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量私藏照片首次曝光!她的容顏,總有一張讓你心動…

海量私藏照片首次曝光!她的容顏,總有一張讓你心動…

他們用文字和鏡頭記錄曾經的「中國第一高樓」,更記錄城市生長的歷史……

繁華的南京新街口。圖片源自網路

(歡迎朋友圈各種姿勢的分享)

有一棟樓

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頭頂

「中國第一高樓」的名號,

而它的成長足以折射一座城市的成長。

這棟樓便是位於南京繁華鬧市的

金陵飯店

30多年前陸續刊載於

《新華日報》

的有關金陵飯店的文字和圖片

如今成為記錄城市歷史的生動片段。

《新華日報》成立80周年之際,當年以筆和鏡頭聚焦「第一高樓」、展現城市之變的老記們,回憶往事,勾勒改革開放背景下、滾滾城市化浪潮中,鐫刻記憶深處的城市印象。

-巍巍金陵之巔,矗立於新街口間-

曾經的金陵飯店「鶴立雞群」

「金陵飯店是一座三十七層高達一百一十餘米的現代化旅遊飯店。這樣的層數和高度,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熱情好客的主人,用升向藍天的電梯,只花一分四十八秒就把我們送到八十多米高的三十一層施工樓面……」

1981年7月28日的《新華日報》上,刊載了自稱「老報童」的老記者王強采寫的《「金陵」健兒登上「南天門」——訪南京金陵飯店建築工地》一文。回憶當年的那一幕,年過八旬卻依然精神矍鑠的王老記憶猶新——

那是1981年7月25日,在金陵飯店建築工地上,南京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三處的工人生動地介紹情況,說工程進度「好比登泰山」,「如今已甩下中天門,翻過三個『十八盤』,登上了『南天門』,再往後,我們就要向『玉皇頂』挺進了!」

1978年,響應祖國號召歸國投資的新加坡華商陶欣伯,

在家鄉南京建造一家涉外旅遊飯店

規劃設計為37層的金陵飯店那時建至31層,王強在31層登高望遠,美景宜人。「俯視腳下,鳥瞰六朝古都,東郊是氣勢磅礴的紫金山,三峰並起,山巒環抱;西北奔騰的長江,像銀白色的綴帶,鑲在石頭城的邊緣;遠處依稀可見的南京長江大橋凌空飛架。近看玄武湖、莫愁湖湖面波平如鏡;石頭城內外一棟棟新砌的住宅樓,星羅棋布般地散布在鬱鬱蔥蔥的綠樹叢中,翠障掩蔭的道路,縱橫交錯,像棋盤一樣。」

1983年金陵飯店全景及新街口廣場

王強1951年就到新華日報社工作。金陵飯店規劃建設時期,他是《新華日報》城市組記者,主要跑交通和城建新聞。從金陵飯店開工、建設到建成,也就是1981年到1984年,他共采寫了4篇關於金陵飯店的大塊頭稿件,「金陵飯店當時在國內都是第一高樓,比上海的國際飯店都高。在36層有一個很大的旋宮,每小時轉一周。37層的樓頂上有一個19米直徑的圓形直升機停機坪。國際政要可以坐直升機直接下榻到賓館,不需要坐汽車。還有垂直的6層停車庫,車子開進去後,像進入抽屜一樣,出去再打卡依次下來」。

沒有人見過這麼高的樓。

每天站在樓下仰頭圍觀的人群,

成了開業之後的另一番風景。

他們說:

抬頭看一看它的高度,帽子就掉了……

他還記得,當時金陵飯店一家賓館的收入能佔到全省旅遊收入的三分之一,「建好後相當漂亮和新潮,鄧小平、江澤民等國家領導和很多外國政要都來過,名聲很大。人們到南京來,除了看中山陵、總統府,都要看金陵飯店,它是當時數得上的景點,甚至比南京長江大橋還有名。5元一張票,觀光的隊伍有時在新街口排成一長列」。要知道,那時南京人一個月的收入也不過30元。

金陵飯店(1984年)

「那時,110米高的金陵飯店在城市裡可謂『金雞獨立』,夜晚,像一個火炬似的站立著。『鐘山風雨起蒼黃,虎踞龍盤今勝昔』,站在高處四下張望,心情高興得不得了。所以我回到報社就宣傳,大家都心痒痒的想去看。」王強說,金陵飯店還在施工建設時,他這個條口記者就帶著報社的編輯、記者等員工一起提前登上樓去看,大家都開心得不得了,都拍了照片。

金陵飯店封頂,新華日報編輯記者登頂參觀

那時採訪比較艱苦,每次採訪都坐施工電梯上去,電梯只有幾根柱子。施工中,又到處「泥巴糊糊」。有一次,年紀輕、膽子大的他更是由工人扶著,走上顫抖的塔吊懸臂一端,再回過頭來拍下了大樓的清晰照片。「當時金陵飯店周邊都是低矮的小瓦房,現在萬丈高樓平地起,真是今非昔比!德基廣場那一片過去就是新華日報社的宿舍。改革開放真是一把金鑰匙,打開了中國建設的大門,金陵飯店就是改革開放後南京自主施工、管理的接待外賓的高樓,國家沒花一分錢。」

1980年3月17日,新華日報記者王強在金陵飯店頂樓採訪時留影

- 「一枝獨秀」「破舊立新」,

如今滿眼大廈高樓-

「老報童」王強更多地是用文字記錄下以金陵飯店為標誌的城市之變,新華日報社一批老攝影記者則是用鏡頭,捕捉到了一張張以金陵飯店為主角的城市經典「印象大片」。

一次空中航拍,成就了一張題圖為「1983年的金陵飯店『一枝獨秀』。」的經典黑白照,其作者便是王廣林。

王廣林回憶說,金陵飯店落成後,他和幾位同行曾試著登上金陵飯店周圍六七層高的「高建築」去拍攝,但畫面平平,根本感受不到金陵飯店的壯觀,「根據報社、電視台還有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等新聞單位的想法,省委宣傳部後來統一安排了一次航拍」。

「當時直升機從南京某一個軍用機場起飛,飛了1小時,速度比較慢,容易觀察。」航拍金陵飯店前,王廣林只有過一次航拍城市綠化的經歷,「航拍沒有多少經驗,上飛機之前需要做好充分準備。過去的相機膠捲一卷能拍12張,我多帶了兩個備用,而且選用了感光度比較高的快速膠捲,比如用1/500秒的快門速度,能夠保證拍攝較為清晰地拍下最佳角度。飛機在空中繞行了三五圈,我一共拍下了兩卷膠捲。

1983年10月,南京到處鬱鬱蔥蔥。王廣林說,航拍過程中,飛機飛過了新街口、鼓樓,「飛行高度估計在二三百米之間,看下面的街景很清楚,雖然當時的建築並不高大挺拔,但馬路像綠色的長龍一樣。一枝獨秀的金陵飯店猶如改革開放吹響的一個號角,從空中看金陵飯店,真的有一種自豪感」。

當時的《新華日報》主要是黑白版,彩色照片在當時的報紙上不好製版,所以那時拍照也以黑白照為主,「但上去一次不容易,也適當拍了幾張彩色照片留下來。」王廣林說,之所以最終選擇了金陵飯店「一枝獨秀」這張照片登版,是因為相比當時大家在地面仰視角度拍攝的金陵飯店,這張照片視角新奇,讓讀者能感受到更為宏大的氣勢。

老攝影記者任鎮北拍攝的一張名為「破舊立新」的照片,因其創意,給王廣林留下了深刻印象。「金陵飯店試營業後,周邊的老建築要拆掉,正處於一個破破爛爛的環境中,背景正好是很漂亮的金陵飯店,覺得很有意義,可以直觀地反映城市變化,就照了下來。」85歲高齡的任老雖然僅給出隻言片語的回憶,撲入記者眼帘的老照片也顯得有些模糊,但還是能感受到城市更新的衝擊力——金陵飯店的「新」與一街之隔正在拆除的樓房的「舊」構圖在一起,形成強烈對比。照片於1984年4月24日新華日報一版右下角刊載,頗具社會影響力。

今年88歲的新華日報社老攝影記者陳哲則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他多次前往拍攝金陵飯店的「一舉一動」,從開工儀式到快馬加鞭的建設,再到竣工,去拍攝過多次。對金陵飯店的拍攝也採用過多種形式,「開始是黑白片,後來是彩色的,也進行過航拍」。陳老還記得,金陵飯店1986年對外開放後,他曾在可以360度看城市全景的頂樓旋宮拍過南京城全貌。

「我們報社記者於先雲2000年以後拍攝了像雨後春筍一樣高樓林立的新街口的照片,幾十棟高樓向後延伸,再看我們先前拍的鶴立雞群的金陵飯店,對比很鮮明,內心很震撼,不同年代的記者記錄下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城市場景,能感到翻天覆地的變化。」王廣林說,從「一枝獨秀」的金陵飯店,到「破舊立新」的新街口,再到高樓林立的新街口,「三張照片就能折射出改革開放的成果」 。

2009年金陵飯店 宋嶠攝

2012年 金陵飯店 徐睿攝

咔嚓、咔嚓……

記者們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個歷史瞬間,

更留存下一座城市不同時期的美好記憶。

-穿越檔案里的「新街口」 -

感知城市「生長」

如果說,金陵飯店是改革開放後城市「生長」的一個奪目的「點」,那麼,金陵飯店所在的「新街口」,則是管窺城市「生長」最為鮮活的一個截面。

2017年12月27日,循著歷史的脈絡,在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館長周健民的帶領下,記者在不同時光中的南京「新街口」來回穿越——

不妨追溯到「新街口」乍一出現的晚清時期,那時的它還只不過是一條狹窄的街道,孫中山先生靈柩奉安大典之後,國民政府首都建設委員會決定對新街口一帶進行拓寬改造,隨後在上世紀30年代初出現了南京市內街道上的第一個廣場——新街口廣場。上世紀40年代德國記者海達·莫里循鏡頭裡的新街口是黑白色調的,看上去沒有高樓,只有平實而古樸的建築。

20世紀20年代新街口

1935年的新街口廣場炸彈模型

20世紀40年代有孫中山銅像新街口廣場

建國以後至上世紀80年代初30餘年歲月里,新街口的面貌基本沒有大變,在當年南京城建檔案館負責攝影的工程師胡祖瑞捕捉的「82年新街口」一照里,撲進眼帘的基本上都是建於上世紀40年代的低矮陳舊的老房,當時的新百和中央商場都只有兩三層高,那裡新街口最高的建築是國民政府的中央通訊社(現南京軍區聯勤部),大約7層,由基泰工程司的楊廷寶設計。

1959年國慶節新街口廣場夜景

1962年的新街口

1982年,新街口。正在蓋新華書店

伴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1983年時有「中國第一高」之稱的金陵飯店矗立在了世人面前。周健民說,承建方南京市第一建築公司採取了一些非常先進的施工工藝,建築穩重大氣,這一地標性建築當時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

金陵飯店建成後,新街口廣場也改頭換面了一番。保留了噴泉和台階,一個以科學技術發展為內容的「金鑰匙」雕像豎了起來。幾年後,改放孫中山銅像。當時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廣場四周建起人行天橋。上世紀90的代中後期開始,金鷹、商茂等高層建築如雨後春筍般陸續「冒」了出來,轟隆隆的打樁聲中,新百、中央等商場也改頭換面,推掉重建。2000年底,地鐵一號線開工,孫中山銅像被拆走,人行天橋通道也被拆掉。新街口大變。

1993年 新街口廣場

1994年 新街口廣場金鑰匙

2000年 新街口廣場全景

2001年 新街口廣場全景

隨後,以金陵飯店為代表的新街口越長越高,金鷹國際商城高216米,商茂世紀廣場高218米,大行宮新世紀廣場高232.2米……整個南京城的個頭也在節節上竄——記者通過查詢城建檔案館入檔建築發現,目前南京市100米以上的高樓已有280餘棟;2016年《南京年鑒》中來自江蘇公安消防總隊的統計也顯示,截至2016年底,南京市共有200多棟100米以上的高樓,目前最高的綠地廣場紫峰大廈共88層450米高。

儘管在後來的三十幾年裡,

南京新街口商圈區的大廈早已鱗次櫛比,

南京的高樓記錄也屢創新高,

但金陵飯店的歷史地位仍舊是難以逾越的。

它承載了

一代人的遐想,

一代人的奮鬥目標

一代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它就是「金陵之巔」。

《新華日報》

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記錄著歷史

時光帶走了歲月

歲月成為了過去的時光

來源:交匯點新聞

記者:白雪 汪曉霞/文 朱威/綜合整理

編輯:王建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匯點 的精彩文章:

32年前,美國《時代》周刊新年首期封面,年度風雲人物位置留給了這位中國領導人!

TAG:交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