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1905年,清廷的光緒三十一年,為了迎合歷史大潮流,清政府特別委派了載澤、戴鴻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鐸等五位朝中大臣,分別前往歐美日本等各國考察憲政,希望能夠為己所用。這就是歷史上知名的「五大臣出洋」事件,雖然並不能挽救清廷所面臨的危局,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動了清政府預備立憲基本國策的確定。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1920年,中華民國八年,由上海棉紗大王穆藕初捐款,蔡元培、蔣夢麟、胡適之、陶孟和選送,北大畢業學生汪敬煕、段錫朋、羅家倫、康白情、周炳琳,於當年10月搭乘「Cilina」號啟航前往美國留學,當時教育界進步人士稱之為「新五大臣出洋」。

五人其實都是五四運動中的風雲人物,出國留學更多是一種深造和進修,也是對人物境界的提升,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學成歸來後,五人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汪敬煕(1898-1968)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汪敬熙

山東濟南人,中國生理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汪敬熙早年與「五四」運動五大學生領袖之一的傅斯年、羅家倫、俞平伯等人同為新潮社的主要成員,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他在《新潮》上接連表白話小說五篇,是中國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作者之一。非常奇特的是,學著經濟系專業,推動著五四運動,提倡新文化,寫著短篇白話小說的他,後來並沒有走上經濟、政治、文化等其中的任何一個行業,1920年前往美國留學後,他選派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習,走上的是生理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研究的道路。

1923年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汪敬熙先後在河南中州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知名大學任教。國內最早的神經生理學實驗室就是由他在中山大學創建,最早的心理學實驗室也是由他在北大創建。1926年,他還再次到美國進行實驗研究,1934年他出任了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長。抗日戰爭時期,為形勢所迫,他奔波於各地,勝利後,他先後出任了中央研究院代理總幹事、北京大學生物系主任。1948年,他又被聘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部主任。1953年後,汪敬熙先後進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工作,於1968年逝世於美國威斯康星州。

段錫朋(1896-1948)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段錫朋,字書詒,江西永新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因某些特殊地歷史原因,在後世的知名度較低。

段錫朋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政法系,1918年創辦了《國民》雜誌。五四運動時,他被選為中國學生聯合會第一任主席,發起組織了學生集會遊行。

1920年,段錫朋前往歐美留學,先後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大學、柏林大學、巴黎大學等多所世界知名院校。回到國內後,他又擔任了武昌大學歷史教授、廣東大學歷史系主任。從1930年起,段錫朋開始從政,出任了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次長、南京國立中央大學代理校長、中央訓練團教育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等職務,於1948年在上海病逝。

羅家倫(1897-1969)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羅家倫,字志希,筆名毅,浙江紹興人,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並在《每周評論》上第一次提出「五四運動」這個名詞,可以說是五四運動的命名者,他還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

羅家倫早年就讀於復旦公學和北京大學,是蔡元培的得意門生。1919年,他與傅斯年等人成立了新潮社,出版了《新潮》月刊。他當時是北京學生界代表,五四運動中,親筆起草了唯一的印刷傳單《北京學界全體宣言》。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1920年,羅家倫赴歐美留學。1926年回國後,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歷史系,於1928年出任清華大學首任校長,之後又於1932年出任了中央大學校長。他的教育理念十分清昕,以「安定、充實、發展」為治校方針,以與「誠、朴、雄、偉」作為學風。在他的打造下,抗日戰爭初期,把中央大學作為第一志願的考生,佔了當時全國報考人數的三分之二。

1941年,羅家倫辭去中央大學校長職務,先後擔任了國民黨中央黨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駐印度大使等職。1949年後前往台灣,先後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國國民黨史會主任委員、中國筆會會長、考試院副院長、國史館館長等職,於1969年病逝於台北。

康白情(1896-1959)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康白情,字洪章,四川安岳縣人,他被譽為「中國白話詩的開拓者之一」,五四時期的知名學生領袖之一。

康白情從小就在家塾讀書,還參加過洪門哥老會。1916年,康白情考入了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又於第二年1917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就讀。當年,康白情加入北大創立的由學生領袖主持「教授會」議事制,擔任「主任」一職。1918年,他還加入了北大教授組織的「少年中國學會」,積極倡導新文化運動。當時任職北洋政府教育總長的章士釗對康白情又很高的評價,認為新文學運動中,散文成就最高的當屬周作人,而新詩成就最高的就是康白情。

1919年,北大學生會成立,康白情成為學生會領袖之一。五四運動中,康白情參與帶領學生們遊行示威,與其他幾位學生領袖積極謀劃,將「五四」事件發展成為了全國運動。他還帶領北京學生代表團前往南京請願,成為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

五四之後,康白情前往美國留學,就讀於柏克利加州大學。回國後,他在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多所學校任教,抗日戰爭時期,康白情曾做過四川軍閥劉湘的幕僚,政途上,康白情一直都不太順遂,後來就安心於從事教育工作。解放後,康白情先後在中山大學、華南師大任教,於1959年客死途中。

周炳琳(1892-1963)

民國初「新五大臣出洋」,五四運動的風雲人物,命運各有不同

周炳琳,字枚蓀,浙江省台州人,民革中央委員,知名法學家、教育家,「五四」運動先驅。

周炳琳1912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後來學的是經濟。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他是全國學生聯合會秘書,編輯了《全國學生聯合會日刊》。他還曾經受到孫中山的會見,他還參加過少年中國學會,協助過李大釗編輯了《少年中國月刊》。1920年周炳琳前往美國留學,獲得了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後來他還先後在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和法國巴黎大學就讀過。

1931年回國後,應當時的北大校長蔣夢麟的邀請,周炳琳擔任了北京大學任經濟系教授和法學院院長。之後,他還出任了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武漢政府外交部條約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教育廳長、南京政府教育部常務次長、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任職期間,曹禺和巴金都曾受到過他的關照。抗日戰爭時期,他還擔任過西南聯合大學經濟系教授、西南聯大法學院院長、西南聯大常務委會代理主席等職務。

1949年,周炳琳辭去北大法學院院長職務,專任經濟系教授。之後,他又出任了抗美援朝總會宣傳部副部長、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團結委員等職務,於1963年在北京去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狼文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與美國《時代周刊》的十次親密接觸,最後一次意味深長

TAG:夜狼文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