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出了事別人都急著推卸 為何極端組織卻搶著「對此負責」

出了事別人都急著推卸 為何極端組織卻搶著「對此負責」

作者:鮑克凡

2017年,在各國圍剿下,以「伊斯蘭國」(IS)為首的極端組織與恐怖主義運動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地節節敗退。7月和10月,「伊斯蘭國」接連丟失經濟中心、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Mosul)與「首都」——敘利亞北部重鎮拉卡(Raqqa)。11月3日,敘利亞政府軍收復代爾祖爾(Deir ez-Zor),「伊斯蘭國」失去其在敘利亞的最後一個主要據點。同月17日,伊拉克軍隊收復西部城鎮拉瓦(Rawa)。至此,該組織在敘伊兩國已幾乎再無立足之處。

兩年前,「國土」面積廣大,治下數百萬人口,擁有三萬武裝分子,分支遍布十餘國的恐怖組織如今已被消滅殆盡。2017年11月,伊朗、俄羅斯及伊拉克三國相繼宣布:「伊斯蘭國」已被擊敗。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伊斯蘭國」就此終結,作為國家形態失敗後,該組織還將作為一個「運動」和「思想」長期存在下去。

恐怖襲擊

在本土失利的背景下,「伊斯蘭國」繼續教唆並發動恐怖襲擊,對各式襲擊「攬責」以佐證其依舊壯大,西方各國安全持續受到威脅:

2017年3月22日,英國議會大廈前的威斯敏斯特橋上發生汽車撞人事件,造成6人死亡,50人受傷;

2017年4月3日下午,俄羅斯聖彼得堡地鐵發生爆炸,造成14人死亡,近50人受傷;

2017年5月22日,美國歌手愛莉安娜?格蘭德在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的演唱會上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導致至少22人死亡,66人受傷;

2017年8月17日,西班牙巴塞羅那發生貨車衝撞人群事件,造成至少14人死亡。

「伊斯蘭國」衰退背景下,西方類似恐怖襲擊雖依然防不勝防,但頻率與嚴重程度已在下半年開始有所好轉。西方各國充滿安全隱患的「新常態」與各國社會內部固有矛盾逐漸成為恐怖襲擊的主要動因。

相比之下,中東、非洲域內國家依然是極端組織與恐怖襲擊的最大受害者。

2017年1月1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著名夜店Reina在新年鐘聲剛剛敲響之際遭受恐襲,39人在槍擊中身亡;翌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薩德爾城區等地發生系列汽車炸彈襲擊事件,造成至少70人死亡,百餘人受傷;

2017年3月8日,四名恐怖分子對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家醫院發動襲擊,造成49人死亡、63人受傷;

2017年5月31日,阿富汗喀布爾再受重創,北部使館區的汽車炸彈造成至少150人死亡,400人受傷;

2017年10月14日,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發生一起汽車炸彈襲擊案,造成至少358人死亡、400人受傷,索馬利亞外交部附近的薩法里酒店被幾乎夷為平地。分析認為,該襲擊為支持「基地」組織的索馬利亞「青年黨」(Al-Shabaab)所為,這也成為2017年最為致命的恐怖襲擊事件。

敘伊本土失利後,埃及西奈半島逐漸成為「伊斯蘭國」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

4月9日,埃及北部坦塔市與亞歷山大港兩所科普特教堂先後發生爆炸,共造成四十餘人死亡,逾百人受傷。

襲擊科普特教會可以得到西方媒體廣泛而迅速地報道,「伊斯蘭國」希望藉此向世界宣示自身實力。另一方面,此類襲擊可以直接製造宗教矛盾,使埃及社會陷入混亂,並由此為極端組織生長蔓延提供溫床。新年之交,埃及安全局勢依然不容樂觀,甚至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11月24日,四十名武裝分子襲擊埃及西奈半島一所蘇菲派清真寺,造成311人死亡,至少122人受傷,這成為埃及歷史上最致命的恐怖襲擊事件。

2018年埃及即將迎來大選,為阻礙塞西總統(Abdel Fattah el-Sisi)連任,極端組織勢必企圖製造更大混亂以證明塞西無法保證埃及國家安全。

「基地」組織

「伊斯蘭國」的運行模式失敗後,「基地」組織(Al-Qaeda)的「長期鬥爭」路線將再次受到「聖戰者」們的歡迎。「基地」組織擅長依據各國情況因時因勢而動,他們往往隱藏在灰色地帶暗中壯大,因而更加難以戰勝。

以敘利亞為例,2017年1月28日,「征服沙姆陣線」(Jabhat Fateh al-Sham)與其它一些反政府武裝團體合併重組為「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並成為敘利亞境內最大反政府武裝團體之一。「征服沙姆陣線」為該組織主體成員,其前身為「努斯拉陣線」(Al-Nusra Front),即「基地」組織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分支,其因試圖與「基地」組織切斷聯繫以獲得更多資源而多次更名重組。

此外,「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藉由葉門內戰不斷發展壯大,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AQIM)亦在薩赫勒(Sahel)地區為害已久。日益活躍的「基地」組織亦開始在「羅興亞難民」、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等熱點議題上不斷發聲。

綜述

「基地」組織與本土失利後模式趨近的「伊斯蘭國」將對域內各國安全持續構成威脅,但就目前來看,此類威脅仍然相對可控,原因之一是「基地」組織與「伊斯蘭國」的敵對關係並未改變。希望在西奈半島、利比亞和薩赫勒等地區重整旗鼓的「伊斯蘭國」將勢必觸及「基地」組織固有利益。

此外,與「伊斯蘭國」相比,「基地」組織的模式雖相對成功,但其絕對實力依然有限。當世界各國真正希望在硬體上重創此類極端組織時,無論是「伊斯蘭國」還是「基地」組織都顯得不堪一擊。2017年一年間就有數位「基地」組織頭目喪生,其中包括該組織二號人物馬斯里(Abu al-Khayr al-Masri),「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亦生死不明。

然而,作為一種思想,「伊斯蘭國」與「基地」組織是難以戰勝的,這種思想可以與各類社會矛盾相結合,時刻威脅各國安全,2017年5月開始的菲律賓馬拉維之戰就是一個例子,宣布效忠「伊斯蘭國」的武裝分子與菲律賓軍方的戰爭至今已奪去逾一千條生命。

此外,諸多國家在面對極端組織時都面臨著「價值」與「利益」的選擇,當某時某地某極端組織的存在符合某一相關國家「利益」時,對抗極端組織的「價值」總會變得蒼白無力。七八十年代,冷戰背景下,當蘇聯入侵阿富汗時,「聖戰者」們在美國的支持下取得了勝利,而由此衍生出的「基地」組織將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之一。

幾十年過去,中東各地依然發生著類似的事情。例如,歐美出於「利益」而支持的國家(如沙特)及各地武裝(如敘利亞反對派)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與其「價值」完全相悖的極端因素,當利益判斷無數次凌駕於價值判斷之上後,極端組織與恐怖主義的反噬即成為了必然的惡果。能夠徹底戰勝極端組織與恐怖主義的不是無比先進的武器裝備也不是所謂溫和的宗教思想,政治局勢穩定與地區發展平衡才是極端組織與恐怖主義的唯一天敵。


來源:中東研究通訊

原標題:極端組織2017:出了事別人都急著推卸,他們為啥搶著「對此事負責」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