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英偉達有魔力,Uber小心翼翼

英偉達有魔力,Uber小心翼翼

Gen Lee 發自 Palo Alto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大家好,這是跟著開復老師游矽谷的第一天。

為了更好倒時差,創新工場兄弟會的前兩日議程設計,強度不算大,以參訪知名科技公司為主,用創新工場CMO黃蕙雯的評論說:兩天之後才會進入開復節奏,即馬不停蹄的高強度交流。

第一日參訪的公司有兩家,一家是AI時代最火爆的公司英偉達,另一家則是2017年流年不利的Uber。

我們一個個說。

魔力英偉達

很幸運,我們成了英偉達新大樓的第一批訪客。2017年年底,耗資3.8億美元建造的英偉達新總部落成,據說能容納2500名員工。

英偉達的新大廈外觀,算不上特別新奇奪目,但也特點明顯,外透著這家公司的DNA。

到處三角元素的英偉達

首先是顯性的,建築內外都有三角形元素,跟晶元結構和設計相類似,內行人士如果穿越而來,多半也能猜到這是一家晶元公司,而且英偉達也沒有很多顯眼的logo標識,簡潔的工業風和極簡設計為主。

另一層DNA是隱形的,但反而更能「定義」英偉達。接待我們的英偉達員工小哥,通過VR向我們展示,在英偉達大樓設計之初,所有渲染都基於英偉達晶元和軟體平台完成,內外細節都在竣工前接近真實,換句話說,他們先在虛擬世界渲染好了一切,然後在現實中將其實現。

「渲染」這個詞,在英偉達產品介紹中一次次出現,而且這種「渲染」,被認為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證明。

在遊戲中,纖毫畢現的人物和場景都是渲染而成;在電影中,大量難辨真假的產品也來自渲染,比如電影《速度與激情7》中,電腦模擬運用基本讓人難辨真假;還有賽車遊戲的道路,彷彿真的讓你開在每天回家的道路上。

所以英偉達展示出一種潛質:自動駕駛大量的路測,或許通過渲染而成的模擬環境就能完成,模型的數據訓練也只會更快。當然,英偉達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已經在這樣做了。

一直以來,英偉達都被當做一家晶元設計公司、硬體公司看待,但在英偉達內部,他們認為晶元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應該是基於晶元提供的軟體平台——可以為開發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客戶用戶做更多,產品也就賣得越好。

實際上,在AI火熱、GPU走俏以前,對於英偉達這樣一家創立於1993年的公司,或許熟悉的人不算多,但只要是英偉達的用戶,比如遊戲玩家,就會對英偉達充滿感激之情。

2017年開始,英偉達還在全球召開GTC(GPU開發者大會),最令媒體驚訝的地方在於:為何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登台時,可以得到山呼海嘯的歡呼——明明花錢的人才是大爺呀?

英偉達的這種「魔力」,產品理念或許能說明一部分原因。

當然,一家公司的魔力,肯定也與創始人密不可分。黃仁勛酷愛皮衣,說話做事酷范十足,果敢直言,從不隱晦自己的真實想法,人送外號「核彈狂魔」,也有江湖綽號「黃教主」。

不過說起黃仁勛,讓此次矽谷出行的創始人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公司起落之間的押注和抉擇。

英偉達的押注與命運走勢

之前量子位有過編譯文章《歷史轉折中的英偉達:百億豪賭出奇蹟 實習生項目救主》,講訴的是黃仁勛百億美元押注CUDA的往事,在戰略轉型中選擇「All in」:每年投入新項目的研發佔到了公司總收入的1/6,不可謂不激進冒險。

創新工場兄弟會成員丁吉昌對此頗有感慨。丁吉昌現在是大宇無限創始人,之前則參與了豌豆莢從創業到被收購的全過程。

他佩服黃仁勛的「All in」氣概,但也認為創業公司對於「All in」應該有更理性認知,「All in」不代表以命博命。

當時豌豆莢身處移動互聯網浪潮,應用應用分發前途向好、競爭激烈,360、百度和騰訊先後進入戰場,但最後風口過後,豌豆莢卻沒有得到預期的結局。

丁吉昌認為,豌豆莢當時也選擇了「All in」,但一方面競爭激烈,另一方面商業營收沒有建立起來,最後巨頭「All in」,尚有退路,創業公司「All in」,以命博命,100%押注後,不成功便成仁,丁吉昌並不贊同這樣的做法。

「現在也有很多公司All in AI,但並非完全100%搏命,點擊廣告依然在獲得營收,所以應該對All in有理性認知。」丁吉昌解釋說。

最後,此次交流中,英偉達方面也向創新工場兄弟會介紹了目前在創投領域的布局,包括對中國創業公司的投資。而他們密密麻麻的投資公司名單上,自動駕駛佔了多數。

有意思的是,就在創新工場兄弟會參訪前數小時,黃仁勛在拉斯維加斯正式發布了英偉達的AI晶元DRIVE Xavier,黃教主說:「英偉達投入了2000個工程師,幹了四年,研發費用達到20億美元。」

據量子位在現場的記者說,老黃又一次獲得了山呼海嘯一樣的歡呼。

小心翼翼的Uber

在英偉達參訪結束後,我們又驅車1小時,從矽谷趕到了舊金山市中心,這裡有一家2017年真正「無人駕駛」的公司:Uber。

Uber比外界想像的平靜,至少從公司員工狀態來看,並不像在過去一年經歷了很多頭條大事。

但Uber也比預期中更加小心翼翼。從參訪開始,我們30人規模的團隊被分成3組,每組分配一名保安人員,然後帶隊前往交流的活動會議室。

不過這樣做也是事出有因,因為Uber開展的業務,切走了原有計程車司機群體的蛋糕,於是門外總有人鬧事,最後形成了Uber風格上的小心翼翼。

當然,即便2017年不走運,但Uber也有一些可學可分享之處。

比如在交流中,Uber員工分享了一個發展中的小故事:

起初Uber推出「拼車」服務,並非來自內部業務驅動,而是聽聞競爭對手Lyft已經在準備,於是Uber內部緊鑼密鼓研發2禮拜,搶先推出了這個Lyft「傳說中」的項目。

Uber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我們也問了他們作為創業公司業務創新的方法論。比如他們為何會有「Uber打飛機」、「Uber送餐」之類的點子,又是如何鼓勵和推出這樣的內部創新。

Uber方面說,最核心的還是內部的交流機制,鼓勵競爭,所有員工都可以圍繞業務公開表達想法,再判斷是否與主營業務相關,相關且值得嘗試,就會分配資源去支持,並且通過後續商業價值判斷是否值得做大做強。

這其中有一些做大的業務,也有一些關掉的業務,比如當時推出「打Uber配送任何東西」的業務就停了。但他們也承認,這樣的項目客觀上為Uber品牌認知建立幫助不小。

另一個在Uber交流的核心主題是自動駕駛。與滴滴謹小慎微不敢談論「替代司機」不同,Uber不避諱無人車將是大勢所趨,也不掩飾他們對無人車市場的勃勃野心。

但對於自動駕駛實現,Uber表示沒有時間表,他們認為這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現在還有很多挑戰待解決。

核心思路上,他們認為無人駕駛實現,或是Google這樣的公司可以把系統安全性打磨到100%,或是Uber這樣的出行平台,推出產品解決方案——Uber自然認為自己的方案實現會更快些。

也舉了一些例子,比如技術達到一定階段,推出機場到市中心的自動駕駛出行方案。

可能你也關心Uber在美國市場與Lyft的競爭,特別是自動駕駛聲勢上,Lyft在2017年風頭很勁。

Uber員工提供了一些他們的思考,自然免不了對北美最大競對的調侃和diss。

Uber認為只有資金資源等受限的公司,才選擇各種合作去搭建自動駕駛方案,因為無人車需要專註而持續的研發,自然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如果選擇了其他的路,可能是因為資金方面不雄厚。

此外,自動駕駛還是車、系統大腦和平台的結合,中間包含了多個密不可分的模塊,「如果你沒有優勢模塊,只能尋求合作。」

哈哈哈哈…希望你也能感受到Uber對Lyft不點名的diss。

可能你還關心這次Uber交流中有沒有聊到滴滴?有的。

Uber負責併購的員工評價說:Uber中國和滴滴的合併,讓他們非常滿意。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Uber中國和滴滴合併未宣布前,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的一次「失誤」。

他當時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內部信,稱Uber中國將於滴滴合併,後來又秒刪了該內部信——畢竟Uber中國當時的負責人柳甄當時還在堅定闢謠否認,表示正在進入新的城市。

後來Uber中國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前方還在浴血奮戰,後方已經談和收兵。

但現在從Uber內部評價來看,後方彼時最真實的心態可能還不止於談和,而是開心慶祝。

然而一切也都不再重要,或許再過幾年,「卡蘭尼克」這個名字也會逐漸與Uber失去關聯,就像Uber公司大廈內很少出現「Uber」標識一樣,卡蘭尼克也逐漸不被提起。

Uber在恢復元氣,也在逐漸走上正軌。

小魚易連創始人袁文輝,倒是在活動結束後分享了另一種觀點,他認為失去了創始人的Uber還能運行如常,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了。

說得確實有道理。如果放在中國,又有幾家公司經得起Uber一樣的2017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位 的精彩文章:

余凱:不做AI晶元,如何改變世界?

TAG: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