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怎麼了?
【原稿】
為什麼在國外孔子文化之風盛行?而孔子文化的出生地中國卻對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國的國粹提不起興趣。
關於這一問題,我有三條觀點。
一.中國古代不光是儒家文化還是手工業、商業還是政治制度等方面都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而自鴉片戰爭失敗之後,開始戰亂、騷動……國民自己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器物、制度、思想早已過時,已經不是那時的天朝上國。國民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認識從天空跌落到土地里,這種落差導致了國民對本國文化的不自信。
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那是左傾思想極為嚴重,毛主席說啥就是啥,你再看那時的口號「打倒孔家店」「破四舊」……那時文化教育又不普及,人民大多都是盲聽盲從。這對孔子文化造成了嚴重破壞,但不是本質的破壞,而是破壞了孔子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從一個聖人變成一個泥人。而這估計也是人民對國民文化不自信的一個因素。
三.後來,文革結束,開始實行經濟復甦、高考重新開放……一切都在向前發展。對廣大學生進行普通文化教育,對歷史開始進行正確的解讀,語文課本里也出現了《論語》、歷史課本里也出現了「百家爭鳴」,開始感覺,孔子文化中也是有大量精華所在的。按照這個發展下去,「孔子」好像是應該開始火了!但是時運不濟,發展初期又因為我國數、理、化、工等行業嚴重落後,急需人才,大多數人都在國內,在國外修習與之相關的專業。我認為這就是重理輕文的開端,現在也因為觀念上的「學理科畢業後好找工作」這個理由重理輕文,都重理輕文啦,國學一門又怎麼興盛呢?
所以,總結以上觀點,我認為我國無法盛行「孔子文化」是因為國民對本國文化的一種不自信,比如現在有多少人認為美國的文化會比中國的好?就幾百年不到的歷史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實誠嗎?還有就是因為如今的大形勢所造就的就業觀點,但是現在也在慢慢的變好,你看《中國詩詞大會》開始讓多少人開始認識詩詞的世界,感受文化的洗禮。
【修改稿】
為什麼現在孔子文化在國外風靡,而在其出生地——中國卻提不起興趣,甚至有些排斥?
中國古代不管是文化、商業還是政治制度等方面都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但鴉片戰爭之後,開始一次次地戰敗。這時,國民才漸漸意識到自己國家的器物、制度、思想早已過時,早已不是之前引以為傲的天朝上國。這種落差導致了國民對本國文化的不自信。
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同時,還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雖然當時依然有很多保守派,但毋庸置疑的是,儒家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文革期間,左傾思想泛濫,孔子再次成為完全否定的對象。在「破四舊」的政治運動中,孔子被視為封建遺毒的代表,相關書籍被燒,孔廟相繼被砸。這對孔子文化造成了嚴重破壞。
改革開放以來,恢復高考,經濟復甦,一切都在向前發展。國家開始對廣大學生進行普通文化教育,對歷史進行審視與反思。隨之,語文課本里出現了《論語》,歷史課本里也出現了「百家爭鳴」。同時,國家也越來越注重本國文化的影響力。於是開始提倡傳統文化,國內外湧現了大量的孔子學院。
如此看來,孔子好像火了!確實火了,在國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研究孔子文化。
而國內呢?到處張貼弘揚傳統文化的標語,電視上頻繁播出關於傳統文化的節目,舞台上經常出現孩子們誦讀儒家經典的身影……好像形勢一片大好。殊不知,經過長期對孔子的否定,以及未能真正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學習孔子」也只不過是個喊喊的口號罷了!
【兵兵說】
回顧歷史,思考當下。透過現象,探究本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