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中國近代最富爭議的人物,死後都沒能在故土安葬

他是中國近代最富爭議的人物,死後都沒能在故土安葬

袁世凱像

一提起袁世凱,大家腦海里首先浮現的是,賣國賊,皇帝夢這些詞語。對他的歷史評價如何,不是今天探討的主題,反正大家都得承認,他是我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閥鼻祖、中華民國大總統,風雲一時,叱吒中國政壇。

小站練兵場面

1912年3月,袁世凱因促成共和有功,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後不久,被推舉為中華民國首任總統。1915年12月宣布恢復帝制,建立中華帝國,並改元洪憲。1916年3月22日,因內外交困,袁世凱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名不正而言不順,最後四面楚歌,於1916年6月6日,在內外交困中死去,不到六十歲就一命嗚呼了。最後安葬於河南安陽。

袁世凱和同僚

袁世凱的老家在河南項城,故袁世凱又被人稱為袁項城。一般中國人的傳統是葉落歸根,可為什麼他要葬在安陽呢?袁世凱生前含糊其辭,近代史家也只能分析推測,因此各有各的說法。小白翻閱史料,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袁林」規模超過帝王陵寢

原因一:因袁母安葬之事與家中親族鬧翻,感情受到嚴重傷害而不願再回故鄉。

袁世凱的母親並非其父的正室夫人,而是偏房之妾,因此袁世凱是庶出。袁把其母的靈柩送回河南項城老家,打算安葬在祖墳,與其父合葬。可是,袁家的嫡子袁世敦輕輕地說了兩個字:不行。袁世凱當時可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又是慈禧太后的紅人,正是權傾朝野之時。可面對這位同父異母的大哥,他也無計可施,最後甚至都跪下了,還是未能獲得通融。袁世凱一怒之下,另尋吉地安葬了母親,並發誓再也不回項城老家,死後亦不葬入袁家祖墳,算是與老袁家一刀兩斷。

「袁林」遠眺

原因二:袁世凱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前被清政府以「足疾」為由罷官後就一直隱居安陽,並自稱洹上漁翁。他選擇的安陽洹上村這個地方風景十分優美,前面是洹河,後面離太行山也不遠,袁很喜歡這個地方,認為是理想的居住隱居之地。因此他很早就對安陽產生興趣,並買下一塊200畝的吉祥寶地,這便是後來的洹上村。

由於安陽具有極佳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當時已經修通了鐵路,並且還是袁世凱政治上興旺發達的起源之地,因此希望安葬在這裡,借著這塊風水寶地,能夠福佑子孫。

「袁林」大門

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最初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萬年吉地稱為「袁陵」。

但當時當政的徐世昌卻對之明確反對,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 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

自古帝王之墓為陵,聖人之墓為林,袁世凱墓仿效「孔林」、「關林」而稱「袁林」,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袁世凱墓園遂被確定為袁林。

袁世凱墓

袁林的設計者是德國的工程師,它的建築「仿明陵而略小」。主體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糙石橋、清白石橋、牌樓門、望柱、石像生、碑亭、東西值房、堂院大門、大丹陛、東西配殿、景仁堂、墓台。袁林建築的總體設計,有其獨特之處,在我國陵墓建築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

中西合璧建築風格

它的特點是「中西合璧」,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時代特色。堂院以前的部分是中國明清陵寢的風格,後邊大墓部分是西洋陵寢的建築風格。所有青獅白象、石人石馬,造型圓渾、簡約不失精工。

墓前有碑亭一座,寫著「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個字,系徐世昌的手筆。

一代梟雄,最終還是葬在了異地他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油城快樂俠 的精彩文章:

乾隆爺一項決定,拯救了億萬百姓,使大清國人口倍增

TAG:油城快樂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