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明朝享國時間最久的藩王,活了七十二歲,在位七十一年

他是明朝享國時間最久的藩王,活了七十二歲,在位七十一年

明英宗朱祁鎮歸國後,隨即被代宗朱祁鈺幽禁於南宮,過了七年的囚徒生活。在這七年間,英宗沒停下生子,其第七子朱見浚即生於南宮禁所。

朱見浚,母萬宸妃,生於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初九日。此時,代宗的執政生涯已近尾聲。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英宗復辟,改元天順,朱見浚成為皇子。同年三月初六日,英宗冊封不足兩歲的朱見浚為吉王。

作為藩國,吉藩的國都在長沙。長沙是個好地方,在朱見浚之前已歷三個藩王,分別為潭王朱梓、谷王朱橞、襄王朱瞻墡,這三個藩王一個自焚而死,一個謀反被誅,一個遷往襄陽,均未傳襲王位。大概是佔了「吉」字,朱見浚的吉藩不僅傳國七代,延續一百六十餘年,而且他本人也創造了一個記錄。

關於朱見浚,《明史·諸王傳》著墨不多,只有簡短的五十三個字,「吉簡王見浚,英宗第七子。生於南宮。天順元年(1457年)封,時甫二歲。成化十三年(1477年)就籓長沙,刻《先聖圖》及《尚書》於嶽麓書院,以授學者。嘉靖六年(1527年)薨」。幾個年份連起來,勾勒出朱見浚平凡而傳奇的一生。

因為受封時不足兩歲,不能自理,朱見浚之後長期在皇宮成長,二十二歲時才去長沙就任。在位期間,朱見浚靠著長沙雄厚的國力,大興土木,大搞建設。一是是修建道觀,在嶽麓山右頂峰上修建雲麓宮,便於修道問玄;二是擴建王城,經歷次修建,藩府的規模日漸宏大,面積幾占長沙城的十之七八。

然而,朱見浚還是一個有能為的藩王。朱見浚勤政務實,重視農業、商貿,特別注重文化教育,將儒家經典《先聖圖》及《尚書》碑刻於嶽麓書院,又刊刻《賈誼新書》,促進了吉藩的發展。在朱見浚的治理下,長沙地區保持了政治清平和經濟快速發展,以至在明朝中後期出現「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諺。

據《明世宗實錄》記載,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吉王見浚薨。訃聞,上輟朝三日,遣崇信伯費柱致祭,如例」。崇信伯費柱早年曾去武當山致祭過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而朱見浚平生又好道教,派費柱前去為朱見濟致祭,足見世宗在這方面是個有心人,對叔祖朱見浚也頗尊重。

朱見浚二歲封王,七十二歲去世,在位七十一年,是有明一代享國最久的藩王。因為在位時間太長,朱見浚的嫡子又早去世,故由世孫朱厚焨嗣位。朱見浚謚號「簡」,稱吉簡王。按古代謚法,「一德不懈曰簡;平易不訾曰簡;治典不殺曰簡;正直無邪曰簡;易從有功曰簡;平易無疵曰簡;至德臨下曰簡;仕不躁進曰簡;能行直道曰簡;執要能固曰簡」,朝廷給朱見浚的評價較高。

朱見浚死後,葬關山,其墓寢位於今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此後,吉藩歷朱厚焨、朱載均、朱翊鎮、朱翊鑾、朱由棟、朱慈煃六王。朱慈煃是吉藩末代藩王,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入湖南,朱慈煃逃往廣東,後死於緬甸。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大搞建設,朱見浚墓被挖,出土的青石大多被運走修建水庫,「大明吉簡王墓誌」等碑石則被農戶運去砌房。歷經滄桑,而今,志石上的陰刻蟒紋和雲紋尚見,而大部分文字已經湮沒於歷史,難以辨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