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意外!我國產航母艦橋遭切割返工,裝好的玻璃全被拆除

意外!我國產航母艦橋遭切割返工,裝好的玻璃全被拆除

1月9日,隨著89號新型生活保障艦停靠大連船廠,接艦部隊官兵全部到位,也吹響了試航前最後的衝刺準備工作號角!但當看到停靠89船後方的國產航母新圖片時,卻意外的發現原先航海艦橋安裝好的玻璃全遭拆除!整個窗戶部分遭重新切割返工!

停靠大連廠的89號生活保障船

國產航母下水時,舷窗早已切割好,相比遼寧艦,航海艦橋被提升一層高度,擴大了視野,使得布局更為合理,畢竟原瓦良格號是蘇聯80年代的設計。首艘國產航母在窗戶的布置方式和數量上,依然是沿用了遼寧艦的方式,向前方是3-5-3布局共11個玻璃窗,而在本次重新返工切割後,變為了布局為2-3-2的共7個大玻璃窗,通過這一改變,視野得到更好的拓展,也讓國產航母顏值上有了新的提升。

下水時的窗戶與如今返工修改後對比

窗戶布置變化

遼寧艦入列至今,已經是第6個年頭,目前,遼寧艦攜編隊已經南下,在南海開展新一輪的訓練與測試,想必國產航母上的許多艦員也會跟隨出海,以便在新艦交付後迅速形成戰鬥力。不得不說,國產航母雖然外觀上與遼寧艦高度相似,但是在一些細節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進,從艦島的適當縮小、球首的外形變化、包括最新艦橋窗戶的返工等,都是直接從遼寧艦的使用反饋上做出的修改!這種來自於使用中得出的不足和經驗,才是我國航母部隊起步階段最需要、最珍貴的!

航母的建造,是目前世界造船界的頂尖技術體現,也是綜合國力的直接體現,我國在此方面經驗為零,只能自己摸索,創造出符合國情的設計、建造、使用航母流程,按照官方媒體披露:從「量」上看,國產航母工程是一個巨系統工程,其設計工作量相當於10艘導彈驅逐艦,工程總量相當於建造15艘30萬噸級的超大型油輪。由於全憑自主研製建造,設計量、工程量極重,風險點也極多。從「人」上看,每天上艦的工程人員超過3000人,最多時高達5000人,涉及的單位超過500家,除了大船集團,非軍央企、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的比例高達77.4%,協調工作量巨大,技術攻關、工程施工任務極重,可見航母建造之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烽火君 的精彩文章:

TAG:烽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