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鐵馬冰河入夢來:亳州古地道

鐵馬冰河入夢來:亳州古地道

外面,寬闊的大街上,車輛、行人在日光下閃動著現代都市的繁華,河流一樣急促而喧囂地流動著;裡面,是久遠歷史中的一個截面,變幻的人影、行軍的腳步、飄忽的烽火、遙遠的呼喊,在幽暗中伴著你的想像力一起從黛青色的磚隙間溢出,如煙如雲,將你環繞其中。

這是一條穿越時空的隧道,將現實與歷史連接起來;又是一個蘊藏在地下的磁場,一極現代,一極古代,古老的羅盤仍然讓現代人感知著它的方向。

古地道位於亳州市老城區地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

據史書載:東漢末年,曹操多次運用地道戰術取得戰爭勝利,亳州古地道,就是曹操當年在家鄉修築的地下軍事防禦戰道,他把數量不多的士兵從地道內送出城外,再從城外開進城內,反覆多次,給敵人造成兵馬源源不斷的假象,從而出奇制勝,成為兵法上一個膾炙人口的戰例。

到唐宋時期地道多次修葺,仍作為軍事戰道用。南宋嘉熙四年,黃河決口,亳州城被淹沒,運兵道被沙土淤塞,自此深埋地下700餘年未被發現。

在蟄伏在地下的未被發現的歲月里,古地道只與泥土對話,與黑暗相視,謎一樣地存在於人們神奇的傳說里。

它所在的城市在歷史的河床中顛簸著前行,在滄桑變遷中上演著一幕幕人間的悲歡離合和時代的興衰榮恥,古地道因為被埋藏而安然無恙,經歷了一段寂寥卻寧靜的日子,

雖然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偶被小範圍發現,但並沒有在戰亂中被損毀,到1969年「深挖洞,廣積糧」的熱潮中驚現於世,

當時的亳縣博物館配合防空辦公室,先後在老城內東西南北主要街道兩側斷斷續續挖出近2000米的古地下道,

經過後來幾次保護性的挖掘,才使得今人有幸識其面目,也成為了迄今罕見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

曹操不愧是一代軍事家,他在家鄉挖下了地下運兵道,作為其軍事舞台上的一個宏大的道具,

通過這一道具,在兵少馬弱的情況下,曹操在對手面前魔術般地擁有了極具震懾力的氣勢宏大的千軍萬馬,在士氣和心理上首先不戰而勝,讓後人至今仍然不得不嘆服他這一極富想像力的軍事智慧,

著名軍事家李德勝將軍遊覽古地道後題詞「神兵古道」,以至於古地道成為許多軍事家和軍事愛好者嚮往的聖地,並稱其為「地下長城」。

地道內有貓兒洞、障礙券、障礙牆、陷阱、絆腿板、傳話孔、指揮室等多種軍事設施,如同中國古代地道戰術的總匯。

來到這裡,遊客們多表情凝重,定神深思,好像昔日兵戈鐵馬的聲音又依稀傳來,讓他們駐足聆聽,希望聽到地道內軍事指揮者關於作戰秘密的低聲耳語。

在古地道中,如果軍事家看到的是兵法和戰術的的話,那麼建築師看到的則是設計和工程的精巧。地道現已查明有6000米長,結構有四種,即土木結構、磚土結構、磚木結構、渾磚結構,其中渾磚結構分磚券、磚牆、磚墁三部分,僅其單磚砌法就有丁砌、跑砌、站砌等,可謂古代磚工技法的一個「展示秀」。

在布局和結構上,地道有單行道、平行雙行道、上下雙層道、立體交叉道四種形式,另外有通氣孔、燈龕洞,穿行其中 ,如若沒有導遊引領的話,還真讓人如入迷宮,不知所從。

如同被歷史的潮水推到沙灘邊上的化石或貝殼,在清理古地道的過程中,人們從泥土中發現了東漢、三國、唐、宋各時代的遺物,有鐵刀、鐵劍、彈丸、鐵釘、銜枚等軍事器械,有銅鏡、鐵燈、瓷盞、圍棋子、銅錢等生活器物,這些,成了專家們窺望和破解地下道歷史變遷的信息密碼,「自將磨洗認前朝」,也為古地道的歷史考證提供了幾多的詮釋和佐證。

因為軍事而奇險,因為埋藏而神秘,因為深邃而矜持,因為久遠而厚重。古地道在地下,但為地上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無限遐思的心靈底片。

雖然是空城,但又以其「地下長城」的雄厚與凝重,為地上城市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撐,成為城市歷史文化中一個堅實的心靈基座。

徽臉文化

「以人物帶動人文,用文章傳遞文化」,徽臉文化,致力於發揚安徽文化,宣傳安徽人物。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客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看客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