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兼并、不負債、不上市,把小作坊打造成700億的醫藥帝國
本文由華商韜略原創
作者:趙薇
不欠債還不好了?沒有這個道理。
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幾件事?做成功一件就不容易了。
——徐鏡人
廠長「搬運工」
上世紀60年代末,退伍軍人徐鏡人在老家揚州泰興創建了一個作坊式的小製藥廠。
製藥廠由泰興縣口岸鎮儀錶廠的一個車間派生而來,全部資產只有六間平房、幾口大缸、幾台簡易的設備和數名工人。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動蕩年代,工廠發展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缺錢、缺人、缺技術、缺設備,一窮二白,舉步維艱。
在老職工鞠明生回憶中,當時沒有國家撥款,沒有銀行貸款,但在徐鏡人帶領下,大家卻有著堅強毅力和不屈信念。這一批老職工東拼西湊,自己動手建廠房、改造設備,還跑到河南安陽第二製藥廠學製藥工藝,帶回生產菌種。幾經周折後,「泰興縣口岸鎮工農兵製藥廠」總算運轉了起來。
1972年,工廠終於投產。製藥廠配料用的是搪瓷桶,每天天還沒亮,廠子附近的路上就能聽到陣陣叮噹響聲——因為買不起水泵,廠里只能由人工挑水,扁擔鉤和水桶互相碰撞發出聲響。
一人身兼數職,是當時製藥廠的常態。有一次,徐鏡人托關係從上海買來1噸糊精。為了節省搬運費,他扛著大圓桶,用了兩個多小時,獨自一人把40桶原料裝上了船。而這並非個例。某次徐鏡人和愛人一起搞搬運,結果愛人不慎掉落水中,又驚又怕。
回憶當年的艱難起步時,老職工總要感慨:徐鏡人是廠長,也是泥瓦工、建築工、搬運工。
板藍根大王
1981年,「國務院國發179號」文件規定,「嚴禁鄉鎮一級開辦製藥廠」,一個縣只能保留一個藥廠,沒有規模的藥廠實行關停並轉。
好不容易走上正軌的口岸工農兵製藥廠,不得不面臨關停危機。好在廠里生產的板藍根沖劑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揚州市委抓工業的副書記特意對整頓小組提起:這個廠的板藍根沖劑對治療感冒蠻有效的,我每次感冒吃幾包就好了。你們想辦法把它保下來。
於是,製藥廠轉併到縣辦,改頭換面成「泰興藥廠口岸車間」,從而得以保留。
兩年後,揚州市醫藥局來檢查工作,徐鏡人在彙報後提出重新掛牌、自主經營的意願。當時,這個車間只有十幾個人,設備簡單,產品也只有幾種,產值不過幾十萬,在揚州市醫藥行業中,也只能算是個不起眼的小廠。但徐鏡人這個廠長給時任局長的郁彪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精明能幹、思想解放、精神狀態很好;並且有頭腦,想問題能想到要害處、想到點子上。
郁彪對徐鏡人提了幾點要求,包括注重質量、引進人才、關心職工生活,但硬性指標是:產值要達到一千萬。四個月後,檢查組再次來到口岸車間,發現到處清爽整潔,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郁彪進而確認:這個徐鏡人雷厲風行,有能力,能辦大事。
1985年,車間產值達到一千六百萬,還引進了一批中國藥科大學的畢業生。徐鏡人終於掛上了揚州市揚子江製藥廠的牌子。
1988年,上海爆發嚴重的甲型肝炎,29萬多人發病,市面上的板藍根干糖漿被一搶而空。揚子江製藥廠接到通知:上海申請支援近400萬包板藍根。
彼時,廠里板藍根干糖漿產量僅為每月5萬包。那個春節,整個揚子江沒有人休假回家。最終,385萬包板藍根干糖漿從泰興運往上海,徐鏡人也由此獲得了「板藍根大王」的名號。
遍尋良方
據揚子江葯業官方網站顯示,1990年至1992年間,徐鏡人因「莫須有」的誣告,受到不公正的處理,離開他一手創辦、並剛有起色的揚子江製藥廠。
在徐鏡人離廠三年多的時間裡,企業發展嚴重受挫。1993年,徐鏡人被恢復職務,回到虧損兩百多萬、急需改革的揚子江製藥廠。
也是這一年,徐鏡人從中醫泰斗董建華手中,拿到了「胃蘇飲」的秘方。
揚子江以中藥起家,是實打實的民族醫藥企業。當年板藍根馳援上海一役,更堅定了徐鏡人的決心:中藥是祖國民族醫藥的瑰寶,要將它發揚光大。
徐鏡人發現,一些知名的老中醫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許多良方,但是能得到藥方的病人卻為數甚少。他由此制定了「請名醫挂帥,讓絕技顯靈」的中藥開發戰略,走訪中醫界的領軍人物,合作開發現代中藥,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有著「中醫泰斗」美譽的董建華是徐鏡人「取經」的第一人。董建華致力於脾胃病的辨證論治,以數十年臨床經驗積累了一個治療胃病的處方。為此,徐鏡人數次北上,最終以誠意打動了老人。
1993年,在董建華「胃蘇飲」處方基礎上研製的胃蘇顆粒,成為揚子江葯業開發出的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新品。作為治療胃脘脹痛的藥物,胃蘇顆粒憑藉現代化的工藝、獨特的配方、確切的療效,迅速受到患者和醫藥市場的青睞。同時,揚子江的年銷售額以一個億的速度上升,胃蘇顆粒一項的銷售額就已超過數十億。
隨後,揚子江葯業根據老中醫張珍玉的經驗方開發出治療經前綜合症的香芍顆粒,基於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呼吸科主任醫師晁恩祥的研究結果研製了蘇黃止咳膠囊,根據中醫世家蘭金初大夫臨床經驗方開發出雙花百合片等一系列中藥新品。這批療效獨特的中藥精品為眾多患者帶來健康,而在另一層面上,中醫藥寶庫的珍貴遺產則因現代化的發展而獲得了新生。
2017年,以代表身份出席兩會的徐鏡人表示,揚子江正在全力建設龍鳳堂中藥項目,打造全國首屈一指的現代化中藥智能工廠,建成後,龍鳳堂將成為國內最優最強的中藥生產標杆企業。
來源:揚子江葯業網站
唯有質量
2010年10月12日,揚子江的固體製劑生產車間順利通過歐盟GMP認證。
GMP,是國際製藥工業質量生產管理規範的英文縮寫。上世紀90年代初,對於大部分中國製藥工業來說,這還是一個新名詞。要拿到這一證書,幾乎要對企業的軟硬體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耗時長,成本高。
彼時,諸多企業還在觀望,徐鏡人就已經做出決策:投入3億元技術改造資金,按GMP要求,將揚子江建設成一座現代化的中藥生產基地。2008年8月,集團正式啟動歐盟GMP認證,兩年後,固體製劑車間一次性通過歐盟GMP檢查官的現場GMP檢查,拿到進軍歐盟市場的通行證。
2012年,揚子江葯業集團生產的80萬粒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正式發往德國。這也意味著,以原創葯為主、對藥品准入向來苛刻的歐盟市場,終於被揚子江撬動了大門。
質量是撬動海外大門的鑰匙,也是本土發展的保障。從建廠起,徐鏡人就特別捨得在質量管控上投資。他曾在1989年斥資40多萬購進了日本島津的高效液相儀,在當時屬於巨額投資。有人不解,但徐鏡人認為,質量不能馬虎,必須用最好的儀器檢測。
2012年,國內爆發「毒膠囊」事件,多家醫藥企業被捲入,而揚子江葯業絲毫未受波及,因為其早在2010年就購入了檢測物料重金屬含量的相關設備,對膠囊的鉻含量進行控制。
在揚子江,徐鏡人有一系列關於質量的文化標語,廣為人知的有:「任何困難都不能把我們打倒,唯有質量」「為父母製藥,為親人製藥」等。他說自己經常在媒體上看到中國消費者在國外搶購馬桶蓋、電飯煲的新聞,這說明供給側出了問題,沒法向老百姓提供質量好、品質好、價格低的產品。而揚子江要做的,就是保證產品質量,保證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這個最大的民生。
剛剛過去的2017年,揚子江葯業在工信部公布的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上再度排名第1位;蟬聯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QC成果評比13連冠,斬獲6項國際QC金獎;躋身「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百千萬排行榜」,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傳播工程」。
紅色基因
揚子江葯業集團的東方紅廣場上,矗立著一尊12.26米高的毛澤東銅像。據企業官網報道,2006年7月1日銅像落成時,徐鏡人邀請到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外孫女孔令梅,一起為銅像揭幕。
除銅像外,廣場兩側還有16塊石碑,刻著毛澤東的詩詞手跡;而銅像兩側對稱的建築,則是「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和「開國大典」兩個展廳。而在廠史展覽館中,則掛有巨幅的毛澤東畫像。
徐鏡人在銅像落成儀式上發表講話稱,揚子江人對主席的最好紀念,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他還多次在企業會議中提出:揚子江葯業的理念、經營戰略和企業文化的核心均來自毛澤東思想。
徐鏡人經常援引毛澤東語錄,如要求員工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報道稱,每年年終的幹部述職大會上,從副總到部門主管,基本都不談成績,只談不足。他的紅色情結體現在企業管理運作的方方面面。每一個進入公司的新人,都要先參加軍訓;每逢「七一」,集團都要組織革命歌曲的合唱比賽;「八一」前夕,則要舉辦軍事隊列會操比賽,用革命精神來振奮公司士氣。
來源:揚子江葯業網站
「毛情結」的另一體現,是對「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建黨建軍原則的大力推行。自1995年集團黨委成立起,徐鏡人就要求「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揚子江葯業目前共有6個黨總支、28個黨支部、近100個黨小組,覆蓋了所有子公司、省級銷售公司和100多個車間班組。
而在提拔任免中,是否是黨員,成為重要考核標準之一。因此,在揚子江入黨並非易事,有許多人因名額有限,當了四五年積極分子也未能入黨。2010年,徐鏡人的兒子、集團副董事長徐浩宇主動申請入黨,但也未進入當年的預備黨員名單。據說是因為徐鏡人表示,不能因為是自己的兒子就降低標準,因而又增加了一年的考察期。
來源:揚子江葯業網站
而與總部「紅色基因」形成有趣對照的,是處於建設中的龍鳳堂中藥產業園。這座具有典型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的園區,看上去與紫禁城十分相似,一副帝王氣派。
「三不」原則
徐鏡人有「三不」原則:不搞兼并聯合、不盲目上市、不搞自己不熟悉的產業。
曾有有關部門領導向徐鏡人提出,讓揚子江兼并某瀕臨倒閉的企業,徐鏡人覺得自己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終婉拒。在中國企業熱衷於跨領域作戰、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徐鏡人無疑顯得有點另類。他的說法是: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幾件事?做成功一件就不容易了。
但據徐浩宇「爆料」,這也是因為父親從前吃了點兒虧,如今年紀大了,更不願意跟別人攪和在一起。徐鏡人也曾提到,早在1982年時,自己曾兼并過本系統一個藥廠,增加了一堆債務和冗員,吃了大虧。
也有人勸他搞房地產,徐鏡人以「不熟悉」為理由拒絕,說法還是那一個:從事其他行業會分散我的注意力,醫藥行業就搞不好了。徐鏡人說,自己要看準了一個目標走到底,把實體做得有尊嚴。
2009年起,揚子江葯業實現了零負債經營。有人覺得徐鏡人太保守、太老派,他說:「一旦開了這個口子,7%的利息是要把企業拖垮的。」他還舉出更為通俗的例子:「如果開個燒餅店,欠5、6個燒餅的債最好了?如果不欠債還不好了?沒有這個道理。」
傳統牌在新環境下依舊優勢不減。2017年,揚子江葯業利稅連續2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集團2017年累計實現產值703.32億元、銷售700.88億元,產、銷、利稅均比上年增長18%以上。
但在外界公認的接班第一人選徐浩宇看來,公司上市則是必須。「現在比的是實力、思維和資本。對於資本市場,小型企業一定要儘快進入。」2015年,徐浩宇帶著自己創辦的愛源股份登陸新三板。
對於未來的揚子江葯業而言,是繼續遵循徐鏡人「不負債、不上市」的徐氏智慧,以保守鞏固基業,還是在創二代的引領下走上一條新路,前景仍是未知。
TAG:E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