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度其人及其憲政思想

楊度其人及其憲政思想

實踐的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實踐的檢驗是事後的,而思想的熔煉卻是要超前的。正如大衛·休謨所言:「人類幾乎所有的事務,都要受到思想的支配。」思想、理念的豐滿類似於經濟學上的「迂迴生產」,它涉及生產環節、傳播環節和實踐環節。在現如今世代,我們並不缺傳播思想的公共知識分子,可思想家、實踐家卻極為少數。相比於實踐者,思想的探索更具艱苦。無法迴避的是,探索須囿於政治層面的思考,也須立足於特定時代背景。楊度,湘潭人,生於晚清,長於民初,從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世代來看,他的思想過顯荒誕。當然只是在那個世代,那個已被划上記號的歷史片段……

楊度其人及其憲政思想

(楊度先生像)

不得不說,楊度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難得的曠世奇才。觀楊度一生,其政治立場幾度嬗變,從最早拜國學大師王闓運研習帝王之學,到先後三次東渡日本,廣泛汲取西方君憲思想;再到「洪憲帝制」失敗後,欲向佛教尋求良方;晚年楊度的政治主張又逐漸轉向民主共和,在白色恐怖期間,又受共產主義洗禮,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結束其跌宕起伏的一生。

楊度的政治生涯幾經波折反覆,與同時代大多數的政治精英不同的是,楊度積極投身於立憲的實踐活動,縱使其所處的政治陣營變化無常,但其所堅稱的君主立憲理念卻從未放下。在清末修憲與「洪憲帝制」均以失敗告終後,楊度仍堅稱近代中國應實行君主立憲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正如其言「共和系病象,君主乃藥石,人民諱疾忌醫,實為國家之大不幸。」楊度是近代以來較難給出確切歷史評價的風雲人物,相關論著對其的褒貶也不盡相同。有人說,楊度處世圓滑,是有才無德的老油子,也有人評價,他對自己的夢想忠貞不悔,矢志不渝,其心中自有一桿秤,無須旁人說三道四。就筆者看來,先前相關論著對楊度的聚焦與評價過多地放在了其所主張的「君主制」理念上,依該理念的斷論往往忽視了既定的時代背景,多有抨其理念頌後世千秋之嫌。其次,在楊度看來,制度變革的當務之急乃立憲,其思想理念蘊含著西方立憲的積極色彩,與同時代先進的知識分子一樣,楊度富國強兵的家國情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再則,楊度不但精通西方憲法學原理,同時也深諳東方儒學之門道,從策略,博弈論角度來看,其所秉持的理念仍富有經世致用及研讀之必要。因此,當我們在分析評判歷史人物是非功過之際,不應將其思想軌跡從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割裂、分離出來;否則僅僅只是站在既定的政治立場上對其加以審視,那樣的評論未免有失偏頗。為此,筆者從楊度在晚清專門為保留君主制而撰寫的《金鐵主義說》及特意為袁世凱復辟帝制而編著的《君憲救國論》入手,簡要談談這兩個時期楊度立憲思想之主張,試圖探尋楊度君主制主張的論證邏輯。

一、《金鐵主義說》

何為「金鐵主義「?楊度認為:「金者黃金,鐵者黑鐵;金者金錢,鐵者鐵炮;金者經濟,鐵者軍事。欲以中國為金國,為鐵國,變言之即為經濟國、軍事國,合為經濟戰爭國。」就《金鐵主義說》內容而言,其全面細緻地闡釋了楊度意圖通過君主立憲來實現中國富強的理念。基於君主立憲的現實背景在於,「中國今日所遇之國為文明國,中國今日所處之世界為野蠻之世界」。其君主立憲的直接目的在於「欲以中國為金國,為鐵國,變言之即為經濟國、軍事國,合為經濟戰爭國」。而惟君主立憲方可適用之緣由在於「欲保全領土,則不可不保全蒙、回、藏;欲保全蒙、回、藏,則不可不保全君主。」在論述此等特殊緣由上,楊度並非徑直論述君主立憲之利,反倒是從民主共和所面臨的問題出發,倘若中國實行民主共和將遭遇兩大境遇:「一曰蒙、回、藏人之文化不能驟等於漢人,二曰漢人之兵力不能驟及於蒙、回、藏人。」楊度的重點並非強調漢文化的優越性,而在於警示蒙、回、藏三個邊疆民族存有脫離中國現實之隱患。在中國廣袤的疆域地區、種族龐雜、國民程度不相其一,倘若各民族均持民族主義觀念,只會加劇各民族分裂的窘迫境地,最後因孤立無援而被列強所吞噬。因此,只有采君主制,持國家主義的法律觀念,使中國國民中漢、滿、蒙、回、藏五族合一,五族同負國家責任,改造責任政府,中國才能成為經濟軍事強國。而在改造政府方面上,楊度試圖分析比較立憲國與專制國之區別,強調立憲國的君主無責任,而由內閣擔負起國民生命財產安全之責任,當內閣不負責任時,國會將出面為民眾打抱不平,而對於君主地位的看法,楊度則將君主置於「虛君」的地位。可以看出,楊度立憲的主張是循序漸進的,打造有責任的政府,形成所謂的「上可以保君主之尊榮。而不至以君主有過,惹起全國之危亂;下可以促人民之發達,而不至動輒激起革命,擾亂社會之秩序。補救專制政體之失,其法良意美,無過於此者」的態勢。

二、《君憲救國論》

(楊度先生輔佐的主君袁世凱像)

辛亥革命之後,楊度的確在一段時間內尚未主張君主立憲的思潮。可當袁世凱通過一系列手段逐步擴大自身的總統權力後,楊度再度轉向推崇君主立憲的執念。

《君憲救國論》以虎公答問的形式,再度闡述君憲救國的理由,記述民國總統制的缺點,同時批評了清末的假立憲和民國的民主立憲。楊度從「欲求富強,先求立憲」、「欲求立憲,先求君主」出發,抨擊了民主共和制使國家處於動蕩境遇,國家秩序之混沌,何談發展建設?其次,中國國民教育程度遠非法國、美國之程度,加之法國、美國沒有受外辱與內亂的干擾,民主共和方可在其國歷史環境下生根發芽。另外,楊度指出,立憲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只有通過教育、實業和軍事的逐步發達,立憲國家方才有望。而民主共和確立憲政速度較慢,國內各派為尋得大總統之位,必將兵戎相見,而境外列強覬覦中國,外部勢力的滲入,將會使國內政局更加混亂不堪,而中國也正如同朝鮮李氏王朝那番,國家元首受制於列強桎梏,國家復興無望。因此,楊度借德皇威廉一世、日本明治天皇之先例,主張在亂世之中急需一名蓋世英才以固國家局勢,從而加速中國立憲之進程,國家立憲體制的演變也將從專制國家逐步向立憲國家完成過渡。正如其所述,「挾專制之權以推行憲政,故其憲政之確立之速,其國家之進步至猛,非僅其高識毅力以必成憲政為歸,且亦善利用其專制權力,有以迫促憲政之速成也。」

正是看到了袁世凱手握實權,在辛亥革命中屹立不倒,加之袁又是晚清立憲派的推崇者,楊度遂將這個「專制君主」寄託於他。

三、結語

楊度的思想在清末之時尚屬主流,可到了民初之際,其所秉持立憲思想卻旁落於一側,甚至被眾人恥笑,奉為異端。但誰也想不到,楊度的思想卻在後世的國家建設上出現了幾經靈驗之處。例如,楊度所秉持的漢、滿、蒙、回、藏五族合一須由強權所支撐的理念,在不同國體的變化下得以體現。在清帝遜位之後,蒙古、西藏出現了分離的跡象,辛亥革命後亦出現此狀況,甚至民國政府垮台之際也出現類似之境況。革命黨所奉行的民主共和制也頗受其影響,譬如,臨時約法頒布之後,將總統制改為責任內閣制。

談論起楊度,人們的看法是投機主義者,封建帝制的推崇者,為了迎合時代潮流不斷改變政治立場的牆頭草。但筆者看來,這種推斷僅僅只是從歷史事件的結果出發,未免有些片面、刻板。楊度因籌安會活動失敗後,被通緝之時,接受《京津太晤士報》記者採訪時仍堅稱:「政治運動雖然失敗,政治主張絕無變更。我現在仍然是徹頭徹尾主張『君憲救國』人之人,一字不能增,一字不能減。」可以說,楊度所主張的立憲思潮在清末民初那個亂世年代別具一格,獨樹一幟。縱觀其政治立場的幾經嬗變,但其主張的救國理念與政治抱負卻未曾熄滅。很顯然,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總愛站在擁有話語權的一方,相反對他派所持的思想理念卻不曾接觸。古人云:「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我們這個社會真的應當多一些包容的政治態度,那樣也許人類在寬廣無垠的歷史長河中會因為一絲零星的思想火花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真正的自由之思想,也會在後世的千錘百鍊下,亦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注釋:

楊度:《金鐵主義說》,載劉晴波主編:《楊度集?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11頁;

楊度:《金鐵主義說》,載劉晴波主編:《楊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頁

楊度:《金鐵主義說》,載劉晴波主編:《楊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頁;

同前引,楊度:《金鐵主義說》,載劉晴波主編:《楊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頁;

楊度:《金鐵主義說》,載劉晴波主編:《楊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1頁;

楊度:《金鐵主義說》,載劉晴波主編:《楊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頁;

楊度:《君憲救國論》,載劉晴波主編:《楊度集》,第569頁;

張晶萍:《書生襟抱本無垠:近代風雲人物楊度》,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8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