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廈門:著力高位嫁接,補齊醫療短板

廈門:著力高位嫁接,補齊醫療短板

「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了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滿足人民群眾在醫療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

健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是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高舉醫療衛生服務公益性旗幟,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通過開展醫療衛生信息化惠民便民服務工程,著力提高醫療水平,改善醫療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做實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等,成效顯著。

頂層設計先行 專註技術提升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內科是目前廈門市擁有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之一,科室把「重塑腸道菌群提高胃腸道疾病診治水平」作為學科發展的兩個中心之一,建立了標準化的糞菌移植體系,探索糞菌移植治療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自閉症等。現已完成1500餘例次移植治療,數量居國內醫院前茅,尤其在病毒性肝炎、炎症性腸病和便秘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

「目前我們在腸菌移植技術的研究和臨床應用上都位於全國領先地位,正在以該技術為突破口,探索更多相關疾病的有效治療。」葉震世說。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內科的專科建設和技術成長正是廈門重點支持學科建設的一個縮影。2001年起,廈門在福建省率先啟動了醫學中心、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為了促進學科建設發展,按照集中優勢、創出特色、形成品牌的思路,廈門市衛計委先後制定了《實施醫療衛生行業品牌發展戰略工作方案》《廈門市醫學中心、重點專科發展規劃》《廈門市醫學學科建設考核激勵辦法》《廈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推動學科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重點建設市級醫學領先學科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政策與制度,規範醫學中心和重點專科建設。

經過多年的建設,廈門市已建立一批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優勢學科群。全市目前有11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12個省級醫學/中醫重點專科、15個市級領先學科、9個市級醫學中心、36個市級重點專科、44個市級規劃重點專科。除省屬醫療機構外,廈門市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數量在全省各設區市處於領先水平。各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形成院有專科、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良好發展態勢。

新時期,學科建設依然是廈門市提升醫療衛生水平的重點方向,在廈門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看來,「廈門雖有心臟、眼科、精神醫學專科等達到全省領先水平,但在省內、國內有影響、有知名度的專科較少」。廈門市衛計委計劃2018年啟動亞專科建設項目或專病建設項目,力求在部分亞專科或專病臨床診療效果建設上實現重點突破。同時建立並完善對綜合及專科醫院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提升學科水平。

重視人才引進 助力學科成長

在特聘主任姚禮慶教授的帶領下,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鏡中心開展了超聲內鏡引導的胰腺穿刺技術、內鏡腹腔鏡聯合治療食管胃間質瘤技術、粘黏膜隧道內鏡切除技術等,2017年以來,內鏡治療人數較上年同期增加22%。

廈門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醫學中心在曹雲教授指導下,開展亞低溫治療、腦功能監測、換血治療、PICC置管、NO吸入治療、腹膜透析、高頻通氣等技術項目,新生兒救治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醫療水平的提升與人才息息相關,要快速提升醫學技術和管理水平,引進高層次、緊缺型人才是重要的途徑之一。近年來,廈門市衛計委探索建立「醫學院士指導平台」和「雙主任制」,截至2017年底共聘任10位院士和24位「雙主任」,促進了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今年將重點實施「名醫工作室」制度,加快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更好服務廈門市民和周邊百姓。

特聘主任按協議每月來廈指導,平時通過郵件、遠程指導等多種途徑對「雙主任制」學科給予及時有效指導,全面參與學科發展、科室管理、臨床診療與疑難病例會診、科研教學、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工作,患者更是得以就近獲得國內頂級醫學專家診療服務,從中大大受益。

2015年,劉志紅院士指導平台在廈門成立,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成為該平台指導的醫院之一。

「劉志紅院士代表了我國腎臟病研究治療的最高水平,平台成立後我們與劉院士建立了緊密聯繫,一旦遇到疑難病例都可以遠程和她溝通,平常一有進修和學習的機會她也會優先安排我們。」廈大附屬中山醫院腎內科主任關天俊說,「我們覺得這個模式挺實用的,藉助平台可以向『巨人』學習,更好地服務患者。」受益於分級診療的推進和科室醫技水平的提升,近三年來該科室每年疑難病人數平均增長10%左右,真正發揮了三甲醫院為重症病人服務的功能。

去年底,廈門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健康廈門2030」行動規劃》,強調要「加強高層次和緊缺人才培養」「採取綠色通道方式,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接下來創新高層次醫學人才引進將成為實現「健康廈門」的更為突出的重點途徑之一。

藉助平台優勢 帶動整體發展

在廈門市兒童醫院,通過市校戰略合作機制,委託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管理,實現了與國內頂級兒科醫院的品牌、管理和技術「三平移」。一批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管理和醫學專家,在服務患者的同時對廈門市兒童醫院的醫療團隊實行「幫帶」,助力其醫療水平提升。目前,廈門市兒童醫院的日均門診量已經達到1600~1900人次,在院患兒數居廈門地區首位,有效補充了當地兒科醫療事業發展短板。

藉助市校合作等平台,廈門市一批醫院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據廈門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廈門市中醫院將利用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的優勢,爭創國家級中醫名院,集美新城醫院也將委託國內知名的醫科大學管理運營,創建高水平醫院。

而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牛津大學醫學院腫瘤中心大衛科爾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放射腫瘤學系終身教授李健健等一批專家,被特聘對相關項目進行指導,美國著名心電生理專家藍志強教授受邀出任醫院房顫中心特聘主任,由此帶動醫院醫療水平進一步提升。此外,2015年該院成為福建省首家通過JCI學術醫學中心認證的醫院,標誌廈門醫療質量標準開始與國際正式接軌;去年8月,醫院又通過HIMSS EMRAM(住院)七級評審,成為全國第一家「雙料」既過JCI又過HlMSS七級的綜合性醫院,醫院的管理水平再升級。

通過多平台合作、主動與國際化接軌等路子,一批廈門頂尖醫院正不斷自我提升,尋求更高層次的發展。

-END-

e醫療年會開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醫療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出爐!

TAG:e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