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天下仁君楷模
原標題:宋仁宗:天下仁君楷模
宋朝歷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之後,出現一位傳奇之君、仁德之君——仁宗趙禎。中國民間,以戲曲形式流傳極廣的「狸貓換太子」故事,其中大難不死的「太子」,即是這位仁君。
史載,仁宗即位後先由劉太后聽政,十一年後始親政,賴韓琦、范仲淹二將相以拒西夏,與遼國議和,以增加歲幣為條件,換取和平。仁宗執政時期,在范仲淹主持下,實行慶曆新政之十大政策——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雖最終失敗,卻對仁宗一朝經濟產生重大作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亦於此時產生,並出現了交子這一資本主義標誌性銀票紙幣。有後人概算,仁宋時的GDP達到兩千億美元,幾占當時全世界50%以上,可執當時世界之牛耳。史載仁宗執政四十二年去世時,「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就連訃告送到遼國時,竟「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道宗耶律洪基甚至握住前來通報噩耗的宋使手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並「驚肅再拜,謂左右曰:『我若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蓋一都虞侯耳!』」
仁宗之仁,體現在其「洞明」與「揚善」上。史載有宋名臣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屢屢犯顏直諫,竟然唾沫星子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然還不怪罪於他。一次,包拯以三司使張堯佐能力平庸,諫議罷免之。但張堯佐是仁宗寵妃的伯父,仁宗無奈,提出折中建議讓張堯佐去當節度使。但包拯還是不願意,言辭更加激烈,甚至帶領七名言官上朝與仁宗理論,仁宗生氣地說:「豈欲論張堯佐乎?節度使是粗官,何用爭?」言官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太宗皆曾為之,恐非粗官。」結果,張堯佐最終沒能當成節度使。史傳仁宗回到後宮後,對張貴妃說:「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知包拯為御史乎?」
後世多種史料和傳說中記錄下仁宗的諸多故事,今且錄以兼聞:
1. 仁宗忍沙。史傳趙禎對下人很仁慈。一次用餐,突然於飯菜中吃到一粒沙子,他吐出來後,尚不忘對陪侍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可見其對下屬的體恤。
2. 仁宗忍餓。《宋史》載,宋仁宗一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飢,思食燒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聞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不可忍一夕之餒,而啟無窮之殺也。」——可見其宅心仁厚。
3. 仁宗與蘇轍。嘉祐年間,被後世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里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里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仁宗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後世認為,蘇轍僅僅依據道聽途說,便在考試中進言,倘若趕上「康乾盛世」,滅九族是必然的。——可見仁宗胸懷闊大。
4. 仁宗與柳永。史傳著名詞人柳永好不容易通過科舉考試,但素知柳永的仁宗把他給劃掉了。因為他填了「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樣「低俗」的詞。仁宗還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於是反唇相譏,說自己是「奉旨填詞」。然而,如此譏諷仁宗的柳永不但沒被殺頭,填詞也沒受影響,且填得更加放肆。也許正因為如此,後來的柳永非但不生趙禎的氣,還「願歲歲,天仗里常瞻鳳輦」。——可見仁宗大得士人之心。
5. 仁宗贈官。史載仁宗時四川有一讀書人,竟然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胆地煽動造反,立即把他縛送京城。按照歷朝律條,此人應予以嚴懲,而仁宗卻說:「此老秀才急於做官爾,寫一首詩泄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就授其為司戶參軍。作為一個家天下時代的獨裁帝王,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沒幾人能做到。——再見宋仁宗之胸懷寬廣。
史傳1059年,距仁宗駕崩還有四年時,以宰相富弼為首的群臣連續五次上表請求給他加尊號為「大仁至治」,但是趙禎都沒有批准。但他死後卻難以阻止群臣給他加上「仁」的尊號。就連元相脫脫編寫的《宋史》也對這段時期讚頌有加:「(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古來封建皇帝,後世謚曰「仁」者鮮矣。北宋學者邵伯溫這樣讚美「仁宗盛治」:蓋帝知為治之要:任宰輔,用台諫,畏天愛民,守祖宗法度。時宰輔曰富弼、韓琦、文彥博,台諫曰唐介、包拯、司馬光、范鎮、呂誨雲。嗚呼,視周之成、康,漢之文、景,無所不及,有過之者,此所以為有宋之盛歟?蘇軾說:「宋興七十餘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聖、景佑(宋仁宗年號)極矣。」
以今觀之,宋仁宗之治,可謂中國中央集權時代封建統治的巔峰之作,亦儒家「仁治」思想在歷代王朝中的最光輝實踐(沒有之一)。後世史家常將仁宗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縱觀中華歷史,如果只論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仁宗盛治」不但遠超漢之「文景之治」、唐之「貞觀之治」以及「開元盛世」,宋以後元明清歷代更無所見。而宋以中華歷代王朝最小之國土面積,而能成最大之經濟和文化成果,實仁宗人格魅力和胸懷格局所造就培植,千古以來,唯見此一人。
. 《讀史要略》簡介:濃縮歷史的精華,獨辟歷史的蹊徑,還原歷史的真相,探尋歷史的原力。原來歷史可以這樣讀,一本幫助您們快速了解中國歷史的書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鏡像 的精彩文章:
TAG:國史鏡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