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傅蔚岡:市場需要什麼樣的競爭

傅蔚岡:市場需要什麼樣的競爭

作者:傅蔚岡

日前,《財富》刊發了羅德公司CEO Kathy Bloomgarden署名評論文章《關於商業成功的關鍵,馬雲告訴我們什麼?》。文章認為,馬雲在「財富2017全球論壇」的講話重新定義了「競爭」二字的含義,這讓她看到商業發展過程中的「包容性」尤為關鍵。

此前,在廣州「財富2017全球論壇」上,馬雲認為阿里巴巴的發展不是「征服」,而是致力「服務於中國和世界」,並賦能其他企業。同時他還說,為了推進我們做生意的方式並且更好地實現彼此間的互動,我們首先要強化「包容性」。

為什麼競爭要強調包容?如果這話從別人嘴裡說出來可能很難理解,通常說商場如戰場,因為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很少有向對手握手言和的。但是這話從馬雲那裡說出來,那就不難理解了,原因就在於馬雲和他的夥伴們創立的阿里巴巴是中國第一家平台型企業,是今天平台經濟的鼻祖。

今天平台經濟一詞已經耳熟能詳了,甚至每一家互聯網公司都努力將自己定位為平台。何為平台?通常來說,平台是指一種虛擬或真實的交易場所,平台本身不生產產品,但可以促成雙方或多方供求之間的交易,收取恰當的費用或賺取差價而獲得收益。一般來說,一個好的市場供方和需方都不可或缺,如果沒有需方,那麼供方就會減少;反之同理。要經營好一家集貿市場,管理方就要花心思做好供需兩方的工作,不可偏廢一邊。按照教科書的說法就是平台經濟具有網路外部性:平台企業為買賣雙方提供服務,促成交易,而且買賣雙方任何一方數量越多,就越能吸引另一方數量的增長,其網路外部性特徵就能充分顯現,賣家和買家越多,平台越有價值。

儘管今天的阿里巴巴以天貓和淘寶著稱,但是其最早則是起步於專註B2B的阿里巴巴,其目的就是為國內的小企業通過創新與科技擴展業務,從而在參與國內或全球市場競爭時處於更有利的位置,這可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由來。如何能夠讓用戶的生意更容易?那就需要阿里巴巴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不是像傳統的商家一樣,「你的成本就是我的利潤」,廠家必須最大可能地壓低供應商的價格,又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產品或者服務的售價。更為重要的是,從最初的形態到淘寶、天貓、支付寶和阿里雲,阿里巴巴的每一項業務幾乎都是雙邊或者多邊平台,這種獨特的業務性質使得阿里的競爭文化必須是包容。

同時還必須指出的是,阿里的業務收入必須讓用戶有所收益才能讓自己有收益。道理很簡單,如果供方沒有在這個市場上找到自己的買家,怎麼會願意在這裡做生意?也正是如此,它必須給用戶提供全方面的服務,而阿里產品線的延伸,實際上就是為了用戶需求的結果。眾所周知的就是支付寶這個產品的產生是為了解決用戶信任問題。也正是如此,馬雲才會說「當下做生意想要取得成功,每一家公司都必須把那些能夠連接人們、創意和機遇的方方面面統籌起來」。

更有意思的是,馬雲還強調對競爭對手的包容。此前有媒體報道他說「騰訊是一個偉大的企業……令人敬佩,我會和他們競爭,但我們不恨他們,而是要尊重競爭對手」。儘管這兩家巨無霸公司近來在多個領域產生肉搏戰,但是這種英雄相惜的態度還是讓人感動。用戶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一個值得尊敬的競爭對手是自己成長的最好參照物。(傅蔚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