痛絕,於是代夏長文草疏《論袁泰奸黠狀》彈劾袁泰。朱元璋見奏疏激昂,令有司核實後,把袁泰作了調職處罰。從此,袁泰對解縉懷恨在心。

朱元璋後來得知彈劾奏疏是解縉所為,覺得解縉過於鋒芒畢露,城府不深,容易被人利用,於是想讓他經受些挫折,讓他反思一下。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在朝中辦了個千叟宴,解縉的父親解開也在邀請之列。談到解縉時,朱元璋對解開說:「解縉才學雖好,可性格太直,容易吃虧。不如你帶他回去,帶職進修。這孩子大器早成,十年後再來朝廷大用未晚。」

就這樣,一個朝氣勃勃的解縉,一個血氣方剛的解縉,一個充滿政治幻想的解縉,一個剛正不阿的解縉,一個敢想敢說敢做的解縉,隨老父回到了吉水老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雨聽風樓 的精彩文章:

三國中第一美女甄宓的童年軼事

TAG:夜雨聽風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