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解析(七)——信近於義

《論語》解析(七)——信近於義

陳同鋼先生系原寶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這裡涉及中國文化元素:仁、義、禮、智、信。陸續解讀。)

信是什麼?「信近於義」,義是什麼?義者相宜也,恰到好處謂之「相宜」,就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義」引申出多種含義:有「仁義」「俠義」「大義」「義氣」「忠義」等等。「仁」是博愛、慈愛的意思,這個好理解,在其它國家文字里也有相應的詞,然而「義」沒有相對應的詞,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這個「義」可謂表達獨特,含義深刻,是儒家的倫理範疇,是中國人傳承下來的一種道德標準。在普通的人群里,往往拿一個「義」字來論人的好壞,論英雄的。在朋友患難的時候,勇於拔刀相助,講義氣;在民族危難的時候,在抗日戰爭中,有著為國家民族犧牲的精神,講大義。中華民族有忠義之氣,這是我們民族的特性。《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劉備、關公、張飛的故事演義並詮釋了「義」的含義並作出了「義」的榜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現在,再來理解孔子弟子有子的話「信近於義」。這裡首先提出來的是要教人「守信」,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了義的標準才能「復」,才能踐行。「言可復也」就是言而有信,講了的話必須恢復,必須兌現。「恭近於禮」的「恭」 ,是指內心對事要莊重認真。恭,不一定完全表現在外在上,內心有這份心也好,溫良恭謙讓都在恭的範疇,因此,恭說到底是禮,義和恭的標準也都是禮。人與人只有做到了恭敬,也就能「遠恥辱也」,也就免除招來無畏的恥辱。下面一句「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因,是動機,解釋為依靠、憑藉。宗:宗仰,可靠也)。

這段話表明孔子及弟子們對「信」和「恭」看法。「信」和「恭」都要以周禮為標準,不符合於禮的話絕不能講,講了就不是「信」的態度;不符合於禮的事絕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態度。這裡講的是為人處世和做學問。

孔子下面還有話。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說,生活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尤其在艱難困苦條件下,不要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這與孔子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條件是相符的。「居無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適當就可以了,要能夠安貧樂道,不要貪求過分的安逸。這兩句話的意義在於不要講求物質生活的享受,而要重視精神生活的升華。要「敏於事而慎於言,」一切的責任,一切應當做到事,要敏捷——馬上就辦。「慎於言」,不能亂講話。「就有道而正焉」,這個道就是指學問、修養,從前人、古人、書本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這就叫有道,就會正焉,就叫好學。

在這裡,孔子又教我們一種作人作學問的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道文化孔子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周道文化孔子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