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上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如果疾病處於初始的階段,可以針刺(包括放血、刮痧)而治癒疾病。其盛可待衰而已,如果疾病表現為壯盛階段,就可以斟酌相應狀態而使病邪衰退來治癒疾病(後面文字就是斟酌各種狀態的具體應用)。
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輕,是指病邪浮淺,病位在表,揚,是指順病勢向外發泄。因此病邪浮淺的疾病,可以用向外發泄的「發汗法」來解除。重,指病邪重,或入里,或病邪內結。減,指用瀉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療,例如腹中瘀血結塊,當用「破血消症」葯攻削。因此病邪重而入里的疾病,就可以採用瀉下或者攻削的方法來治療疾病。衰,是指病邪將盡而正氣未恢復的狀態,彰,是指扶助正氣,使正氣旺盛起來而病邪盡去。因此邪氣已衰退而正氣也虛弱的狀態,就應當採用扶助正氣的調治方法。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形不足者,是指形體呈現虛弱狀態之人,面對這樣的患者,首先需要以溫性之食物(藥物或者艾灸)來補益其氣;精不足者,是指津液或者精髓狀態不足的之人,應當利用厚味食物或者藥物來滋補其精。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高,是指咽喉、胸膈、胃脘等身體上部出現疾病狀態。越,這裡特指吐法。如果疾病停留在這些部位的痰涎、食積等有害異物,就可用「吐法」把它消除。下,是指在身體下部出現的病況。引,指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病邪從下而出。竭之,指讓病邪枯竭。如果疾病呈現在身體下部(指腹部)不適的狀況,就可以採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得邪氣從下而出,終止作亂。中滿,指胸腹脹滿。瀉,指通調其氣,如果疾病呈現胸腹脹滿的狀態,就可以採用通調其中氣的方法,以使脹悶消失。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漬形,指開水浸泡藥物或者熏蒸浸漬取汁的方法,用此法取藥物之氣以散邪氣。如果邪氣侵入身體輕淺的話,就可以用「漬形」的方法獲得葯夜、以發汗的方式來驅除病邪。栗悍者,指邪氣急猛而言。《爾雅·釋話》:「按,止也」,有制止、抑制之意。《說文》:「收,捕也」,有收取,抓捕之意。如果邪氣急猛的病證,就要採用適當措施,以遏其勢,以緩其急,待病勢收斂,病情緩解後,再審因論治。如果病情呈現為實症的話,則用散法或瀉法治療之。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首先要審查判別患者疾病的陰陽屬性,正邪以及病勢的輕重程度。如果患者表現為陽氣盛的狀態,預示著患者之陰出現了問題,不能固密陽氣而致病;如果患者表現為陰虛的狀態,預示著患者陽氣不足以化陰而導致陰虛。
這兩句既是醫理、又包含古中醫學深刻的智慧,但當今醫者常常不能明白其真正含義,草草了了而過。確定疾病是氣出現問題還是血出現問題,不能氣病而治血,也不能血病而治氣,要找到根源而針對性治療,才不會貽誤病情。
這裡陰病治陰、陰病治陽是一條治療原則,同樣定其氣血、各守其鄉也是一條治療原則,怎樣應用這樣靈活的治療原則,是需要大智慧的,因此《黃帝內經》告訴我們: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
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決同決,行流也。《管子·君臣下篇》決之則行,塞之則止。如果患者呈現血瘀而實的狀態,應當以活血化瘀這樣疏通的方式來治療。「掣引」即升提。如果患者呈現氣虛的狀態,應當以升提的方式來治療。
到此,陰陽應象大論講述完畢。
精講《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五上 68
本文系東方郎中原創,轉載需註明出處。
TAG:東方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