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寺僧以銀洋1600元賣了元代壁畫修寺院 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寺僧以銀洋1600元賣了元代壁畫修寺院 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GIF

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早期佛教藝術展廳,有一巨幅彩繪佛教壁畫貼滿了整個牆面,每個參觀者都會在這幅極具震撼力的畫前駐足。這就是1929年山西寺僧以1600元銀洋賣了的廣勝寺元代壁畫《藥師經變圖》,壁畫精美絕倫,距今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

廣勝寺位於山西省洪洞縣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腳下,寺始建於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廬舍寺,唐代改稱廣勝寺。廣勝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建築。寺廟翠柏環抱,古塔聳峙,現存多為元代建築。其上寺以雕塑見長,下寺則以精美壁畫獨擅勝場。

廣勝寺具有很多傳奇。元代,下寺在一次大地震後修復,場面宏大,主體建筑後殿的四壁壁畫相互呼應,色彩瑰麗,壁畫精美絕倫,總面積達到196平方米。可是,現在寺院四壁已是空空如也,只余殘存於山牆上部的16平方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殘卷畫面。

那麼,這麼大的壁畫是如何從廣勝寺被移出的?在下寺後殿的一個石碑上,記載著壁畫流落美國的經過 。「山下佛廟建築,日久坍塌不堪,邑頻欲修葺,輒因巨資莫愁而止。去歲,有遠客至,言佛殿壁繪,博古者雅好之,價可值千餘金。眾議以為修廟無資,因與顧客再三商榷,售得銀洋一千六百元。」

時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軍閥戰亂,世間凋敝,人民生活極為痛苦,僧人也不例外。廣勝寺寺院破敗,廟宇頻臨坍塌,僧人便將下寺壁畫賣給了兩個美國人,以所收資金修廟。那個時代,官衙、鄉紳都認識不到這批壁畫是何等的珍貴,且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甚至愚昧無知,不以為恥,沾沾自喜地樹碑表功,真是可氣可悲。

每一件流失的文物都是一段歷史,背後的故事都耐人尋味,雖然寺僧將賣壁畫的銀洋用於修繕寺廟,但是,國寶賤賣,令人惋惜。壁畫從牆上剝下遠涉重洋流落異國,這既是壁畫的悲哀,也是時代的悲哀,又何嘗不是那個時代民族的悲哀。

就這樣,廣勝寺的四幅精美絕倫的壁畫,先後經寺僧貞達賣給了古董商,《藥師經變圖》、《熾盛光經變圖》等從廣勝寺大佛殿、前佛殿剝離壁畫與建築就此揖別,直到今天也未能如《富春山居圖》般重新聚首。

這幅是廣勝寺原正殿東壁的《藥師經變圖》,長15.2米,高7.52米,畫中端坐著藥師佛,雙足跏趺坐於蓮花寶座中央,十二神將陪伴左右,形象地表現了藥師如來及其隨從所在的東方佛教凈土的盛況。壁畫雖經數百年滄桑而顏色依然不改,令人稱奇。而現在卻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這幅是廣勝寺原正殿西壁《熾盛光經變圖》,而現在卻藏於美國納爾遜博物館。從藝術的角度看,壁畫繼承了中國民間壁畫藝術的優秀傳統又融入了中國佛像繪畫的技法,由「法像」展示其慈善、寬容、智慧、禪定的內心世界。

除以上「流失有序」和劫後餘生的壁畫外,據孟嗣徽在《元代晉南寺觀壁畫群研究》中考證,法國巴黎集美博物館也收藏有三塊殘片可與賓州大學博物館收藏的壁畫相拼合,也應出於山西廣勝寺。

展現在大都會博物館上的壁畫,底層是數厘米厚的土坯牆面,這麼巨形的壁畫是一塊塊從廣勝寺山牆壁上鏟下來,裝箱運到美國,又重新拼裝到大都會博物館的牆上。然而,從彼牆移到此牆,不留痕迹,真讓人不可思議。

小編查看資料、前去拍攝這些圖片時,在讚歎仙人偉大藝術造詣的同時,想到這些流失海外、不得不與原境祖國分離的文物,在憤怒、悲哀以外,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只能隔著時空的距離,拼湊它們最初的模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文玩 的精彩文章:

清代咸豐錢價格價值解析

TAG:盛世文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