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路向南:二戰初期法國民眾的大逃亡

一路向南:二戰初期法國民眾的大逃亡

1939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英法在3日分別正式對德宣戰。此後的9個月中,法德邊境上一片平靜。在此期間法軍唯一的軍事行動就是9月7日發起的薩爾攻勢,負責防禦的22個德軍師面對41個法軍師的進攻並沒有做過多的抵抗。但是,法軍的行動可以說異常緩慢,到9月12日為止,前線在6天時間內僅僅向前推進了8公里,大批的德軍得以從容地回撤。同時這一點進攻幾乎沒有影響德軍對波蘭的攻擊計劃,波蘭獨自面對了德軍85%的部隊,9月13日波蘭首都華沙就被德軍包圍。18日,蘇聯以波蘭已經進入無政府狀態為由進入波蘭東部,此時法軍統帥部已經認為波蘭的抵抗不再抱有期待。當法軍的先頭部隊遇到德軍在西線設置的防禦工事齊格菲防線(Der Westwall)後,僅僅象徵性地做了一些進攻,21日法軍總司令甘莫林(Maurice Gamelin)下令法軍向著馬奇諾防線的方向回撤。德軍也迅速在其後收復了一度被法軍佔領的失地。此後一直到次年五月份德軍進攻為止,法軍再也沒有進行過任何的軍事行動,法德邊境和平得不行,彷彿根本沒有在打仗。這九個月的戰爭也在法國被稱作「奇怪戰爭」(la dr?le de guerre),德國方面則稱之為「靜坐戰爭」(Sitzkreig),也成為二戰初期的一道奇觀。

1939年9月4日的《巴黎晚報》頭版標題為「宣戰了」,報道了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的消息。

下方具體寫到「英國自今天早上十一點開始,法國自今天下午五點開始與德國進入戰爭狀態。」

轟炸、轟炸、無差別的轟炸

1940年5月,德軍徹底結束對波蘭的軍事行動以及佔領之後,轉過頭來對付西線上的法國。法國戰役由9日夜間盧森堡平靜的投降開始,10日德軍對荷蘭和比利時的軍事進攻全面展開。法國靠西靠北的大城市,如里爾(Lille)、南錫(Nancy)、里昂(Lyon)開始被德國空軍轟炸。此後的戰役可以說以法國人難以想像的魔幻方式展開了。在德軍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裝甲車和摩托化步兵的轟鳴聲中,盟軍見識到了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進攻方式。雖然德軍在對波蘭的軍事行動中首先採用了閃電戰的方式,但是「閃電戰」這一名稱最終得名並被世人熟知還是因為德軍在法國戰役中取得的巨大的軍事成果。

5月10日德國空軍開始對鹿特丹、海牙、阿姆斯特丹等荷蘭主要城市實施空襲。荷蘭陸軍面對德國陸軍毫無勝算,14日荷蘭一半的國土就已經淪陷。此時荷蘭西部密布的運河水網對德軍機械部隊的前進造成了一定的障礙。為了促使荷蘭政府儘快投降,德軍對鹿特丹實施了無差別的大轟炸。轟炸以及其引起的大火徹底摧毀了這一荷蘭最重要的港口,荷蘭皇家空軍在此役中幾乎全軍覆沒。在鹿特丹市政府的強烈要求下,鹿特丹投降

被德軍的殘忍震驚的荷蘭政府最終於次日宣布停止戰鬥,荷蘭女王和政府逃往英國。

被轟炸後的鹿特丹,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市中心幾乎被夷為平地

比利時的戰況同樣不容樂觀,德國空軍在比利時面對盟軍取得了絕對的制空權。5月12日一天皇家空軍就損失了27架颶風戰鬥機。同一天,連接列日和安特衛普的阿爾伯特運河失守。盟軍本來預計比利時軍隊可以依託運河堅持兩周的時間,實際上僅僅兩天防線就被德軍攻破。此後15日,德軍突破色當的消息傳來,盟軍被迫在18日放棄布魯塞爾,19日安特衛普淪陷。大批比利時民眾逃離家園,與此前逃亡比利時的荷蘭難民一起湧入法國。此後隨著英軍的戰略撤退以及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開始,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認為比利時已經無法繼續獨自抵抗德軍的進攻。

5月28日,比利時投降。

逃亡的開始

隨著比利時和荷蘭的難民開始進入法國,一種緊迫感在法國北部數個省中蔓延。

北方逃亡來的難民向法國的民眾講述著德軍的飛機是如何如何地殘忍,他們神情中的恐慌都激起了法國人對二十餘年前另一場大戰的可怕回憶。

在逃亡的路上躲避空襲的比利時難民,此後趴在路旁躲避德軍空襲成為許多法國人最刻骨銘心的戰爭記憶

其實戰前法國政府已經做好了開戰時撤離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義大利邊界各省居民的預案。自1939年對德宣戰以來,法國政府已經撤離了法德邊境數個省的民眾 。

但是當1940年五月份撤退擴展到北部與比利時和盧森堡接壤的數個省份時,法國政府逐漸喪失了對事態的控制。在許多北部市鎮,本應護送居民的軍隊無法到位,向南開的火車數目嚴重不足。同時,政府大大低估了一戰留給法國北部民眾的精神創傷。大批民眾撤退的景象在法國北部形成了鏈式反應,原本並不在政府計劃撤退地區的民眾看到這樣的景象也主動收拾家當踏上南奔的道路。德軍尚未到達,法國北部數個省可以說已經陷入了混亂。而德國空軍的俯衝轟炸機更是加劇了法國北部民眾的緊張心理。

數百萬法國人就這樣毫無防備地被趕進了戰爭的漩渦,尤其是從與比利時接壤的北部四個省撤離的近兩百萬人,完全暴露在德國空軍的轟炸之下。

一時間從法國北部向南的道路全部擠滿了拖家帶口帶著全部家當的難民,從空中來看,如螞蟻搬的逃難大軍簡直就是德軍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天然靶子。原本應該有序進行的撤退成了轟炸下的倉皇逃竄。再加上剛剛親身經歷了德軍對平民的無差別轟炸的荷比盧難民,到了五月中旬,有四百萬心驚膽戰的難民被德國的轟炸機追趕著向南法逃亡。

由於法國交通的唯一核心就是巴黎,大部分的居民從北到南的逃難之路都要經過巴黎中轉,法國首都第一次感受到了戰爭的氣息。

逃難的人群擠滿道路,當時法國北方所有南下的道路都是這樣的景象,對法國社會的士氣造成極大的影響

一場無法描述的噩夢

從1939年9月開戰一直到1940年5月為止,戰爭距離法國的首都都是遙遠的。巴黎的市民相信了政府的宣傳:盟軍的力量是強大的,馬奇諾防線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巴黎將會被很好地保護起來,盟軍會很快取得對德作戰的勝利。報紙上每天更新著最新戰報,共產黨員被抓捕,蘇聯入侵芬蘭,所有這些似乎都離巴黎很遙遠。1939年新年前夜的《巴黎晚報》的頭版還有心思報道好萊塢最新製作的電影,1940年1月1日的《費加羅報》頭版的報道重點則全都在蘇芬戰爭上,只有一篇文章講的是正在進行的對德戰爭。對此時的巴黎人來說,似乎一切都會像政府所說的那樣,法國被馬奇諾防線保護著,戰火不可能燒到巴黎,就是3月開始執行的物資供給制有點煩人。

但是隨著1940年5月德軍攻勢再起,報紙上的戰報逐漸變得駭人了起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接二連三地要麼投降要麼停止抵抗。但是報刊的專欄依舊在安撫人們的情緒。「德國人還沒贏呢!」他們說著,「這才剛剛開始!」他們說著。戰報上盟軍也在取得勝利,雖然只是一些小的勝利,但是聊勝於無。間或地巴黎人會在頭版的角落裡看見諸如「英國的美國公民今天全部撤離歸國」之類的新聞,或許會讓他們心中升起一絲慌亂,但是畢竟情況似乎還不是太糟。

但是,巴黎越來越嘈雜的火車站、路邊越來越多的難民、政府焚燒文件的黑煙都在提醒著這座城市的居民,這次的戰爭似乎和預先想的不太一樣。湧入巴黎的難民們四處傳播著德國空軍空襲的可怕,讓許多巴黎人不免心生疑慮。此時的報紙正在實時更新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情況,雖然在政府的命令下法國媒體都盡量把敦刻爾克描繪成一次正面的積極的軍事勝利。但是許多巴黎人心裡已經知道,沒有多少祖國的軍隊擋在德國人和他們的城市之間了。

同時,巴黎市內法軍士兵的出現越來越頻繁。法軍為了避免影響士氣,曾經嘗試阻止士兵進入巴黎市區,但是這些努力沒有獲得成功。首都市民看見的法軍士兵都是飢餓、疲憊、毫無鬥志的,此時巴黎的富人區開始撤離。第十六區以及第八區的居民迅速地在幾天之內幾乎全部離開了巴黎。但是巴黎大部分的市民依舊認為情況還沒有到要拋棄工作逃難的程度。

最終點燃整座城市的是6月3日德國空軍對巴黎的空襲。

德軍出動640架轟炸機飛到了法國首都的上空,空襲行動雖然沒有達成一舉摧毀法國空軍的戰略目標,但是依舊在大巴黎地區造成了兩百餘人人死亡以及六百餘人受傷。相比較之下,一戰四年之間德國對大巴黎地區的所有空襲加起來造成的傷亡人數也不過八百人。巴黎人切身地體會到了這次戰爭正在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

同一天,法國政府宣布巴黎正式劃為戰區。

戰爭來到了巴黎。

這是一場無法描述的噩夢。

《小巴黎人報》頭版對空襲的報道,還有照片顯示巴黎被炸毀的建築,與空襲新聞並列在頭版左邊的則是對於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撤出三十三萬餘人的事迹的報道。下方另一篇報道的黑字標題則寫著「敦刻爾克已經被拋棄」

一盤散沙般的法國社會

自從五月底法軍統帥魏剛自索姆河到馬奇諾防線之間構建的第二防線崩潰以來,法軍的指揮鏈事實上已經斷裂,四散在法國僅剩國土上的法軍士兵都處於無人指揮的狀態。6月9日時德軍已經抵達巴黎北郊僅僅三十公里處,法國政府也在這天開始秘密撤離巴黎,撤往南部的波爾多(Bordeux)。一些法軍士兵自發地在巴黎市內構築街壘,此時已經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以及應不應該保衛巴黎了。他們只是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來保衛一下自己的首都。

此時半個法國已經基本進入無政府狀態。對難民來說,這意味著更多的混亂,更長地擁堵,更加漫無目的地逃亡。

大批的巴黎民眾已經開始向南逃亡。人們有的開車,有的騎自行車,有的決定去火車站擠那似乎永遠擠不上去的南下的火車。更多的人選擇靠自己的兩條腿離開巴黎。巴黎三分之二的人口選擇了離開。此時全法國有一千萬人都在逃亡的路上,佔到法國當時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1940年6月在巴黎蒙帕納斯車站拍攝的期望擠上一班南下火車的人群

逃亡製造的交通堵塞繼續在全法蔓延,法軍最後的一點防禦計劃也被嚴重的交通堵塞阻礙,面對南下的大批民眾,南部的軍隊根本無法北上。法軍最後一點防禦的嘗試也宣告失敗。

6月13日,為了避免巴黎遭受和鹿特丹一樣的命運,法國政府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次日德軍進入巴黎。

14日出版的《日報》頭版報道了巴黎成為不設防城市的消息,此時《日報》的編輯部已經從巴黎撤退至南部阿基坦地區的利摩日(Limoges)

17日法國國家英雄貝當元帥發表全國收音機講話,宣布法國投降。

至此,法國戰役大致結束,毫無疑問地,法國輸了。

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法國人對一戰刻骨銘心的記憶以及德國人對平民的無差別轟炸一起,創造了西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民眾逃亡。戰爭離我們已經太過遙遠,我們透過數字和簡短的描述看到的是一個虛幻的戰爭的圖景。戰爭當然能帶來榮耀,但更多的時候,戰爭帶來的是流離失所,是骨肉分離,是讓一個國家四分之一的人民在慌亂下逃亡。

久居和平盛世的我們,不能忘記戰爭真正的模樣。(文/徐曉飛)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