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連中三元究竟有多難

連中三元究竟有多難

我國古代從隋朝開始,為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從社會中下層選拔人才,設立了科舉制度。而三元,就是指科舉中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即解元、會元和狀元。

假如我們穿越回古代,作為一名寒門苦讀的讀書人,想要連中三元究竟有多難呢?

以明清為例,不論年齡長幼,需要通過三次考試才能取得鄉試的資格,即縣試、府試、院試。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的學子稱為童生,而童生才有資格參加院試,成績佼佼者成為秀才(或茂才)。縣試、府試、院試的第一名稱為案首,如果三次末場都是案首,俗稱為小三元。

到這時,作為一名讀書人,當上了秀才,有功名在身,你就有了最基本的社會地位。比如免除徭役,見知縣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用刑等等,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方唐鏡雖然是反派,但是因為是秀才,對他用刑前需要先革去功名。有了社會地位當然是遠遠不夠的,沒有生活來源也只能是個窮秀才。下面就要進行最重要的三次考試了。

鄉試,每三年一場,因為在八月進行被稱為秋闈,考後發布正、副榜,稱為桂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著名的畫家唐寅唐伯虎,在28歲時取得鄉試第一,故後世尊稱其為唐解元。通過鄉試後中了舉人也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後即使會試不中也有作學官、當知縣的機會,所以才有了范進中舉發瘋病的結果。

會試,在鄉試的次年三月進行,因此被稱為春闈,考後發榜稱為杏榜。每次會試僅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考中貢士,就獲得了殿試的資格,殿試顧名思義就是由皇帝親自監考選拔人才的考試。不像鄉試與會試每場都要連考三天,殿試僅考一天,日暮交卷。在所有卷中選出最佳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干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通過以上三次考試,就算是真正的考取功名,步入仕途。古代學霸們雖然文采飛揚,但是連中三元者卻寥寥數人,歷史上只有17人算是真正的連中三元。有的考生殿試雖然分數最高,但是由於面相上不得皇帝喜愛而只能屈居榜眼,這使得連中三元這個地位更加的可望而不可及。

知識雜貨店,從天外來客到街頭巷尾,從繪畫書法到科學原理,這裡應有盡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