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磅礴,勁健如風 如此隸書足見功力
張建會1960年4月出生,水落坡鄉南張村人,中共黨員,書法家。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副主席。
張建會 隸書
我們從張建會的書法能感覺到他的筆的厚重斂約。他並不要求大力表現隸書飛揚流動的美感,並不大肆利用隸書「燕尾」的動感,反而鈍化了燕尾,控制了、收斂了,由此顯出含蓄、拙樸,使人欣賞,有筆短意長之美。同時在用筆上,橫向沒有長線條,沒有太大比例的提按,線之粗細並不明朗,用筆按多於提,穩重沉著入紙,便有了筆飽墨沉的效果,同時也有了摩擦的力度,不飄忽不輕佻而顯示出用筆之實在、朴茂。大氣鎊礴、厚重堅實、勁健如風,像古代沙場征戰的勇士,如橫掃中原的秦漢大軍。
張建會 隸書
張建會先生不斷追求個人風貌的變化,增加書法的思想內涵。由表達個人追求與情懷的小我向以書法表達 社會需求與人文精神的大我轉 換;由承載個人情愫的小書法向肩負書法發展責任的大書法轉換。逐步尋找契合書法藝術發展的大方向、大規律,備受當代書界關注。在近幾年不斷面世的書法作品中,那種雄渾 霸氣逐步內斂,在厚重與變化中更多的是古意盎然的深沉、平實和淡定自然。
張建會 隸書
張建會先生的書法高古不群。先生的隸書出於《張遷碑》,多年來無論怎麼變化始終以《張遷碑》為根基,不離不棄。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建會先生積數十年沉澱,對書法藝術不斷徹悟,可以說「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以其近幾年的作品和20年前比較, 其逐步演變的過程是有目共睹的。張建會先生每個時期的作品,在保持個人基本風貌的基礎上,都會有所變化,將其個人對書法的不斷領悟,通過作品加以表現。從更多地對字形的關注、對用墨用筆的強化,到對書法內涵和精神的關注。將個人的才情、胸懷、頓悟、學養、思想、積澱,通過作品進行感情闡釋。讓人在欣賞書法作品的同時,享受到的更多地是精神的感召與力量,是一種超越書法本身的人文境界。
張建會 隸書
給書法以思想內涵。以思想入書,讓書法具有強烈的思想性,是張建會先生書法的藝術價值所在。張建會先生說過:「『有主見、不固執、 善吸收、不盲從』是我藝海泛舟之舵。」看似很平常的幾句話,裡面蘊含著做人從藝最基本的道理。張建會先生幾 十年也一直在貫徹著自己的為人為藝主張。他浸潤漢碑幾十年,在漢碑的斑駁中尋找心靈的落腳點。師出多門,廣泛吸收融匯津門老書家的精華,先後問藝於孫其峰、孫伯翔等老 先生,在孫其峰先生隸變的基礎上而獨出機抒;從孫伯翔先生魏碑中得到啟發,卻沒有走魏碑一路。張建會先生不斷領悟書法真諦,把握書法發展脈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創作思想。隨便撿拾兩段他的創作隨感:「隸書屬於正書範疇,與 楷書相比,它在用筆上更具草書的抒情性」「漢碑雖是石刻 文字,但在隸書作品中也應注重體現出筆情墨趣,在追求金 石氣的同時不失書卷氣,否則隸書創作易墜入粗俗怪野之魔道。」不是人云亦云,是自己對書法藝術感悟的真知灼見,是看遍雲捲雲舒的豁然與達觀。
張建會 隸書
「書法到最後,不是寫字,而是寫心、寫人,寫人的思想、情感、情懷、氣質,畫如其人,書如其人,是思想情感的一種物化。現在看古人的作品,越看越好,越看越遠,可能原來距離是十米,現在是十里了。這並非迷信古人,而是隨著眼界的開闊,領悟的深入,認識上有了很多升華。可能過去是看技法,看某一方面,沒到那個層次,現在再看,都是精品、經典、金子。」 張建會先生如此說。
張建會 隸書
張建會 行書
張建會 行書
先生是這樣教導我們,隸書的學習和創作,要將古人遺存的寶貴資料作為主要的取法元素,當代人的作品,只可作為解讀古人經典的旁證和參考。不能圖一時之快,試圖走捷徑,一味效仿時人,這樣今後的路會越走越窄。學習古人可能慢一點,但路會越走越寬。真正這樣做對書法重新認識才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張建會 隸書
張建會 隸書
張建會 草書
張建會 隸書
張建會 隸書
更多的書畫精彩內容,更多的書畫人物介紹,請關注我們:書畫藝術網
以碑入帖,碑帖兼容 這書法真是形神兼備
境由心造 不得不承認是好書法
這就是現代水墨人物畫嗎?
TAG:書畫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