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隻雄鷹終於騰飛!中國軍備四喜臨門,美俄乃至世界刮目相看!
縱觀我國歷史,無論是在民國時期還是清朝之時,我國的科技水平就已經是屬於國際之上最為落後的幾個國家之一,無時無刻需要擔驚受怕,儘管打跑了侵略者,但是我們國家國內的科研水平卻始終無法進行相關的比較,甚至一直進行進口。咱就說航空發動機吧,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高度複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為航空器提供飛行所需動力的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被譽為「工業之花」,它直接影響飛機的性能、可靠性及經濟性,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目前,世界上能夠獨立研製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技術門檻很高。我國國防科工局局長表示,要結合「國防科技工業2025」和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的編製,推動我國裝備升級。
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推動下,各行業都在積極承接並制定本行業規劃。此次國防科工局表態,首次確認了軍工領域正在編製「國防科技工業2025」。進口大於出口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這意味著我們國家之內,錢財不斷流到外國,這不是一個想要發展的國家擁有的狀態!彼時日本甚至直言,自己國家二三流的產品甚至在我國受到了熱烈的吹捧。航空發動機行業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壁壘的特性。研發普通單台發動機的投入在10-30億美元,時間周期10-15年。從60年代開始,全球主要製造商和供應商不超過25家,全球航空發動機製造主要集中在歐美髮達國家的公司。
美國的通用和普惠、法國的斯耐克瑪和英國的羅羅是目前全球最大四家航空發動機巨頭。全球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約750億美元。其中中國航空發動機市場產值僅為200億元人民幣(約合30.76億美元)。看到了現狀,我國科研人員不斷地進行相關的努力,希望不再受到其他國家的蔑視,現在外貿終於成功了,我國這隻雄鷹終於真正的開始起飛了!航空領域,電子領域,航海領域還有種種領域,我國開始了自己的科研,並且成功有了成果,從天舟的發射到現在民航客機的起飛。我國從什麼都沒有,終於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並且成功走向了世界,甚至於我們國家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極強的地位。中國將於2022年左右建成的空間站,將成為中國空間科學和新技術研究實驗的重要基地,在軌運營10年以上。
「整個系統加起來將達90多噸。2022年空間站建好後,將隨即投入正常運營,開展科學研究和太空實驗,促進中國空間科學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貢獻。中國計劃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試驗性核心艙,2022年前後發射20噸級艙段組合的空間站。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時,中國可能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如今外貿可以自信地說我們不論是在天上還是地下,不論是在水面上還是在水面下,我們都很強大。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外表上,還是我國的軍事能力,早已經不是有些國家可以匹敵的,我國已經站起來了。
TAG:這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