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堯西情感 | 兩個人「愛不膩」的保鮮秘訣

堯西情感 | 兩個人「愛不膩」的保鮮秘訣

原標題:堯西情感 | 兩個人「愛不膩」的保鮮秘訣



前幾天刷微博,有一條微博熱搜是——杭州60歲「寵妻狂魔」。

說的是,杭州有一位61歲的木匠老頭,名叫鄭安全。雖然頭髮早已花白,一身儒雅氣派,


但骨子裡卻是個十足十的寵妻狂魔。鄭爸爸說,「我這一生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為妻子做一輩子禮物。」


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在32年的婚姻生涯中,他真的為妻子打造了無數人間孤品。大到傢具,小到首飾。每一件禮物,都能看出鄭爸爸對妻子的愛。還全都變成虐狗的利器,羨煞旁人。「妻子喜歡什麼,我就做什麼。」好美的情話。


他們在年少相遇,三十歲相知,隨後一直相守。再一次讓世人相信了愛情,原來真的有「愛不膩」的感情。

好像處在現在的時代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相信愛情了,總覺得再好的感情,也經不住時光的打磨。都會失去對對方的「新鮮感。」但其實,那些總也「愛不膩」的人身上,總有著一些特質。你如果擁有了那些特質,你們也能「愛不膩」。


信任


信任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它是維繫兩個人是否能長久的走下去的橋樑,如果沒有信任,兩個人自然是走不長的


其實,這個信任不僅僅是你信任對方,相信對方只愛你一個人。是你們相信你們的未來,兩個人彼此都相信,在一起一定能幸福,就算遇到坎坷、困難,你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過不去的坎。


就像是鄭爸爸跟他的妻子,在鄭媽媽只有十六歲的時候相識,他們彼此欣賞,但是一年後,鄭爸爸作為知青下鄉了,接著又要回城讀書、工作。這一分離,就是12年。這12年里,為了和彼此保持聯繫,他們就通過書信談心事,慢慢地,這些書信就變成了鵲橋,一封封地將兩人的心連在了一起,到了29歲,終於等到鄭爸爸穩定下來,和自己一起開始經營婚姻生活。

十二年,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溝通只有書信,他們一定對彼此非常的信任,相信自己未來生活里一定有彼此。


掌握愛的距離


有很多人,一旦進入戀愛或者是婚姻,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很難掌握,所以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是最好的狀態。太黏了,叫人窒息得想要逃開,一方期待更多的親密,另一方希望能獨立自由。就像一個人拚命地在後面追,一個人死命地在前面逃。太鬆了,離得遠了,又會讓人幾乎忘了這關係的存在。愛需要有適當的「距離」,但不要「疏離」;關係需要「界限」,但不要「局限」。就像是煮出來的米飯,要黏度適中,才能讓人吃著香。當然這個黏度也要分不同的人,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既使是再親密不過的伴侶,也是兩個人。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屬於自己的部分,也有屬於兩個人共同的部分,這兩個部分是需要共識和平衡的。

永遠要有屬於自己的光芒


人和人之間想要保持長久舒適的關係,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壓迫、捆綁、奉承,和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你一定要對大部分人追求美好事物的趨勢有信心。沒有一個人會對一個最初看上去懦弱、糟糕、狼狽、悲觀、骯髒的人產生什麼愛意。


林奕華說過,「愛你的人,是被你那些有光的部分吸引來的"。每個人最開始喜歡你,一定是因為你身上有吸引到他的特質,一定是因為你自知或不自知的光彩。當兩個人互相擁有吸引和共性,就能相愛。

當一起擁有更多吃飯、聊天、做愛,一些美好的小事的經歷,擁有共同的發光回憶後,發現更多的共性,愛也會越來越濃郁。這段「熱戀期」當然是最浪漫美好的。熱戀期過後緊接著的「暴露缺點「的磨合期,也是每段感情都會遇到的。


你會發現他不是你最初以為的樂觀、幽默、陽光的人,他也會發現你不是那個懂事、賢惠、溫柔的人。可這些也許都不可怕,只要不是價值觀的劇烈衝突,完全都可以克服這些瑕疵和失望。我們都是成年人,都該知道這世上沒有什麼完美。


但當愛情進入到了你以為「他是我的」「談婚論嫁」的「穩定」階段後,你們不再重視共性,你們忘了吸引對方,而去注重對彼此的付出程度,計較感動與否,出現了讓人覺得類似壓迫、捆綁的「掌控」。掌控讓人失去內心的平衡,失去平衡令人不安,惴惴不安讓人丟掉自信,缺失自信讓你喪失光芒。


其實一段感情中最可悲的不是對方不愛自己,而是為了愛對方而丟了自己。


所以,永遠不要丟了自己,讓自己的光芒消失。要知道,不是因為對方好你才跟他在一起,是因為你自己足夠好,才有那麼好的人來跟你相配。一切都是因為你值得。



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是所有人心中的美好愛情。


願每個人都能遇到。


嗯,一定會遇到的,因為你們值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堯西情感外掛中心 的精彩文章:

堯西情感 | 我採訪了幾位情場高手:男女交往到底有哪些禁忌?

TAG:堯西情感外掛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