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經》解說芻狗的地溝油,你還要來一份嗎?守中章悟義解說

《道德經》解說芻狗的地溝油,你還要來一份嗎?守中章悟義解說

GIF

很多年以來,一些所謂的網路公知(大V),國學名家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依文解義「聖人自私很壞,把百姓當芻狗(草狗)看待」,如此這般拉著你去填溝。這些個混蛋跪久了,腰杆子早就塌掉了。希望這篇文章能撩開你的自卑,激發出你的中華之氣。

試圖以守中真義解說老子道德經時,解說每一章、每一節都是挑戰,要將整篇融會貫通,更是一個大挑戰。主要是因為《道德經》全經一體,無法分割。有章節分段,皆為文辭方便解說,本無先後。每篇所說的境界、層次都不同。如果分章來說,就有點所謂「斷章取義」。

這就猶如佛教華嚴境界,法界一體,如妙高山頭,不可分割。但要解說此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又必須要有次第。但圓融不礙次第,次第不礙圓融。所謂一法遍含一切法,一切法皆是一法。

為避免誤解經義,所解說道德經,都選與真義有關的章節解說。但道德經所說,有很多章是講道的德用,偏重於俗諦。真俗相通,以有悟無,性相一體。如以真義觀之,法法皆是道法,山色無非空無身。

道家跟儒家所說道德及五常,「道德仁義禮智信」 ,其實是一體,每一字中,含有其它六法,才是圓融真理。若是分割而言,則有次第,斷章取義解說,則易落於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所云: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世俗道德沉淪的次第。

世間所說的五常,」仁義禮智信」 ,都是斷章取義,依文解義的詮釋。此文所說之「仁」,即是 「失德而後仁」 之 「仁」,是世俗的有為之仁。老子因此別出新栽,創造新名詞 「不仁」 ,來解說上德之仁,不是世俗的「假仁」。此章所說的天地聖人之「仁」 ,是上德之「真仁」,是 「不仁而仁」,無分別、執著,沒有偏愛之無為大仁,與 「道德」 融為一體的 「真仁」。以此了解,則此章之大意明矣。

守中章經文

無形無相的道,其作用是德。它是無心、無為的。《道德經》第五十一章雲: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道是體,德為用,兩者不可分割。老子將德分為上下,上德是道的自然無為的流露。上德融通道與德,不德其德。無私無欲,真誠奉獻;心地寬廣,包容萬物;舍己施人,不求回報者,才能稱為真仁上德。「下德」,包括儒家所說的「仁、義、禮」,只是一種暫時的制約以達不失德的狀態,屬於有心的作為。

天地聖人,無功用道

無為而無不為

經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此句即是解說,第二章所云:「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天地聖人,無功用道,就是無為而無所不為。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無方」就是沒有邊際,「用」就是功能。

芻狗之草,本是祭祀所用。燎帛之具也。祭祀則用,祭已則棄。天地之化育,及於萬物,未嘗不及於狗芻者。狗芻雖是至賤,亦是萬物中之一物。天地觀芻狗,未嘗不與萬物同。一體同觀,一般化育。天地以無心為心,不自有其仁,不分別施仁,正是仁之至處。

不仁,是不以心意識分別取捨,沒有任何偏愛,無心於行仁。把萬物當成芻狗一樣看待,讓它們自行榮枯。「芻狗」是指以草紮成的狗,為古人的祭祀用品,當用之時備受重視,用完隨即丟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本無心也。無心之心,即是天地不仁之仁。「天地不仁」,意謂天完全沒有偏愛,一視同仁,讓萬物自行發展,任其榮枯。不加干涉。

天地並沒有自己立定一個仁愛萬物的主觀的天心而生萬物。

只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自然而歸於還滅。假如從天地的立場,視萬物與人類平等,都是自然的,偶然的,暫時存在,終歸還滅的「芻狗」而已。生而稱「有」,滅而稱「無」,平等齊觀,何嘗有分別,有偏愛呢?只是人以人心自我的私識,認為天地有好生之德,因此發出天心仁愛的讚譽。

「天地不仁而仁」,是說天地是在無心無意、無欲無為狀態下,化生養育萬物的仁善之德。天地本無心,以無心生養萬物,不聲不息,施恩無遺,為而不恃,生而不佔有,為而不圖報。這種純粹質樸、大公無私的舍己精神。這種不言之仁,天地不知,人也不覺。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法天,沒有任何偏愛,把百姓當成芻狗,讓他們自行興衰。(無為而治)。芻狗雖是至賤之草狗。

真正有道的聖人,心如天地,明比日月,一切的所作所為,自視為理所當為,義所當為的事,便自然而然地做了。

「聖人不仁」,是說聖人愛養萬民,法天地,行自然,無心無為,毫無痕迹。雖為天下施行大恩大德,但天下人卻不知不覺,這就是聖人的「不仁」之德。芻狗雖是至賤之草,但天地對萬物一視同仁,不分貴賤,無論賢愚善惡,均一樣同施化育,不因其賤而厚此薄彼。這好比陽光普照一樣。體萬物而無心,順萬物而無情。人與萬物同體,與萬物相通。聖人,心如天地,明如日月,一切所作所為,自視為理所當為、義所當為之事,便自然而然地去做去行。

天地之德用,大用無方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tuó 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此句解說第四章所云: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沖,是「謙沖」,沖和謙虛。道的妙用在於謙沖不已,虛而不滿,源遠流長,綿綿不絕。來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納新,流存無礙而不住,終而匯聚成無底的深淵,不拒傾注,永遠沒有滿盈而無止境。應用無方,量同太虛。

「橐」,是指它的外形的箱櫝。「籥」,是指它內在的往來活動的管片。橐籥,是指的是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箱。取其動蕩鼓風之義。老子用通俗習慣使用的風箱,來說明這個物質世間的一切活動,只是氣分的變化,動而用之便有,靜而藏之,就好像停留在止息狀態。

天地有橐籥虛中之妙。動則風生,靜則風止。愈動愈有,愈有愈出。所以四時行,百物生。皆是天地之橐籥所出也。天地之間的虛中,猶如橐龠,靜則無生息,動則生萬物,千變萬化,無有限量。人能效法天之虛中,則會動靜自如,以應無餘。律己,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寬宏為本。如此抱本守元,致虛靜篤,內默涵養,則身中至虛之元炁即會妙生無窮,「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無私,不自有其仁者。蓋以虛中而無心。天地就像一個舞台,讓萬物在裡面自由發展,不加干預。「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天覆、地載,天地之間是虛空的,狀如橐龠。天地合炁,萬物合德,人心合理。不有不無,妙無妙有,造化從此而出入,物理自此而成就,故取橐籥之物而喻之。雖空虛,其作用卻是不窮竭的,一鼓動便成為產生萬有的根源,生髮萬物生生不息。(萬物負陰而抱陽,沖炁以為和,明此句者,明理矣)

「虛」者,虛其心,空其內。「不屈」者,是說氣之往來出入,暢通流行,沒有屈而不伸的阻隔。橐龠之妙,妙在虛中。一來一往,一消一息,動靜不已,出入無間,流通於上下,貫徹於始終。天地間萬事萬物的造化生滅,都是乘虛而來,還虛而去,都是暫時存在的一剎那,只是有無相生的動態變化而已。

修道之要,在於「守中」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上段與此段,主要講虛中之妙。上段以「橐籥」(風箱) 作譬喻,此段以語必中節更申論之。

說話時,只說所當說,說過便休。不必多說,才是守中的道理。譬如風箱,在當用的時候,便鼓動成風,助人成事。如不得其時,不需要的時候,便悠然止息,緘默無事。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多言」是智慧不夠、涵養膚淺,不能準確的表達真義。 「數窮」是理屈辭窮。理不通明,言辭必不足,大道之理無法說清,故必多言,反映出一種正炁不足、內心空虛的心理實態。

人之言語,妙在中節,不貴多言。知理之言不在於多,一言可以大悟,半句可以通玄。時然而後言,則言無瑕謫,語無口過。

只有中心虛靈常住,不落在有無、虛實的任何一面,守中無為,自然可以不致屈曲一邊,了了常明,洞然燭照。倘若言多絮繁,則是理屈辭窮之相,言者欲蓋彌彰。言要簡約,貴在真誠,守中虛靜,所言既無太過,亦無不及。言之得體,言語平和,言出有禮,語無口過。知此守中,不為外情所牽,不被外物所動,不隨外鏡所轉,則心自清而神自靜,行不勞而氣不散。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此是守中之妙也。守中虛靜無為道體,虛中空靜。則為聖人、真人也。

大家好!我是水潤生。請關注我。為您推薦道家、道教、佛教、堪輿等文章。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至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分享吧!謝謝您!

慈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潤生 的精彩文章:

TAG:水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