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盤點2017年度九大醫療健康類謠言(下)

盤點2017年度九大醫療健康類謠言(下)

澎湃新聞記者 許珈 屠俊 陳明明

共享單車座上安放艾滋毒針,騎車可能染艾滋

全國多地出現「騎小黃車感染艾滋」謠言,熱傳有人向共享單車ofo小黃車的車座上安放攜帶艾滋病病毒針頭,一時引發不少網友恐慌。

網上傳言稱:最近許多座椅上有細小的針,很有可能是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針,大家騎的時候千萬要注意,留意下坐凳,千萬不要遭受無辜的罪,想想就很怕有沒有?

身邊有很多「恐艾」的人群經常會有擔心,自己某個地方有破皮,巧不巧正好碰到了一塊看似不怎麼乾淨的地方,會不會感染上艾滋病毒?走在馬路上,對面來了個人,突然打了個噴嚏,會不會正好有艾滋病毒,自己會不會感染?被蚊蟲叮咬了會不會感染上艾滋病毒?「細思恐極」了,人生處處有危險,總有刁民想害朕啊。

那麼艾滋病毒真的是無處不在嗎?首先,我們要知道艾滋病毒在空氣中能存活多久?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盧洪洲教授指出,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外生存能力很差,只能在人體細胞內存活並複製。艾滋病病毒一旦脫離體液環境,它的存活和感染能力都會大幅下降。在乾燥環境中,病毒2小時便失去活性。而且對高溫敏感,在56℃條件下10分鐘就會失去感染性。對常見消毒劑也很敏感,如70%的醫用酒精、0.3%雙氧水、10%次氯酸、10%漂白粉、5%來蘇兒等等,5分鐘即可滅活。

「艾滋病毒在體外其實是很脆弱的,在室外,經過紫外線照射馬上就會被滅活。特別是夏天炎熱的天氣下,即使是真的有攜帶艾滋病血液的針頭,上頭的血也很快會變成乾燥的血液,是不具備傳播性的,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盧洪洲教授說。

有人會說,共用針頭或使用未消毒的紋身設備會有感染HIV的風險,從事醫療護理的工作人員如偶然被HIV污染針頭刺傷,感染艾滋病的機會是1/300,這又是為什麼呢?對此,盧洪洲教授解釋,艾滋病病毒是存在體液里的,離開了人體這個環境就會失活。血液、性液、乳汁是具有傳染性,但是「及時的、新鮮的」這三種體液暴露才可能感染。

「在醫務環境中,有可能發生醫生剛剛給患者抽完血,馬上就被針頭扎傷的情況,這樣才會有感染的可能性。比如,一種廉價的手術——男性的包皮環切術,可以使艾滋病的感染風險減少一半,其原理就是,包皮下是一個非常潮濕的環境,經過性傳播,病毒可以存活很長時間,如果皮膚黏膜破損很容易引起感染,而經過包皮環切術後局部容易乾燥,即使感染上一定病毒,病毒在乾燥的環境下也不容易存活,即可起到防護的作用。」盧洪洲教授說。

低鈉鹽=送命鹽

「急診的高鉀血症越來越多,追問病史,很多都是用低鈉鹽。」微信朋友圈瘋傳一則某腎內科醫師的話「低鈉鹽對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來說就是送命鹽」,讓很多食用低鈉鹽的人們恐慌。

事實上,健康人吃低鈉鹽不僅不會送命,還有益健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袁春華稱:「鈉、鉀都是人體的必需成分,其中,普通食鹽氯化鈉含量在95%左右,按照我國低鈉鹽標準QB-2019的要求,低鈉鹽是在精製食鹽中加入10-35%氯化鉀鹽,即用氯化鉀替換氯化鈉,其氯化鈉含量降至65-80%。低鈉鹽中除氯化鈉之外,還有氯化鉀和少量硫酸鎂。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尤其是腎功能衰竭的病人,他們的排鉀能力本身就非常有限,如果攝入過多的低鈉鹽,會引發高鉀血症,嚴重的甚至可引起心臟驟停甚至猝死。但是對於健康人而言食用低鈉鹽是有益的,增加鉀的攝入有助於將鈉排出體外,可有效降低高血壓風險並直接起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有水腫、高血壓的患者食用低鈉鹽,還有助於人體的鈉鉀平衡。」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g以下,中國營養學會則在最新的2016版膳食指南中給出了食鹽6g/天的建議。袁春華提醒,低鈉鹽其實鹹味和普通鹽是一樣的,不能有低鈉鹽不夠鹹的心理暗示,導致烹飪時放比普通鹽更多量的低鈉鹽,這樣就適得其反了。

手機高頻藍光會致盲

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熱議的《三到五年後眼睛失明會大面積爆發》一文中提到——「電子產品中的高頻藍光將增加眼部疾病的風險,甚至3到5年後,眼睛失明的人將會大大增加」,那麼藍光的危害真有這麼可怕?

藍光是波長為380-500納米的高能量可見光, 因為藍光的波長相對比較短,所以能量比紅光和綠光高,能夠直接穿透晶體直達視網膜上。但藍光並不都是有害的,波長在415-455納米以內的藍光,在一些動物實驗中被證實能夠損傷視網膜。而455到500納米之間的藍光是有益的,具有調節晝夜節律、產生暗視力以及影響屈光發育等重要作用。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東方醫院眼科主任胡穎稱:「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屏幕的高頻藍光會致盲,這是誇張的說法,只有人眼長時間暴露在高頻率、高能量的藍光中,才會對視網膜產生損傷。之前在社交平台上盛傳的『在黑暗中看手機會導致眼球黃斑病變』也是誇張了。目前臨床上黃斑病變多發生在老年人,儘管最近黃斑病變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但臨床上也並無相關研究來驗證這和關燈看手機的相關性。」

對於市面上的防藍光眼鏡,胡穎主任醫生持保留態度,「防藍光眼鏡能否有效預防視網膜光損傷等問題,目前尚無明確結論,國家也未出台相關技術參數標準,市面上產品的生產工藝和質量參差不齊。」 胡穎主任醫師提醒,保護視力還是要從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抓起,「儘管手機高頻藍光致盲是危言聳聽,但是長時間看手機等電子屏會導致用眼過度影響視力,近視低齡化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千萬別為了圖省事,把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作為『哄娃神器』,3歲以下的小朋友不建議看電子屏,學齡前的孩子每天看電子屏的時間最好控制在20-30分鐘,同時也要端正孩子的書寫姿勢、控制好用眼時間,比如看書半小時就要讓眼睛休息5分鐘。此外,要在白天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有效地抑制眼軸的拉長,從而抑制近視的發生和發展。強光照射會使瞳孔縮小,讓景深加深,模糊減少,也能抑制近視的發生。」

口角膿包親吻孩子可致命

一則「英國13歲少女癱瘓,只因為出生時媽媽的一個吻」的新聞引發熱議。據外媒報道,英國一位現年13歲的女孩Melody不會走路不會說話還癱瘓在床,更無法照顧自己,然而這一切不幸的遭遇都源於在她剛出生兩周時母親的親吻而導致皰疹病毒感染且伴有癲癇,雖然當時治好了,但2008年的複發卻讓女孩癱瘓,失去了行動和說話能力。

這讓不少新手爸媽都很驚恐,畢竟口角旁長個膿包啥的很常見,尤其是在冬天乾燥的季節,那麼輕輕一個吻真會對寶寶有致命威脅?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幼保健部主治醫生王維潔稱,要分清口角炎和口角炎口唇皰疹。

「口角炎和口唇皰疹不是同一種疾病,病因和表現都有差異,口角炎不是傳染性疾病。口角炎俗稱『爛嘴角』,表現為口角潮紅、皸裂、糜爛、結痂、脫屑等,營養不良的兒童抵抗力低下,容易化膿球菌感染出現口角及其周圍可出現膿皰。口角炎患者張口時易出血,吃飯說話均受影響。口角炎的誘發因素是冷乾的氣候,會使口唇、口角周圍皮膚黏膜乾裂,周圍的病菌乘虛而入造成感染;口唇乾裂時,人們會習慣性地用舌頭去舔,促使口角乾裂;若從膳食中攝取的維生素減少,造成體內B族維生素缺乏,還會導致營養性維生素B缺乏性口角炎。」

而皰疹病毒是可以通過親吻的方式傳播。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人是單純皰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此病毒存在於病人、恢復者或者是健康帶菌者的水皰皰液、唾液及糞便中。

單純庖疹是由單純庖疹病毒所感染的一種傳染病,單純庖疹病毒有兩型,第一型主要在口唇、口腔、眼部及顏面,第二型主要在男女生殖器部位。單純性皰疹感染時,嘴唇及會陰部會產生米粒般大小的水泡,發生單一或群集小水泡,通常都是10個左右集結在一起,主要侵犯皮膚及黏膜,會癢痛。水泡周圍的皮膚變紅,同時會產生輕微的瘙癢感或發熱。經過1-2周時間,皰疹開裂、糜爛、結痂,逐漸結痂脫落痊癒。口唇庖疹主要由唾液(接吻時)或親子關係之食物傳遞等相互傳染。母親會陰部有皰疹順產時會通過產道感染新生兒。

王維潔醫生提醒,早產兒、新生兒、營養不良、免疫力缺陷等抵抗力低下的嬰兒容易感染皰疹病毒,感染後可能會合併嚴重併發症(腦炎、腦膜炎等)有致死可能。一般皰疹病毒感染沒那麼可怕,其傳染性比較弱,抵抗力強的寶貝可能根本不發病。

家長患口唇皰疹時如何預防傳染給寶貝呢?王維潔醫生建議:

1、患者注意避免與寶貝親吻等密切接觸。

2、患者接觸寶貝和寶貝物品、用品前需要戴口罩、流動水消毒皂液清洗雙手。

3、乳母患口唇皰疹可以繼續哺乳,哺乳前流動水消毒皂清洗雙手,哺乳時需要戴口罩。

4、寶貝膳食營養均衡、適當體鍛增加抵抗力;空氣質量好注意帶寶貝戶外活動空氣浴;家庭環境注意開窗通風空氣消毒。

每晚十點

這是一份可以枕著入眠的身心讀物

人生不容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身體 的精彩文章:

TAG:澎湃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