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野釣,掌握這2個秘訣,釣鯽魚十拿九穩!

冬季野釣,掌握這2個秘訣,釣鯽魚十拿九穩!

釣淺水鯽魚這裡說的淺水,是指水深在60~150厘米左右的深度。線、鉤、漂、墜的組合(大家在網上都有詳細的,不再多說),關鍵是腦線要求不同,雙鉤中的一條長腦線,從連結環下到鉤的這段腦線共長12厘米,短的一條腦線與長的一條比,短3~5厘米左右,水底臟、不平坦時用短5厘米的腦線,底乾淨的用短3厘米的。在8~12厘米內最好。

調漂:把漂捋到連結環以上約30厘米,雙鉤掛餌投入水中,增減鉛皮或鉛絲後,水面上露出漂尖二目,待調整水線後露出一目即可漂的反應是:絕大多數是往上送漂,不論是送的快些,送的慢些,鉤鉤有魚,魚小送的快一點,魚大送的慢一點,有時魚大送的也快,可能是搶食的關係。但也要特別注意,經常有向下一頓的咬鉤現象,即刻黑漂,這種反應出現必須立即抬竿,必獲無疑。就是一頓的反應,只要抬竿及時,也必有魚。如有漂上下動的現象,應立刻抬竿,一般是上兩條魚。魚上鉤後,必須快速將魚提出水面,不遛魚,以免將底層魚驚走。在無水草處魚上的大一點,可提離窩外遛魚,如在草窩點,也應提到水面層,不然可能將底窩魚驚走。這個釣組,不但適合無水草的淺水水域,而且更適合有水草的水域。只要有個草窩能下去鉤,就能釣魚

。同時,這個釣組也適用於長竿短線釣法,就是在水深2米左右的草窩中釣魚,也照常可用。這個釣組的靈敏度是比較高的,因為它既具有台釣配備和調漂方法,又具有傳統釣法的腦線短的優點,又有我們非常習慣的樂於看魚送漂的樂趣,也可以學習台釣魚吃餌一頓就須抬竿的技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鉤餌落底時可出現只有留心觀察才能見到的微微一頓的現象,同時上下鉤之間仍保持原有的距離。漂的表現是:漂直立後呈現有一停頓後徐徐下沉的現象,很是好看。

鯽魚是一種溫和柔順的魚。俗稱「鯽姑娘」。生性膽小,甚為謹慎。膽小得連釣竿映在水裡的影子也害怕,謹慎得連看到鉤上的美食也要觀察再三才吞食。

它喜歡在0.3~1.5米深的水草茂密的水域成群結夥地嬉戲、覓食和棲息,一年四季幾乎全都如此。

一般說,野河釣鯽要掌握三個字:小、細、靈;和六個優於:

雙鉤優於單鉤、

雙墜優於單墜、

近釣優於遠釣、

打窩守釣優於不打窩走釣、

底釣優於浮釣、

動優於靜。分述如下。

一、掌握三個字:小、細、靈

1.釣鯽的鉤要小。在野河釣鯽,有時偶然也會釣到幾條200克以上的大鯽魚,但大多數是50克以下的小鯽魚。魚小嘴也小,因此要選長柄小鉤,以便於摘鉤。

2.釣鯽的線要細。 釣鯽魚的線要細,漁線細隱蔽性好,鯽魚不易發現,容易上鉤。應選用直徑0.15~0.20毫米的強力線。線的長度為竿為的1/2或1/3。長竿短線,鉤入窩時能垂直下落。

3.釣鯽的漂要靈。應選用風漂,漂體呈流線型,兩頭細尖顏色鮮艷、既要求靈敏又要求頭粗大(或球形),以便於觀察。近釣優於遠釣。漁諺說:「春釣灘」、「秋釣邊」,釣灘與釣邊都是指釣近。為什麼要釣近呢?因為岸邊水溫適宜,水草茂盛,餌料豐富,是魚兒的「安全港灣」。若釣遠就失去了上述有利的條件。

4.守釣優於走釣。野河垂釣,水面寬廣,魚兒稀少,活動範圍大,要使魚兒儘快聚攏起來,必須打窩。打3~4個窩子,耐心等魚進窩,堅持以守為主。並不是每個窩子都有魚,可能有1~2個窩子有魚,這時就要重點對有魚的窩子保窩,及時補餌,以使魚留在窩中。誘餌應是色香味俱全,由塊狀(豆餅塊)、粒狀(顆粒料和用曲酒浸泡過的大米、小米)和粉狀(炒香的玉米面)三者混合後,用釣場的水攪拌成團後打窩,效果顯著。如果垂釣者不打窩,拿著手竿到處去找魚,要找到魚的蹤跡,難度是很大的,故不宜採用此法。

5.底釣優於浮釣。野河垂釣都是野生魚類,多數為底層魚,中層魚較少,即使草魚、魴魚、翹嘴魚、黑魚等中上層魚,也吃底鉤。因此在野河垂釣要堅持以底釣為主。

6.動優於靜。這裡的動指的是使釣餌動起來,動態模擬。鯽魚的眼睛像青蛙的眼睛一樣,對靜止不動的物體幾乎視而不見,難以發現目標,對動的物體則極易發現,對可食的食物,就會馬上興奮起來。垂釣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即當投鉤後,很久沒有動靜換餌時提起手竿的瞬間,鯽魚搶食而上鉤。因此在垂釣中必須經常不斷地(每隔2~3分鐘)提竿,上下或左右扯動10~20厘米,使釣餌在水中晃動,似蟲兒遊動,以便魚兒發現,誘其咬鉤。相反釣餌處於靜止不動狀態,上魚率就明顯地下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釣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野釣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