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天的頭條,應該屬於他!這個學貫中西的殺手…

今天的頭條,應該屬於他!這個學貫中西的殺手…

原標題:今天的頭條,應該屬於他!這個學貫中西的殺手…


他從封建王朝走來


卻是民主革命的開拓者


他出身科舉制度


卻成為現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

今天,是現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


誕辰150周年


林語堂先生曾這樣評價他:


「論資格,他是我們的長輩


論思想精神,他也許比我們年輕


論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


論啟發中國新文化的功勞,他比任何人大」



蔡元培


作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這位培養大師的大師


他值得我們每個人緬懷和敬仰


而且,這樣一位


對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起過轉折作用的人


也不應該被遺忘在歷史的拐角處



提起蔡元培,世人都會想起


他扮演過的一個重要角色:


北大校長


北大之所以成為國人心目中嚮往的大學

實始於蔡元培一手塑造的北大精神


即有名的八個字:


兼容並包,思想自由


所以,稱他為「北大之父」並不為過


或許這個稱謂太過崇高


以致於讓人們忽略了


這位最著名的教育部長、最成功的大學校長


是第一代真正「學貫中西」的知識分子


更不可思議的是


他還是個充滿俠義的殺手

大凡厲害人物,皆有一個傳奇的人生


蔡元培的傳奇,亦不止於此


……




第一代真正「學貫中西」的知識分子



介紹蔡元培是個麻煩的事


光名字就好幾個


除了叫蔡元培之外

他還曾化名蔡振、周子余


字鶴卿之外,又字仲申、民友、孑民


還有個乳名叫阿培


大概厲害人物,皆都名號眾多吧


名字多,頭銜也多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學家等等


那麼就先來說說他的學問吧



1868年,蔡元培出生在紹興城裡的


一個商賈之家

早年的科舉道路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17歲中秀才,23歲中舉人


26歲中進士,28歲成為翰林院編修


用中國過去的一首詩來講,可以說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他讀書非常刻苦


樓上讀書,樓下起火也渾然不知


夏天蚊子多


他就找個空罈子,把腳伸進裡面


然後,繼續看書


從17歲到28歲的11年間


他已走完了科舉考試的整個過程


功名富貴早已是囊中之物


按理說,他完全可以在仕途上


很順利的走下去


可蔡元培不是一個庸庸碌碌的讀書人


那個年代也不允許他這樣


按部就班地一直走下去


1894年,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失敗

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蔡元培對清政府誤國賣國的行徑


有了較深入的認識


而戊戌變法的失敗


亦讓他看到了「培養革新之人才」的重要


這對他日後一生的事業


產生了重大影響



由於深感清廷政治改革已「無可希望」


蔡元培決定離京南下從事教育

1898年冬,他開始出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


從事新式教育活動


不過由於受到舊勢力的抵制,於是憤然辭職


1901年,他又來到上海


出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



此後,他還曾長期在德國柏林


萊比錫等地學習、研究


他既有科舉考試的完整經歷


深厚的舊學根基


又有長期在德、法等歐洲國家學習研究的經歷


要說學貫中西


蔡元培這一代知識分子


是第一代真正算得上「學貫中西」的人



(蔡元培在德國)



殺手蔡元培



在去北大教書之前


很少有人知道,蔡元培還曾做過殺手


那是在南下從事教育過程中


由於受到舊勢力的抵制


讓蔡元培產生了


「在一個腐朽沒落還如此冥頑不靈的朝廷下


談教育救國,那簡直就是個笑話」的想法


或許可以推翻它,在建立起一個新的秩序


於是蔡元培開始了他的炸彈救國



1904年,蔡元培秘密加入了


以楊篤生為首的「暗殺團」


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刺客、殺手


是殺手就得殺人


「暗殺團」的首要目標便是


大清帝國的最高領導人——慈禧


他們最先想到的是「投毒」


有人配置出了氰酸


但卻因無法投給慈禧,而無疾而終



後來,蔡元培想到用炸藥


在慈禧出行的路上埋伏


或者乾脆挖個地洞到慈禧的寢宮下面


再將其炸死


聽起來還算可行


後來汪精衛就是這樣做的


差點就把攝政王載灃炸死



(汪精衛)


蔡元培帶領研製小組


買書籍、買材料,日夜攻關、反覆試驗


終於研製出一種體積小、威力大的炸藥出來


準備伺機而動


11月19日,暗殺團成員萬福華


在上海行刺前廣西巡撫王之春


未成,被捕入獄


於是,暗殺團成了恐怖集團


老窩也被清政府給端了


蔡元培只好藏了起來


短暫的刺客就此告一段落



第二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


蔡元培加入其中


並被孫中山委任為上海分會的主持人


還是黃興親自將委任書送到上海


就這樣,蔡元培便跟著孫中山幹革命去了


從唐至清,1200多年,翰林何其多


然而,以翰林身份


造炸彈、搞暗殺、幹革命


除了蔡元培,世間恐怕再無第二人




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



1912年,受孫中山之邀


蔡元培出任了民國教育總長


在借來的辦公室里,與次長范源濂之間


兩人曾有過這樣一番有趣的爭論


范源濂說:「辦學要從小學辦起


如果小學都辦不好,何以辦好中學


中學都辦不利索,怎麼辦得好大學?」


秘書聽了,連連點頭


蔡元培卻擺擺手:


「沒有好的大學,中學的師資從哪兒來?


沒有好的中學,小學的師資又從哪兒來?


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如果鬆鬆垮垮


那麼這個國家是沒有未來的



(蔡元培與范源濂)


維新失敗後,歷造兵、練軍、變法


他最終看到了教育才是唯一的救國出路


「欲變新的國家,必須有新的國民」


彼時,蔡元培正欲在教育上大施拳腳


卻遭遇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果實


蔡元培不願與獨裁者合作,憤而辭職


袁世凱說:「我代四萬萬人堅留總長!」


但蔡元培去意已決,於是毫不客氣的回道:


「元培亦以四萬萬人之代表而辭職!」


不卑不亢、擲地有聲


此後,蔡元培赴歐考察學習



1916年6月6日


一心想當皇帝的袁世凱


似乎精心挑選了這個六六大順的好日子


在全國上下一致聲討中


走完了他眾叛親離的一生


隨後,黎元洪走馬上任成為大總統


時任教育總長的范源濂


發電報給遠在法國的蔡元培


請他回國擔任北京大學校長


這不是美差,而是挑戰


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


是中國封建時期歷代太學的正統繼承者


學生多為京官,對他們而言


上學就是為了升官發財



(京師大學堂舊址)


當時的北大烏煙瘴氣,歪風橫行


被戲稱為「官僚養成所」


學生不務正業


整天打牌喝酒逛窯子,混文憑撈官位


老師不學無術


講課敷衍、無心學術、師德敗壞


有錢的師生經常流連於


花街柳巷的「八大胡同」


那時,他們是妓院最受歡迎的主顧



其實,在蔡元培之前


北大已經走馬燈似的換了四任校長


嚴復、章士釗、何燏時、胡仁源


一個個都是鼎鼎有名的精英人物


可縱算使出十八般武藝


最後還是灰頭土臉被趕出校門


很多朋友也紛紛勸說蔡元培不要趟這個渾水:


「北大太腐敗,爛到流膿


進去了,若不能整頓


反而有礙於自己的名聲」


然而,蔡元培撂下一句: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這個燙手山芋


蔡元培似乎沒有猶豫便接過了手



在歸國途中,從他給汪精衛寫得信中


可得知其心聲:


「如果能夠培養出一批傑出的人才


中國就有希望」


1917年1月4日,中國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北大校工們排隊在門口恭敬等候新校長


蔡元培從車上下來,眾人紛紛行禮


只見他一反歷任校長的目中無人


脫下禮帽,鄭重地向校工們回鞠一躬


校工和學生都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以前的校長,個個都是老爺氣派


還沒有哪一個這樣平易近人



在此之前,京城的報界紛紛寫道:


大風雪中,來此學界泰斗


加晦霧之時睹一顆明星也


事後證明,眾人的期盼沒有落空


蔡元培鞠完這一躬,便以一己之力


改變了整個北大腐朽的風氣


奠定了中國現代教育的基礎


把北大辦成了學術自由的搖籃


百花齊放的園地




大學不是販賣畢業的機關



1917年1月9日


北京大雪紛飛,天地蒼茫


蔡元培如一尊雕塑般站在飛雪中


發表了他的就職演說


「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


一開口,他就對大學的性質進行了精準定位


隨即,蔡元培明確向學生指出:


「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


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



蔡元培以鏗鏘之詞表示:


諸君如果想要做官,要想發財,


北京還有其他的學校可以去,


有鑽營做官的,有學做生意的,


但北大不是!北大發展方向只有一個:


即是滋養中國學術繁榮生長的殿堂!



(北大舊址 圖:王宏志)


此番演講,直擊利弊


抱負宏大,志向高遠,驚震中國


漫天飛雪下


在場師生皆被蔡之氣勢所懾


後有學生感嘆:


「那深邃、無畏而又強烈


震撼人們心靈深處的聲音


驅散了北京上空密布的烏雲


它不僅賦予了北京大學一個新的靈魂


而且激勵了全國的青年」




大學者 兼容並包 思想自由



對於北大,蔡元培有個期許


總結成八個字


「囊括大典,網羅眾家」


為達成這八個字,他又提出另外八個字


那便是著名的


「兼容並包,思想自由」


他提倡學術自主、教學自由,百家爭鳴


為了貫徹這一思想


蔡元培對教授的選聘可謂是不拘一格


只要有真才實學


不在乎政治立場、資歷和年齡


所以,他三顧茅廬請來《新青年》主編陳獨秀


做文科學長


為使陳安心,也為革新北大舊思想


他連《新青年》的編輯部


也從上海搬到北京來


陳獨秀有文化沒文憑


他就幫陳獨秀造假文憑、假簡歷



北大落榜生梁漱溟研究佛學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看到後給予高度重視,請來北大做教授


梁漱溟感嘆:


「欲做北大學生而不得,卻一下子成了北大教授」


拖著辮子的保皇派怪儒辜鴻銘他也請來


並告訴學生好好跟他學英文


千萬別學復辟


後來他又陸續請來


朱希祖、胡適、李大釗、周作人


劉半農、魯迅等人


這些閃耀在二十世紀文壇上空的


巨星們齊聚北大


可以說,當時的北大群星璀璨,百家爭鳴


無外乎有人感嘆:


北京大學雖然在維新變法中成立


卻是在蔡元培先生擔任校長時


才真正誕生



(1918年8月,北京大學哲學門師生合影。前排右四:蔡元培,右三:陳獨秀)


四處納賢的同時,蔡元培還痛裁庸才


當時北大各科還有洋教員


都是從駐外使館或駐華使館裡請託而來


學問不大


還感染了中國教員的懶散習氣


蔡元培依照合同辭退了不合格的教員


在他看來,人才為大學之根本


無才無德之人,根本不配在大學教書



(蔡元培、魯迅、蕭伯納等在宋慶齡家中)


一般人會認為


一群思想主張各異之人


湊在一起自然會有「爭端」


不過,他們卻在北大奇異地兼容


當時,胡適、錢玄同等極力提倡白話文學


而劉師培、黃侃等又極端維護文言文學


蔡元培就讓他們各持己見


並存於北大


胡適與梁漱溟對孔子的看法不同


蔡元培就讓他倆各開一課,唱對台戲


無論是信奉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


無論是嚮往無政府主義,還是憧憬君主立憲


蔡元培都毫不干涉



(左起:蔣夢麟、蔡元培、胡適、李大釗)


可以說中國當時有多少學派


北大師生中就有多少學派


當時中國有多少黨派


北大師生中就有多少黨派


保守派、維新派和激進派,並坐討論


眷戀帝制的老先生與思想激進的新人物


同席笑談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景


跨越2000多年時空,再次出現在北大校園



(蔡元培、魯迅陪同來華訪問的蕭伯納)


為深入「兼容並包,思想自由」


蔡元培還提倡學校成立各種社團


少年中國學會、新潮社、書法研究會


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靜坐會等等


在各派思想學說的激蕩下


北大學子的眼界和頭腦也都被打開了


《新青年》、《國故月刊》、《新潮》雜誌等


思想刊物迭出


並一度成為學生手中的明星刊物



在這位知識界「好好先生」的帶領下


北大學子們終於得以


自由地呼吸,打開視野


沉浸在美的文學中,磨礪自己的心智


其實,一座現代、文明的大學


理當如此


既要容得下各式各樣的思想


也要容得下各式各樣的爭論



(蔡元培率中國教育代表團在檀香山)


蔡元培對北大的另一大貢獻


就是接受胡適的建議,仿效美國


推行了「教授治校」的制度


簡單來說,就是由教授自己來管理學校


這在北大包括中國都是史無前例的


而蔡元培之所以這麼做,是希望


學校體制不受一人權利牽涉


「即使校長走了,學校也不會亂」



(蔡元培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北大的校友合影)


此外,他還要求北大「課程公開」


不管有無學籍,均可到北大旁聽


沈從文、茅盾、瞿秋白、丁玲等


都做過北大的旁聽生


其中,這裡面有一位最有名的旁聽生


他經常跑去聽胡適和陳獨秀講授的新學說


後來帶著新思想離開北大


那便是毛澤東



1920年,蔡元培又石破天驚的


開創了男女同校的先河


真正做到「囊括大典,網羅眾家」



早年北平的「八大胡同」


那是文人聚酒、狎妓的場所


衚衕里的來客,多半來自「兩院一堂」


即上議院下議院和京師大學堂


「教育目的是培育人健全、完善的人格


並非將人製作成一種器具


要教育人格,每個人都要先改良自己


從自身做起」



為此,蔡元培發起進德會


並發表《進德會旨趣書》,規定:


甲種會員,不嫖、不賭、不納妾


乙種會員,另加不做官、不當議員二戒


丙種會員,再加不飲酒、不食肉、不吸煙三戒


此舉一出,北大師生紛紛響應


以各自志趣入會,以遵從志趣為榮


教師從此專註於學術


學生從此專註於知識


這樣的北大,幾乎連空氣和樹木之間


都瀰漫著一股修養心靈的芬芳



(北大紅樓)


學術之風不但盛行北大


後來瀰漫至全國各個大學


梁漱溟曾評價說:


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學術,不在事功


而只在開出一種風氣


釀成一大潮流


影響到全國,收果於後世


可以說,蔡元培以一人之德行表率


剔除了一所大學的官僚氣息


改變了一個時代的治學風氣


這樣大的影響


曠古未有,至今亦不復再有



胡適的老師


著名哲學家、教育學家杜威也曾說:


世界上著名大學的校長很多


如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等


但還沒有一個校長能像蔡元培先生一樣


能對一個國家和民族


產生如此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蔡先生身上,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有一種不可言說的人格魅力


先生無愧是培養大師的大師




三任妻子



蔡元培先生不僅締造了中國現代大學的精神


論及私德,亦是世人的楷模


他這一生先後有過三位妻子


但都嚴格遵守一夫一妻制


從來沒有納妾


在第一位妻子王昭病故後


他曾在書房親手掛上書寫的5條擇偶標準


第一、須不纏足的


第二、須識字的


第三、能接受男不娶妾的自我約束


第四、丈夫死後可以改嫁


第五,夫婦如不相合可以離婚


不纏足、可再嫁、可離婚


這三條在當時都是驚世駭俗



(蔡元培與第二任妻子黃仲玉及其子女)


而在第三次娶妻時


蔡元培也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原有相當認識


第二、年齡略大


第三、懂英文能幫助他的人


這幾條可以說是為某人量身定做的


而這個人就是他曾經的學生周峻


在同時代的大人物中


蔡元培在私德上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


他被看做是道德上的完人


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



(蔡元培與夫人周峻)



七辭北大校長職務



蔡元培是真正的學界泰斗


受到舉世景仰是名至實歸


魯迅始終尊敬這位同鄉前輩


而總覽他這一生,辭職次數有24次之多


執掌北大十年,期間就曾請辭了七次



七次辭職,各有原因


第一次是因為張勳擁宣統廢帝復辟


他離京到了天津


提出辭去北大校長一職


第二次因為北大學生要到北洋政府請願


反對中日一個軍事協定


他勸說不成,當天請求辭職


第三次是在五四運動期間


北洋政府抓了許多北大遊行的學生


他奔走要求釋放,等學生一放出來


他就公開通電,引咎辭職


實際上它是以辭職表示和北洋政府的不合作



而後幾次的辭職也都是


為了國家的命運,為了學生的未來


為了教育的發展


其實,他的在任與辭職,都是為了教育


那個年代,我們的國家很亂,也很窮


能在這樣紛亂動蕩的歲月里


卻仍有人堅守著最初的心志


維護著讀書人最純凈的志向


把教育的責任堅定地抗在自己的肩上


真是世間少有




世間再無蔡元培



1940年3月3日晨


蔡元培起床後剛走到浴室


忽然口吐鮮血跌倒在地,然後昏厥過去


兩天之後


醫治無效,溘然長逝,年七十三


然而,這位一手塑造了新北大靈魂的宗師


死後竟無一間屋、一寸土


醫藥費一千餘元,夫人竟無法支付


就連入殮時衣衾棺木


都是商務印書館的王雲五代籌


清貧如此,令人唏噓



回看蔡元培這一生傳奇,其實也布滿艱辛


身居無數要職,卻從不得安穩


寬容雅量、領袖群倫


卻淪陷在時代的洪流


崇尚自然、追求個性


卻行走於歷史的夾縫


如此跌宕的人生,讓人為之心痛



對於這樣一位大師的逝世


終令全國哀輓


蔣夢麟送之輓聯:


「大德垂後世,中國一完人」


而吳稚暉的輓聯是:


「平生無缺德,舉世失完人」


如此的推崇與評價,蔡元培受之無愧



北大哲學教授韓水法在撰文中曾寫道:


無論想做而做不成蔡元培的


想尋而覓不得蔡元培的


都面對著一個不乏諷刺意味的事實


時至今天,就中國大學的改革和發展來說


蔡元培依然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世上已無蔡元培!



是的,世間再無蔡元培


今時今日


請讓我們銘記這位宗師


整理:安筱七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大北京 的精彩文章:

大冬天的,早晨您還敢這樣起床嗎!

TAG:最愛大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