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人说:我只献三计就灭一国,大王立马赐他一把剑:你去阴间献计

一人说:我只献三计就灭一国,大王立马赐他一把剑:你去阴间献计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光复大业,其一雪前耻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是,仅凭一人之力想要打败吴国,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定是有贵人相助,方能马到成功。

说到贵人相助,就不得不说到勾践得心腹谋士——文种。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文种早些年间,跟随父亲到越国做生意,足智多谋,才识过人,被勾践看中,纳入麾下委以重任。这时的勾践刚刚坐上皇位,再加上越国实力薄弱,老邻居吴国一直在打越国的主意,所以,勾践很是惶恐,便更加倚重文种。

文种多方面分析之后认为,想要让国家强大,就必须求贤下士,招揽人才,并且,前前后后为越国招揽了很多可用之才。这其中,就有在光复越国的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范蠡。这边文种在四处奔走招揽人才,那边吴国国君要攻打越国报杀父之仇的传言纷飞,弄得勾践很是惶恐,便不遗余力训练军队,提高作战能力。

关于吴国要染指越国的言论只是传得凶,实际上并没有行动。

就算只是传言,但每次都让勾践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惶惶不可终日,这些的煎熬让他身心疲惫,最后,他决定出兵攻打吴国。文种和范蠡听闻此事,立马劝阻,但是,勾践铁了心要先发制人,百般劝阻也无用。

当夫差知道勾践要攻打吴国,确信勾践中计,十分高兴,立刻亲率十万大军迎战。

两军交战,勾践很快就被打得屁滚尿流,只得带着剩下的两千将士退往会稽山,吴王一鼓作气,包围了会稽山。勾践慌了神,询问文种和范蠡:“接下来怎么办。”范蠡说:“敌不动我不动,等到敌人士气衰竭,再突围。”文种则说:“吴王和越国有杀父之仇,突围之举并非良策,应该如同臣子一般,带着厚礼去向夫差求和,如果夫差不同意便投降,入吴为质。”

之后,勾践看着城外的大军,几番思虑之后,决定派文种去吴国求和。

文种见了吴王,表明来意,吴王心动了。但是,吴王的心腹伍子胥坚决不同意,在心腹的劝诫之下,吴王拒绝了,求和之事以失败告终。此时,勾践有意杀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想要孤掷一注和吴国拼死一战。文种见状,立马劝阻。

同时,打听到了,吴国太宰和伍子胥不和,两人是针尖对麦芒,且此人是好色之徒,便让人带着美人和金银财宝去见此人。太宰见到此等厚礼,立马带着文种去见了吴王,在太宰的极力帮助下,求和之事谈成。

为了让吴王相信越国是真心归顺,勾践便带着妻子入吴为质。

聪慧的文种知道,勾践好歹也是一国的君主,让他寄人篱下为奴,肯定心有不甘,便让范蠡一同前往。一是为了阻止勾践寻死,二是为勾践筹谋。而文种就留下来带着百姓发展生产,为越国的翻身仗做准备。此外,文种还不断的进行国民教育,向越国百姓灌输勾践的好,人们反而比之前爱戴勾践。

勾践在吴国之时,毕恭毕敬,夫差对他的臣服之心深信不疑,为质期满,便放他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之后,文种又向勾践献上了七个计策,用以灭吴。

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越国大胜。胜利之后,越国举国欢庆,在庆功宴会上,文种十分高兴,酒过三巡之后说:“我有七策,现在只用了三策,就灭掉了吴国。”同僚们都夸赞文种智慧过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勾践眼里闪过一丝不悦。

此时,一旁的范蠡看到了,便知道大王已经开始忌惮功高盖主的大臣了,给勾践留了一封信便离开了。范蠡十分感谢当年文种的看重和举荐,便也给文种留了一封信,并且,以此劝诫他: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但是,文种认为是范蠡想得太多了,没有当回事。

后来文种抱恙,勾践带着剑前去看望慰问,见到文种,勾践问他:“人活在这个世上,生死是小,才华不能施展是大,你献上的灭吴良策,只用了三计,如今剩下的四计应该用在何处?”

这句话一出,文种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如何作答,一时语塞,只能慌慌张张的回答一句:“不知道。”

而后,勾践便把带来的宝剑扔在文种的床边说:“不知道的话就带着剩下的四个良策去见先王吧!”文种死后葬于越都西山之上,改名西山为“种山”,即绍兴城内卧龙山,墓在卧龙山望海亭之下。

有人说勾践逼死文种,实在是小气之举,但是,文种作为一个臣子,不懂得隐藏锋芒,抢去君主的风头,也有不妥。

那么,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越国一举灭吴后,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仍停留于越国为丞相。在要和平还是要称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又发生了最为强烈的冲突。当勾践以夫差赐死了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此时,他自己的心境与识见,已与越王相去太远。

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文种之死无法避免!是“王者之道”与“人本性”不可共存的必定结果。

最后,很多人都想知道文种的七策是哪七策吧。

根据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则说文种破吴是七术是:

“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参考资料:

『《东周列国志》、《文种之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