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敘利亞戰場上,美俄雙方戰機40分鐘近距接觸,火藥味十足

敘利亞戰場上,美俄雙方戰機40分鐘近距接觸,火藥味十足

據報道,近日在敘利亞戰場上,俄軍蘇-35與美國的F-22在天空發生了一次近距離接觸,據說有40分鐘之久。這次遭遇,給原本已經火藥味十足的戰場,又添加了濃重的一筆。在兩個架戰機接觸的時間段里究竟出現了何種狀況?俄、美兩國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五角大樓是這麼說的:當時,美方有兩架F-22A戰機正在敘利亞上空,為地面做掩護工作。卻看到兩架俄軍的蘇-25進入「非衝突區域」,於是F-22就上前攔截,並發射干擾彈,意欲驅離蘇-25。然而,卻發現又有一架俄軍的蘇-35戰機也進入該區域,不過卻被另一架F-22牢牢鎖定。雙方僵持約40分鐘後,俄軍機相繼撤離。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空戰中的戰機,倘若被敵機尾隨其後,且保持一段時間的話,就等於自身已被敵機置於瞄準器內,只需敵方輕輕一按,便可瞬時讓自己粉身碎骨。這種狀態,稱為被敵機鎖定。凡是戰機,一旦被鎖定,基本就到九死一生的境地了。

言歸正傳,我們再來聽聽俄方對那40分鐘的描述:那時,一架在萬米高空執行掩護任務的蘇-35S戰機,看到F-22居然對正在護送「人道物資車隊」的蘇-25發射干擾彈,便決定上前一查究竟。於是選擇後半圓方位向F-22靠攏,最終迫使後者離開該地區。

其實,俄、美的說法都在圍繞著一個主題,那就是「誰在誰的後面」,換個說法即「誰鎖定了對方?」蘇-35和F-22分別作為俄、美兩國戰機的先進代表機型,本次對峙將會被認定為是兩架戰機真實有效的較量,鎖定方為勝,被鎖定機則是敗陣而逃。這件事,關乎著兩款戰機今後的國際地位,這就不難理解,兩國為何會因樁小事,各執一詞,相持不下了。

不過,從雙方解釋中,可以看出是F-22先「動手」,蘇-35前來營救蘇-25。這個過程中F-22處於攻擊、暴露狀態,這可導致蘇-35有充裕的時間接近F-22。所以感覺,俄軍的說法更靠譜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戈鐵騎 的精彩文章:

TAG:金戈鐵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