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真武湯治療頭痛醫案437期

真武湯治療頭痛醫案437期

今日練習

張某,男,51歲。

患者有冠心病史,平素胸悶,頭暈,頭重覺沉。近1個月來出現頭項、背部強痛。伴有怕風,納呆,四肢乏力,有汗出。舌體胖大而嫩,苔白膩,脈弦大無力。

處方:__湯。

服藥6劑後,頭項背強痛已愈。其他諸症皆減。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真武湯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李某,男,32歲。患者為汽車司機,夏日開車時,因天氣炎熱,常在休息時暢飲冰鎮啤酒或汽水,每日無度。

至秋即覺頭痛,每每在夜晚發作,疼痛劇烈,必須以拳擊其頭部,或服止痛藥片始能緩解。

伴有視物昏花,病程已一月多。望其人面色黧黑,舌質淡嫩,苔水滑,脈沉弦而緩。

此屬陽虛水泛,濁陰上竄,清陽被蒙之證。

附子12克,茯苓18克,白朮9克,生薑12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服藥六劑後,頭痛明顯減緩,改服苓桂術甘湯四劑而愈。(劉渡舟醫案)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82條: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傷寒論》第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各家論述

劉渡舟:真武湯證與五苓散證均為水證,應加以鑒別:前者是少陰水臟陽衰,司水無權而水邪泛濫,主症是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等;後者是太陽水腑氣化失常而水液停蓄,主症是口渴、小便不利、心煩等。

胡希恕:真武湯也是利小便的一個葯,但是它利於陰虛證,那麼苓桂術甘湯還是陽虛證,陽證之中的虛證,這個是陰證之中的一個虛證。由哪來的呢,都由於小便不利,而裡頭有停水,這是給發汗誤治了。

真武湯方葯是這樣的,茯苓、芍藥、生薑、白朮、附子,那麼茯苓、術是利尿葯了,咱們頭前都講了。那麼生薑,他這個水往上逆,甚至於人也有噁心,這個生薑的量用的也挺重,3 兩,所以擱生薑,心下悸嘛,我們方才講這個苓桂姜甘湯,就是茯苓甘草湯啊一樣的,那個也擱姜。

這個水氣往上沖逆,但是這個不擱桂枝,沒有氣沖,並沒有心下逆滿這種情形,可能有噁心,這一段沒說,我們從方劑中分析可能有噁心。擱芍藥,這個水陷於陰證,恐怕裡頭也有腹痛,這個芍藥治腹痛。另外呢由於陷於陰虛證,得擱附子,有振寒,惡寒得厲害。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黃芩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