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武帝給了泱泱中華鼎立千秋的自信

漢武帝給了泱泱中華鼎立千秋的自信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當每一位中華兒女聽到這句話時,想必也是難掩激昂和自豪的情緒,心中的愛國熱情也會頓時被點燃。這句霸氣名言是西漢名將「張湯」給漢元帝的上書,表明其擊退北方匈奴的決心和意志。西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偉大朝代,西漢開拓的疆域奠定了後世中國的基本版圖,所以說沒有西漢一朝的努力,就沒有今天地大物博的華夏。

自秦朝時期北方匈奴部落就經常南下侵略漢人邊境,燒殺擄掠,攻城屠邑。秦朝大將蒙恬曾經一度擊敗匈奴使其十多年再不敢南下騷擾邊境。但是當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又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楚漢之爭」。這給了北方匈奴休整喘息的機會,匈奴再次崛起 。在冒頓單于的統領下,匈奴鐵騎再次舉兵南下進犯漢朝北方廣大區域的邊境。

西漢政權建立之初,由於國力虛弱,匈奴成了漢朝統治者最頭疼的外部隱患,北方邊境遭受了巨大損失。漢高祖劉邦親征被圍白登之後,考慮到國內百廢待興,需要休養生息恢復國力,因此漢朝前幾任統治者向匈奴採取了屈辱的和親政策,以此換來勉強的喘息時間。

經過「文景之治」數十年的休養生息,漢朝國力日漸盈厚。《史記》記載到漢武帝時「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栗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一派富庶豐足之景象。 自此漢武帝劉徹依託雄厚的國力,進行全國範圍內的戰爭動員活動,最著名的有三次戰略反擊戰爭。

首戰「河南之戰」。元朔二年,匈奴進犯上谷,漢武帝派遣年青將領衛青率領大軍避實就虛,對盤踞河南的匈奴軍團(樓煩王,白羊王部落)實施反擊,一舉收復了全部河南地區,並在河南地區設立朔方,五原兩郡,移民戍邊。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北部跳板的威脅,意義重大。

其次「漠南之戰」元朔五年。衛青在李息等人的策應配合下,率軍出塞幾百里,星夜兼程,突襲了右賢王的大本營,凱旋而歸。這一仗進一步鞏固了朔方要地,解除京師長安北部的直接威脅,元朔六年衛青兩度出兵定襄,進一步出擊匈奴擴大戰果,使匈奴主力退卻漠北。

三戰「河西之戰」元狩二年春,因河西走廊對漢朝側翼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為了打通西域通道,漢武帝派遣青年將領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軍。霍去病率領萬人精騎,進擊河西走廊的匈奴軍隊,他採取突襲戰法,一路閃電奔襲,短短數日連破匈奴五國。翻越焉支山千餘里,連戰捷報,凱旋而歸。

同年夏天,漢武帝命令霍去病再次率精騎數萬,繞道河西走廊北面,迂迴數千里,到達敵後,在祁連山流域大破匈奴主力,取得勝利。自此河西走廊全部收歸漢朝。此戰使得漢朝的統治延至此地,並且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通道,為進一步戰略反擊打好堅實基礎。

決勝之戰「漠北之戰」。漢武帝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匈奴隱患,組織十萬精騎,分別由衛青,霍去病率領從定襄,代郡出擊漠北,尋求單于主力進行大決戰,匈奴人一直認為漢朝軍隊不敢繼續北進,故而也存在僥倖心理,但是他們卻大大低估了漢武帝的戰略決心和意志。衛青出塞後,橫渡大漠,北進數百里,尋找匈奴主力,李廣等部則向東迂迴策應。沒過多久,衛青主力便與匈奴單于主力相互遭遇,衛青下令指揮數千精騎發起猛烈攻擊。雙方在風沙中鏖戰至黃昏,難分彼此。匈奴單于見自己不敵衛青,率部突圍向西北逃竄。此戰一舉殲敵一萬多人,隨後衛青挺進到趙信城,盡燒其城而還。

同時從代郡出發的霍去病,北進1000餘公里,與匈奴左賢王接戰,霍去病很快盡數全殲其精銳,左賢王率其殘部逃遁,霍去病乘勝追擊,直抵狼居胥山,而後凱旋。

漠北之戰是整個漢匈戰爭中規模最大,激烈程度最艱苦的一場戰役,此戰之後匈奴殘部繼續遠遁漠北苦寒之地,從此匈奴再無實力南下襲擾大漢邊境,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略反擊最終取得決定性勝利。

總結漢武帝大半生對匈奴用兵的意義,他使漢朝從此與西域中亞各國還有西亞各國進行了暢通的溝通和貿易往來,使中國北方和西北少數民族免除了匈奴常年的襲擾禍亂,並且帶去了漢民族先進的農耕技術和先進的文化成就,促進了多民族的融合,漢武帝奠定開拓了後世中國疆域的基本版圖,他建立的朝代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給巍巍中華從此鼎立千秋的自信。

本作品為個人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找記憶重溫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尋找記憶重溫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