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35年,不平靜的天空!

2035年,不平靜的天空!

本文大概

3700

讀完共需

15

分鐘

不久前,我國第一種四代機——殲20的總師楊偉在央視新聞頻道的一檔特別節目中,公開了一封寫給2035年殲20的信,內容感人至深,其中有一句是「擔當在這頭,威脅在那頭」,這讓我印象深刻。結合楊總師2035年的設定,我們可以看出,他認為殲20在那時所面臨的天空環境並不太平。而到了2035年,殲20到底會遇到哪些對手呢?今天,我們就撿最主要的來盤點一番。

五代挑梁六代初見端倪的美帝鷹之牆

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級軍事大國,美國空軍一直都走在軍事裝備技術發展的最前沿。2035年,美國空軍現役的F-15C/D/E ,F-16C/D和F/A-18C/D基本上都會退出現役,這些飛機要麼被封存,要麼改改低價出售給「二類盟國」。

美國空軍F-22

美國空、海軍將會徹底由F-22和F-35挑大樑,此外還包括一些面臨退役的F/A-18E/F。目前,美國空軍裝備180餘架F-22「猛禽」戰鬥機,這些飛機的機體設計和航電系統都是基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當面對像F-35和殲20這些新近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都會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到2035年,這批飛機肯定會接受中期維護及升級,換裝新的雷達系統和航電系統,當然像類似於F-15從C到E這樣的變化是不太可能出現在「猛禽」身上的,畢竟到2035年其空優戰鬥機的角色仍然不會有什麼變化。

F-35「肥電」

除了「猛禽」以外,殲20最大的威脅則會是美國及盟國裝備的近3000架F-35。之前很多人並不看好這個項目,並給它起了一個不太好聽的綽號「肥電」。但是隨著這幾年F-35頻繁亮相國際航展和各類軍事演習,其出色的情報感知能力和機動性能使其各種吊打三代及三代半戰機,可以說「肥電」已經逐步改變了自己在人們心中胖胖憨憨的形象,其猙獰的一面已經顯露無疑。而美國依仗其強大的航空工業製造能力,在近兩年F-35的產能已經穩定在300架/年的水平上,因此到2035年完成全部的3000架總量的交付對於美國來說並不困難。此外我們還將迎來一個更加現實的威脅,隨著美國六代機計劃的穩步推進,屆時一種可在有人和無人之間相互轉、裝備採用自適應循環技術發動機、並可在亞聲速、超聲速和高超聲速之間自由切換的第六代戰鬥機將小批量裝備美國空軍,對於殲20來說這是一個跨代的挑戰。

撲朔迷離的「東瀛武士」

三菱F-1與F-2

從三菱F-1開始,日本就一直希望恢復昭和零戰的榮光,然而受到美國干預,使其在戰鬥機自研的道路上走的並不平坦。說起來,F-2是戰後日本唯一的自主研製的戰鬥機。F-2的研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展開的,那時這正是「日本神話」的時代,日本信心滿滿,自以為掌握了復材機翼整體成型和主動電掃雷達神技,要用雄厚的技術基礎和財力堆出一架先進戰鬥機來。但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日本一上手,才發現不僅有美國的政治壓力因素,在技術上也有攔路虎,只好改弦易張,把通用動力F-16大幅度改進,成為現代航空歷史上少見的全新設計的現有產品。

但在F-2時代,至少日本是認真試圖自主研製戰鬥機的,由於內因外因迫不得已而最後做成這鍋夾生飯,F-2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然而,隨著日本內部勢力對正常國家待遇的渴望日益強烈,以及美國對日本的日益放縱,使得其自行研製新型戰鬥機在21世紀成為可能。

日本「心神」

目前「心神」項目的進展來看,無論是從氣動外形的設計完善度還是其真正要配備的XF-9發動機的研製進度,以及其他的航電系統和雷達系統的進度來看,「心神」的完全體最早也只能在2025年前後才有可能出現。屆時,殲20已經正式裝備部隊8年了。從測試到列裝,「心神」的服役日期最早不會超過2030年,而那時殲20已經裝備13年了。換句話說,即便是這款飛機再強大也只能算是個五代機,而屆時中國自行研製的六代機很有可能已經橫空出世了。

KF-X韓國的五代機

由於長期與朝鮮對峙,韓國政府自從上世紀80年代經濟騰飛以來,一直保持著對國防工業的高投入狀態,空軍裝備自主化一直是韓國一直以來所不懈追求的。雖然此前韓國已經決定引進F-35A,但單發的F-35A並不對韓國胃口。韓國空軍更青睞雙發重型戰鬥機,這不僅僅是因為重型戰鬥機顯得更有追求的緣故。韓國的國土並不大,就空中優勢壓倒北方而言連F-35A都嫌過分。但韓國的國土狹小,缺乏備降機場,雙發戰鬥機的高可靠性更加適合韓國需求。

韓國空軍F-15k

韓國的雄心並不止於朝鮮半島,韓國單方面劃定的防空識別區與中日高度重疊,向南一直延伸到上海的外海,也需要雙發戰鬥機的航程和可靠性才能保證有效控,F-15K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選中的,與美國空軍F-15E不用於制空作戰不同,韓國F-15K是用作制空主力的。在引進組裝F-16之前,雙發的F-18實際上贏得投標,但由於成本和賄賂的問題而被除名,這才有了F-16的入選。在FX3投標中,雙發的波音F-15SE中標,也由於種種因素,韓國在宣布之後再改口,最後單發的洛克希德F-35A中標。另外,韓國正在研製新型的M2.5超聲速反艦/巡航導彈,重達1.8-2.0噸,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F-35A無法掛載,這也是研製更重的雙發戰鬥機的動力之一。

另一個不言的動力來自外部。中國的殲20已經服役,日本的「心神」技術驗證機在完成34次試飛後雖然暫停,但是為以後的五代機研發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韓國不甘落後,在引進F-22無望的情況下,只有自研,不僅獲得符合韓國需要的隱身雙發重型戰鬥機,還建立了先進的航空工業,更是民族自尊的需要,一舉三得。

韓國5代機KF-X

雙發不僅提供更大的性能提升空間,還避開了一個令人尷尬的難題。F/A-50是可以作為單發隱身戰鬥機研製起點的,最終負責製造的韓國飛機公司(簡稱KAI)也主張研製單發戰鬥機,在技術風險和製造技術上簡單,成本也較低。但F/A-50及其基本型T-50實際上相當於縮小的兩側進氣和中推的F-16,大量採用洛克希德技術,韓國在理論上擁有知識產權,但洛克希德具有否決權。也就是說,如果洛克希德拒絕進一步合作,韓國無權也無力利用T-50作為基礎研發KF-X。但洛克希德有十足的動機拒絕合作。

KF-X的賣點就在於低成本,單發的KF-X如果能做到低成本、高性能,而且打著「獲得洛克希德技術合作」的旗號,那對同樣單發且被成本居高不下而苦惱不已的F-35的外銷是極其不利的。T-50的情況則不同,洛克希德的產品系列裡沒有教練機,F/A-50的定位也與F-16相差很遠,而且F-16的生產已近尾聲,並不擔心競爭。KF-X就不一樣了,洛克希德沒有理由扶植F-35的直接競爭對手。

因此,無論是外型設還是電傳操作系統都需要韓國自己努力。對於一個從未獨立進行過戰鬥機研製的國家來說,其難度不言而喻。因此,韓國的KF-X到2035年是否能把各個分系統吃透搞出一個像樣的五代機,目前還是未知數。在筆者看來,更有可能的是搞出一個基於F/A-50的隱身版輕型單發多用途戰鬥機,這個想法憑藉現在韓國如同攢機商一樣的國防工業基礎沒準還真有可能在2030年前實現。

困境中的「隱身版側衛」

蘇-57

很多人一直把蘇-57看作是經過了航電升級和隱形修行的蘇-27,在驚世駭俗的蘇-27之後,俄羅斯一直試圖研發新一代戰鬥機,與美國的F-22相抗衡。米格I.42生不逢時,早夭了。蘇霍伊S-37採用特異的前掠翼布局,也無疾而終了。直到2010年1月29日,蘇霍伊編號為T-50(蘇-57的原型機)的飛機揭下神秘的面紗,世界才得以看清俄羅斯下一代戰鬥機的真實面目。從那時開始,人們對T-50的各種分析、猜測就沒有間斷過。2013年莫斯科航展上,T-50公開露面,進行了三機密集編隊飛行,使人們近距離見識了這架代表了當代俄羅斯航空技術最前沿的先進戰鬥機。

在《2013-2020年俄羅斯國防部活動規劃》(目前仍然有效)規定PAK FA將在2016年12月31日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俄羅斯國家武器裝備計劃原本計划到2020年購買60架蘇-57,但現在看來很不現實。2015年3月,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再訪問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工廠期間表示,可能會削減蘇-57在2020年前的採購數量(據說砍到12架),轉為購買更多便宜的蘇-30SM和蘇-35。不過在2020年前,PAK FA的產量將相當有限。其大規模生產將在2035年左右開始,到2035年應該會有相當的規模,屆時俄羅斯空軍將形成由蘇-57和蘇-35形成的高低搭配組合。

AMCA 呵呵

工業基礎比較強的國家研製一款新型戰機通常研製周期在10餘年,工業基礎稍差一點的國家在15年左右,而從LCA的經驗來判斷,印度要是研製一款新型戰機其周期足夠一個人從襁褓中變成中年人了。即便是如此荒誕的研製進度,但由於LCA號稱世界最輕的第四代戰鬥機,具有天然的航程短、載彈量小和航電升級空間局促的局限特點,印度還是被迫要搞一種能夠代替目前現役中型戰鬥機的新型飛機。

印度5代機模型AMCA

在2010年11月18日至20日,印度航空發展局(簡稱ADA)舉行的年度航空大會上表示,ADA正在向印度政府申請一筆總額達20億美元的投資,用以研發第5代的「先進中型戰鬥機」(advanced medium combat aircraft,簡稱AMCA)。ADA主任兼作戰飛機項目主管蘇布拉曼雅姆進一步向外界透露,這20億美元的資金將用於最初2架AMCA技術驗證機和7架AMCA原型機的研製,預計在2017年首飛。目前AMCA研發的相關工作已經開始,上述20億美元資金也在之後的幾年陸續到位,可是目前別說原型機了,就連一個1:1的全尺寸模型我們也沒見過,只是在部分國際航展上我們會看到一個外型粗糙、造型奇特的模型。

可見7年的時間對於印度航空工業來說連設計完一架飛機都做不到,其雷達系統、航電系統,以及「卡維利」2發動機更是比飛機本身研製進度還慢。所以,我們以印度人的速度來推測AMCA的研製進度,相信在2035年應該可以見到原型機。

不過,印度是如果能造就自己造,自己造不了還可以向外面買。畢竟國際軍火市場對中印兩國的開放程度是沒法比的,印度不僅與俄羅斯簽署了協議共同研製蘇-57,而且按照目前美印關係的發展速度,最後實在搞不出來購買F-35也不是沒有可能。因此到2035年,印度的天空很可能就是「外來和尚」的天下。

文案:張紳

排版:侯嘉麒

監製:王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