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薄如蟬翼,巧奪天工,一片葉子竟有如此高的價值?

薄如蟬翼,巧奪天工,一片葉子竟有如此高的價值?

一片落葉,

除了散落塵泥,

還能有何用途?

你一定想不到,

經過精雕細琢後,

它竟可以成為這般讓人驚艷的藝術品。

葉脈畫

我們知道,

樹葉不僅形態各異,造型美觀,

更有美麗奇妙的自然肌理。

利用這個特點,

古人發明了薄如蟬翼、巧奪天工的葉脈畫。

所謂葉脈畫,

便是將傳統的山水、人物、花鳥等等,

繪於天然樹葉之上,

將富有創造力的繪畫藝術,

與樹葉的自然之美相結合,

別有一番巧妙靈秀的藝術境地。

早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

就有天然樹葉畫《貝葉經》,

唐朝詩人柳宗元賦詩: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來形容葉脈畫的雅。

葉脈畫的藝術效果可謂絕妙。

它輕薄纖巧,似霧如紗,

在經脈斷續之間自成風格,

結合不同風格的繪畫藝術,

與紙上作畫不同,

葉面經獨特工藝處理,

光潔透明,色澤耐久。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也許這就是一片樹葉最好的歸宿。

葉雕

葉雕藝術,

展現了一片樹葉更多的可能性。

取材秋季成熟的自然落葉,

或直接從樹上摘下來的葉子,

配合現代工藝處理,

經手工在落葉精雕細琢而成,

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技藝的完美結合。

葉雕藝術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早期,

當時已出現葉雕作品,

據《呂氏春秋》記載,

成王與叔虞燕居,援梧葉為圭,而授叔虞曰:

「余以此封女(汝),叔虞喜以告知周公……於是遂封叔虞於晉。」

——這就是「剪桐封虞」的典故。

漢代之時,葉雕藝術更為普及,

已有詩詞描繪了當時民間葉雕盛行的情景:

「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

好一派熱鬧生動的生活景象。

葉雕的製作工藝,

吸收了版畫,微雕,剪紙等藝術表現形式,

又以獨特的自然形態補其之短。

大自然中樹葉形態本就千千萬萬,

這就保證了每一件葉雕作品,

必將結合了人類的巧奪天工與大自然自身的「創作」,

天人合一,獨一無二。

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

葉雕之美,怎能說是不奇特呢?

葉雕工藝擺件

無論是葉雕或是葉脈畫,

其中需要花費的功夫可不簡單。

經過繪畫、微刻、剪紙、書法、篆刻等工藝,

歷經3-4個月的製作時間,

才能完成一件具有觀賞性和收藏價值的作品。

這樣慢工出細活兒的藝術品,

所見之人無不驚嘆其精妙之處。

葉脈畫書籤

一片樹葉彷彿穿越千年,

述說著多少前人的故事。

也許我們能做的,

就是發掘它的無盡價值,

使這種精巧卓絕的藝術綿延傳承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藝人聯盟 的精彩文章:

一張紙,繪盡千里江山——宣紙: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TAG:手藝人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