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口服維生素D」VS「肌膚合成維生素D」 是否一樣

「口服維生素D」VS「肌膚合成維生素D」 是否一樣

在所有的維生素裡面,維生素D 算是比較奇特的傢伙,大部分的食物里沒有它的存在,就算有也很少,幸好我們只要曬太陽或用紫外線燈照一照,肌膚就能夠自己合成。

而這樣的特性碰上現代生活可能會是個問題,長時間待在室內、注重防晒等,會讓維生素D 缺乏的風險增加。

經過篩選找出118位維生素D 缺乏的成年人參與。隨機分成口服組與紫外線組,人數分別是60人和58人,實驗分兩個階段,前兩個月是維生素D補充期。

之後四個月是維持期,每個月都會抽血檢驗維生素D 的濃度。 口服組在補充期的時候,每周補充5萬IU的維生素D,有5顆膠囊,每顆1萬IU,而紫外線組則是根據參與者的膚色給照射UVB,每周2次。在維持期的時候,如果檢驗後發現維生素D 不夠就會再補充。

結果是口服會大量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 過量對人體有毒性,不過這很少發生),副甲狀腺素的變化出現差異。

另外兩種補充維生素D 的方式在體內會引起不同的免疫反應,在口服維生素D 組觀察到免疫反應有向上調控的情形。而紫外線照射組則是向下調控。至於為什麼會有如此迥異的結果呢?

研究者們認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皮膚合成與口服兩者接觸的組織是不同的,前者在皮膚,後者在腸肝,因而有不同的代謝反應。

另一種解釋則是紫外線照射後除了合成維生素D,在體內也會產生其他具有生理活性的分子,如紫外線能轉換trans-urocanic acid 為cis-urocanic acid,而這是一種免疫抑製劑,是內生的防晒劑能避免DNA 損傷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趣發現 的精彩文章:

TAG:奇趣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