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這款字體已經被人類喜愛了500年!
2018新的一年「字體江湖」系列第一位來砸場的會是哪個字體呢?畢竟前面出場的字體們實在太有來頭,世界公認第一的Helvetica、時尚界心機名媛Didot、享有經典之稱的Times New Roman…下一位出場的字體要是沒點噱頭可是要被扔臭雞蛋的!
Garamond毫不畏懼,近五百年的悠久歷史、誕生於文藝復興的歷史濤浪中、被歐洲著名字體公司Fontshop評選出世界著名百位字體中第二名,當然啦,這個就看你的選擇了。
以下我們將為你闡述Garamond前世今生,在你眼裡它能上位成為第一嗎
古典工匠永恆的傑作
故事在十六世紀拉開序幕,在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的水流中艱難前行,無數人因天主教的專制遭到迫害,其中也包括Claude Garamond極為尊敬的老師Augereau,眼睜睜地看著他抱著最心愛的詩歌被燒死在火刑柱上。
Claude Garamond
在Claude的心裡激蕩起反抗的漣漪,發誓要繼承老師的事業。當時法國普遍採用哥特體,而「新思想需要新字體」,Garamond字體就是源於這位寧死明志的Augereau。
Claude在字體雛形的基礎上經歷無數的鑽研、修改和復刻,最終誕生了如今我們熟知、以他名字命名的Garamond。
曾有人說,米開朗基羅創造了不朽的雕塑作品大衛,Claude的歷史地位就像他一樣創造了字體世界中經典不衰的舊襯線體(old-style),被公認為完美美學的典型。
Garamond字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獨特的流動感。就像在翻閱文藝復興時期的典籍,紙張纖維中的墨水以那樣微妙的方式起皺和膨脹,優雅而迷人,卻不會過分地華麗。
Claude第一個偏離了純粹的手寫風格,字體更加細膩,甚至比文人親筆寫下的字還要好看,閱讀性更強,可以說是很厲害了!
其最富特徵是小寫字母a和e的眼睛部分較小,整體小寫字母的高度較矮,並在筆畫的處理上更銳利(比如小寫J)。
與Times New Roman、Bodoni的部分字母比較
遺憾的是在他生前,並未見證到Garamond字體的輝煌。Claude去世後,他所留下的大部分東西都歸屬了法國皇家印刷局,這款字體也被塵封在時代的印記中。直到近百年以後,一個人的出現。
後繼有人
想來世上的天才都希望能遇到一個懂他的人,Claude所幸遇見了。1612年,生於瑞士的印刷商Jean Jannon在法國發行了第一本字體樣本冊,在別人的地盤上這不是要搞事嘛。
而他所使用的字體就是基於Garamond風格,極為相似,但字形更加不對稱,代表了17世紀進取的時代風格。當時因為宗教原因Jean的印刷廠被沒收了,並進一步成為皇家印刷局的標準字體,統領印刷界。
法國皇家印刷局一直以來都採用這款Jannon字體,並對外宣稱是Claude Garamond的作品。
直至20世紀初期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召開,Garamond一炮而紅,爭相模仿,形成復興這款字體的熱潮,各種變體相應誕生,許多大公司都做過Garamond的復刻。最著名的四種變體就是Monotype Garamond、Simoncini Garamond、ITC Garamond以及Adobe在1989年發布的Adobe Garamond。
幾種變體的對比
當然啦,不是每一款變體都能贏得大眾的喜愛,Garamond最突出的特徵是基於文化傳承所呈現的流動感和可讀性。
但ITC Garamond更像是在討好現代審美,明顯缺少優雅和歷史感,而小寫字母異常的高度,反而多了種誇張和粗鄙(比如小寫的d),雖然受到部分兒童文學書籍的喜愛,但仍不免遭受大量的唾棄。
Adobe就聰明地根據法國字體師Claude Garamond原始鑄模設計而成,Monotype和Simoncini則是根據Jean Jannon刻板設計,尊重歷史,在字體界具有崇高的地位。
事實上,Claude和Jean的設計還是存在差異,在Jean的印刷廠被充公之後,他的設計也被劃歸到Garamond。直到1926年被英國雜誌正名,然而Garamond的名字已深入人心,想來Jean和他的偶像齊名也不會不開心吧。
Jean Jannon
絕不屈居第二
我們知道歐洲著名字體公司Fontshop評選Garamond為世界第二,那就真的僅僅排位第二嗎?這我可不服!
如果說Helvetica是無襯線體的經典,Garamond就是襯線體的里程碑式字體。它的高明之處在於代表了一個時代,在十五六世紀哥特體當道,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能人工匠尋求新的字體風格,而Garamond就是人文主義羅馬體的典範之作,在字體排印史上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可能有人會說,Garamond年紀這麼大放到現在也過時了吧,那就太天真啦,Garamond經過各種版本的變化竟流傳了近500年。我們看著它會有一種古老的感覺,然而卻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無法抗拒它的魅力,自然典雅、勻稱流暢的粗細變化讓我們為之著迷。
特別適合印刷書籍,讀起來好像與故事維繫在一起,在歐美大部分文學名著都用Garamond排版。比如我們都愛的《哈利波特》系列。
除了在印刷業順風順水,Garamond在互聯網時代也毫不示弱。1984年,蘋果的Macintosh問世,它的Think different系列採用Garamond作為品牌字體形象。
連喬布斯也喜歡的字體呢!
90年代,谷歌聘請Ruth Kedar為其設計新的品牌Logo,她選擇了Adobe Garamond字體,最開始以黑色為主體顏色,之後經過不斷調整和布局,形成每個字母不同色的設計。
可口可樂早期的宣傳海報具有鮮明的特色,也採用Garamond,可讀性更強~
Garamond的用途極為廣泛,就連高級餐廳的Menu(菜單)也愛用它,顯示典雅高貴的品位。
而在一些高檔紅酒的酒標上,也能經常見到這款字體。《教父》的導演科波拉所擁有的葡萄酒庄Niebaum-Coppola,它的網站使用的就是從Garamond衍生而來的字體Sabon。
即使是在今天互聯網數字化時代,Garamond依然具有無法取代的地位。它不是Claude Garamond一個人的傑作,是那個時代無數先驅為復興文學傳承信仰而做出的努力。
而在經過幾百年的不斷演變,Garamond催生出許多變體,它們在各自領域都有極高的成就。從紙質印刷、書籍封面、品牌標識到海報設計、餐廳酒庄…Garamond都以其獨有的韻律為我們書寫無法忘懷的美麗。
越努力,越幸運。
這裡是龐門正道。
TAG:龐門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