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數千萬遼寧人流淚不止的一組照片!太震撼了!

讓數千萬遼寧人流淚不止的一組照片!太震撼了!

最近電影《芳華》正在熱映

故事從70年代延展到2016年

前後跨越四十年

電影中的一些片段

「讓許多人彷彿回到了過去那個年代」

也許你也經歷過時代變遷

也許你就是走過這個時代的人

但是

當你忙忙碌碌地為生活奔走時

在夜晚下班的路上迷茫時

會不會偶爾也曾回想

想回到那個單純快樂的過去

那時候的天,都是敞敞亮亮的藍色

那時候的姑娘,不施粉黛卻很美麗

那時候有我們最想擁有的無憂無慮

那些年用什麼

那時候還沒有暖氣,家裡大多都有一個火爐子。一到冬天,搭好煙囪點上蜂窩煤,屋子裡暖烘烘的。

爐子不但可以供暖,還可以燒水和烤饅頭片。

那時候,用的都是波浪牌洗衣機。

那時候,我們聽音樂的磁帶,基本都長這樣……

那時候沒有智能電話,大家以擁有大哥大為榮,拉出長長的天線,在人群里喊上一句:「喂!喂!聽不清,你再說一遍。」

媽媽沒事就會坐在縫紉機前做起針線活,這意味著又有新衣服了!

那時候沒有什麼「楊樹林、前男友、香奶奶」,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妝品。

那時候的大美人掛曆!家家戶戶門後都掛著一個,然後把去年的掛曆用來包書皮。

那時候,搪瓷臉盆絕對是每家每戶的生活必需品,顏色大多是紅色,還會印著紅色的喜字!

那些年穿什麼

小時候很少有人家去商場賣衣服,天氣一冷,家裡就會出現各種顏色的毛線球和細長的毛衣針,心靈手巧的媽媽們親自為家人織起過冬的衣物。

這個繞線的畫面是不是很熟悉?

沒有羽絨服,一身棉襖棉褲,每次出門都裹成一個球。

那時候軍大衣+雷鋒帽也是過冬的標配,天氣一冷,把兩邊的帽子幫放下來,耳朵和脖子都護得嚴嚴實實。

手套大多是連體的,有棉質的「手悶子」,也有毛線織的,中間都有一根線,不戴的時候方便套在脖子上。

那些年冬天玩什麼

沒有智能手機、互聯網的童年,一場雪就能讓孩子們開心好久。堆雪人、打雪仗,幾乎是所有人都經歷過的。捧上一大把雪,使勁摁成一個雪球,手凍得通紅也顧不上,忙著朝身邊的小夥伴丟過去,打著了別提有多得意。

家家房檐下都掛滿了冰棱,挑一根最長的掰下來,握在手裡就像一把劍,凍住手心也捨不得丟掉。

冰花是東北特有的風景,就像雪一樣,每一朵都是不同的。凝在窗戶上,陽光透過,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夢幻感。在冰花上作畫你玩過嗎?

下了雪的山坡是天然的遊樂場,一塊木板就能讓孩子們歡呼雀躍。

跳大繩是學校冬天經常會組織的遊戲,男女混搭,有一起跑進去的,也有一個一個進的。大繩掄起來帶著一股勁風,膽小的孩子怕被掄到,在旁邊縮著腦袋就是不敢跑進去。

那一年,我們玩的是只有一個俄羅斯方塊的遊戲機,電子寵物里的小寵物得天天照顧著,它特別容易死~

那一年,《當代歌壇》是青少年最喜歡的雜誌,零花錢多的人才能買的起,買了就全班輪著看。

上學最大的驚喜莫過於,老師突然宣布下午去看愛國主義電影,看的都是小兵張嘎,離開雷鋒的日子。

那些年吃什麼

酸酸甜甜的糖葫蘆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零食,晶瑩剔透的琥珀色糖衣,裹著紅艷艷的山楂,看著就忍不住咽口水。小時候從商販手中接過那一串糖葫蘆,彷彿承載了整個童年。

還記得最早的爆米花嗎?一個圓溜溜的鐵罐子下面燒著碳,往罐子里倒些干玉米粒,不停地轉動把手,爆米花的香甜隨著白煙一起飄進鼻腔。為了一鍋剛出爐的爆米花,甘願在寒風中眼巴巴等著。

柿子餅和地瓜干一樣,都是秋冬常見的零食,小時候總以為上面一層白色是灑的糖粉,其實是果肉糖分析出產生的白霜。

冬天必不可少的當然是烤地瓜,鐵桶里是最常見到的,那你試過自己搭爐生火,烤出來外表如黑炭的烤地瓜嗎?

最喜歡看著媽媽漬酸菜,最期待的是開缸,因為開缸時會有酸菜濃濃的香氣,然後就等著吃豬肉酸菜燉粉條!

最奢侈的飲料是這個,後來看《家有兒女》還老羨慕他們每天都能喝這個....

那些年,滿懷著天真、熱情期待

無論何時回憶起都會含淚微笑

過去不僅僅是過去

更是我們最懷念的曾經和最美好的記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遼寧 的精彩文章:

TAG:最愛遼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