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匠藝」,《了不起的匠人3》用「師徒關係」破題東方哲學
從「匠人精神」延伸到東方美學,再到「師徒關係」立意下的「有精神的匠人」,《了不起的匠人》在對器物文化內涵的探索上漸次深入。同時,在新媒體和國際傳播語境下,新一季也呈現出更年輕和廣大的格局。
1月9日,《了不起的匠人3》發布會在北京舉辦。據《了不起的匠人》創作團隊透露,第三季將以新視角對「了不起的匠人」IP進行再升級並於1月18日在優酷首播。
從「匠人精神」到「有精神的匠人」
在兩季《了不起的匠人》之後,第三季如何做才能有新意?在選題之初,創作團隊嘗試用一個更獨特的視角——「師徒關係」。「我們發現原來中國的師徒關係是一個已開始被當下所遺忘的關係。它其實是中國最複雜的一種關係,情同父子,但他們卻不是父子。」知了青年CEO李武望說。
知了青年CEO李武望
立足「拜見師父大人」這一命題,以小見大,《了不起的匠人3》從師徒主題里去找到東方智慧的傳承,並加入東方倫理、哲學觀等的表達。除此之外,在第三季中,每一個具體的「匠人匠藝」選擇也更為多元化,北至山東年畫,南至台灣花藝;古至東陽竹編,新至香港霓虹燈,東方師匠技藝的定義被延展開來。
「師徒的關係是中國社會裡最核心的非血緣倫理關係,與師學藝,更是學做人。」導演張楊作為《了不起的匠人3》的監製,也嘗試為新一季融入更多人文氣息,「《了不起的匠人》在某種器物及其製作技藝的展現上可以花很多功夫。但對於一個電影導演來說,我最關心的仍然是技藝背後的那些人,我更願意從這個人身上發現有意思的東西——他的家庭、他的祖先,所有這些東西都是他的故事。」
紫砂壺匠人高振宇
發布會上,紫砂壺藝界的匠人高振宇與三個徒弟們一起登場,聊了聊「學師拜藝」那些趣事。同時又分享了他的師父顧景舟先生送給他的一隻紫砂壺上留的字;「繼承重傳統規範,創意貴精神內涵。」高振宇說:「我們現在提倡匠人精神,但我有一種反過來的說法,我們更需要的是有精神的匠人。我們能知道自己乾的這個活是朝著哪一種匠人的指向,朝著哪個方向去做的。」
「師父和徒弟,構成了兩個不同的側面。講故事可以從師父的視角去講,可以透過徒弟的視角去看問題,從而挖掘出更多新的角度。」張楊說。
《了不起的匠人3》榮譽監製張楊
做傳統文化是「順勢而為」
「現在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喜好、關注和傳播遠超於我們的想像。這也是《了不起的匠人》會一直做下去的一個根本。」李武望認為,在新媒體平台上做傳統文化「看似逆流而上,實則順勢而為」。
而為了能夠匹配這些年輕的受眾,《了不起的匠人》選擇了「年輕」的傳播方式。在2017年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演員林志玲憑「了不起的匠人」系列獲得「中國紀錄片十大推動者」稱號。通過讓林志玲擔任分享人為節目解說配音的方式,《了不起的匠人》將紀錄片與明星嘉賓的鏈接,使其由小眾興趣轉變為大眾的內容產品。據悉,在第三季中,歌手華晨宇也將加入演唱主題曲。
對紀錄片商業合作切口的探索,也成為《了不起的匠人》整個團隊的另一重要工作。據李武望稱,新內容、產品化以及跨界運營,將是新一代紀錄片的三大重要特徵。圍繞《了不起的匠人》,知了青年已策划了亞洲手作展、觀影會等線下活動,並推出音頻、書籍等系列衍生品。
除此之外,整個團隊還在著手運營「了不起頻道」,搭載了《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你知不知》《三日為期》等內容,試圖構建深度挖掘傳統文化的「東方美」內容品牌矩陣。
「我們的使命就是用年輕的語境、用年輕的手段去傳播我們東方中國的『了不起』。」李武望說。
去哪裡?國際上
「我們來自哪裡?」「我們要去哪裡?」阿里文娛大優酷事業群泛文化中心總經理何冀兵用這兩個問題解釋了《了不起的匠人》在這個時代的位置和意義。「我們其實可以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匠人工藝的精神中找到很多靈感的源泉。」傳統文化作為土壤給創作者提供了滋養,但「在要把傳統的東西現代化、年輕化的同時,也要把融合之後產生的新事物傳播到國際上去」。
阿里文娛大優酷事業群泛文化中心總經理何冀兵
知道了去哪裡,怎麼去便變得簡單。據五洲傳播中心主任陳陸軍介紹,五洲傳播中心將把《了不起的匠人3》納入其10月份啟動的「中華之美」海外傳播計劃。這項計劃會從內容製作、資源轉化和立體傳播三個方面完成《了不起的匠人3》的海外推廣。在打造經典「中華文化」主題影視節目品牌系列的背景下,也作為精粹「中華文化」內容的一部分。
在陳陸軍看來,兩者的結合就像在搭建一個「直角三角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時間軸,是啟動的某一個直邊;推進中華文化『走出去』是空間軸概念,是另一個直邊;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通過『中華之美』傳播計划去形成一個斜邊,去鞏固這個『直角三角形』」。
作者:張榆澤
編輯:江勇
【版權聲明】本文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TAG:廣電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