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說蓱沙王五願經

佛說蓱沙王五願經

小編語:

《佛說蓱沙王五願經》講述了蓱比沙王之友弗迦沙王一心向佛,深夜棄國舍業欲至佛所求法,佛陀觀知第二日弗迦沙王將命終,便化身為其開示十二因緣等,弗迦沙王當下證得阿那含果。第二日,弗迦沙雖被牸牛以角觸而亡,但已出離輪迴苦海。

眾生一念無明,六根緣六塵而產生愛取,故而在六道中輪迴。經中佛陀言:「第二十八無思想天,壽八十四千萬劫,恐復不得脫。」,由此可見,即便心清凈無欲至第二十八無思想天,縱使壽命再長也終將墮落,在輪迴中打轉。只有「棄淫妷之心,棄瞋怒之心,棄愚痴之心,拔恩愛之本……」,方得解脫。此經內容深廣需細細讀去,方能漸漸知其深意。

禮 佛(三拜/三問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 經 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讀一卷經 ▏佛說蓱沙王五願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yào)山中,與五百比丘俱。時王舍國王號名蓱(pínɡ)比沙,少小作太子,意常求五願:一者願我年少為王;二者令我國中有佛;三者使我出入常往來佛所;四者常聽佛說經;五者聞經心疾開解,得須陀洹道。是五願,蓱比沙王皆得之。

時王舍國北方有異國,國名德差伊羅,其國王名弗(fú)迦沙,甚高絕妙,宿命時曾更見佛,受佛經道,學身中六分經。何等六分?一者身中有地,二者身中有水,三者身中有火,四者身中有風,五者身中有空,六者身中有心。身中凡有是六分。

蓱比沙王與弗迦沙王生未曾相見,遙相愛敬如兄弟,常書記往來,相問遺不絕。蓱比沙王意常念:「令我得絕奇好物,以遺弗迦沙。」弗迦沙王亦常意念:「令我得絕奇好物,以遺蓱比沙王。」

弗迦沙王國中奄(yǎn)生一蓮華,一枚有千葉,皆金色。遣使者以遺蓱比沙王。蓱比沙王見華大歡喜言:「弗迦沙王遺我物甚奇有異。」

蓱比沙王作書與弗迦沙王言:「我國中有金銀珍寶甚多,我不用為寶。今我國中生一人華,人華字佛,紫磨金色,身有三十二相。」弗迦沙王讀書,聞佛聲,大歡喜踴躍,毛衣皆豎;宿命曾已見佛,故毛為豎。

弗迦沙王作書與蓱比沙王:「願具聞神佛所施行教誡,當所奉行。願具告意。」

弗迦沙王卻後數日自念言:「人命不可知,在呼吸間。我不能復待蓱比沙報書。不如便自行見佛。」

弗迦沙王主九十九小國。小國王曰來朝。弗迦沙敕諸小國王及群臣、百官、諸兵,皆悉嚴駕,發行到王舍國佛所,道逢蓱比沙王書。書上言:「佛教人棄家、捐妻子、斷愛欲,當除鬚髮,著法衣,作沙門。所以者何?人愚痴故,不當為者而為之便為痴;從痴為行;從行為識;從識為名色;從名色為六入。何等為六入?一者眼,二者耳,三者鼻,四者口,五者身,六者心。是為六。此六事皆外向:眼向色;耳向聲;鼻向香;口向味;身向細軟;心向欲。是為六向。從六向為合;從合為痛樂;從痛樂為愛;從愛為受;從受為有;從有為生;從生為老死、憂悲苦、不如意惱,如是合大苦陰隨習。凡合此勤苦合名人。智者自去愚痴;愚痴盡眾惡消除;惡消除便行盡;行盡識盡;識盡名色盡;名色盡六入盡;六入盡合盡;合盡痛樂盡;痛樂盡愛盡;愛盡受盡;受盡有盡;有盡生盡;生盡老死盡;老死盡已,憂悲苦、不如意惱,如是合大苦陰隨習為盡,便不復生;不生即得泥洹道無為。」

弗迦沙王讀書竟,自思念。夜人定後,群臣、百官、士眾皆卧出,寂然無聲,竊起亡去,入丘墓間,便自剃頭,被法衣,作沙門。無飯食應器,便取冢間久死人髑髏,凈刮洗,以為應器。持是髑(dū)髏(lóu)應器,轉行到王舍蓱比沙王國。止於城外,舉頭視日,念:「今日至佛所晚,明日乃行。」

弗迦沙王前報窯家:「願寄一宿。」

窯家言:「大善!我舍幸寬,有宿止處。」

弗迦沙王於外取小草蓐(rù)入,於一屏處布座,坐其上,自思惟五內。

佛以天眼從鷂山中,遙見弗迦沙王來,到王舍國止於城外窯家。佛念弗迦沙王命盡明日,恐不復生相見。

佛即飛行,就到窯家門外。

佛報窯家:「願寄一宿。」

窯家報言:「我舍幸大,可得相容。屬者有一沙門來寄宿,自與相報,相便安者,便可止宿。」

佛即前至弗迦沙王所,言:「我從主人寄一宿,雲當報卿。卿寧肯令我一宿耶?」

弗迦沙言:「我適有小草蓐。裁足坐耳。此舍幸寬,卿便自在所欲宿耳。」

佛便自左右取小草蓐,於一處坐。佛端坐過三夜,弗迦沙亦端坐。佛自念:「是弗迦沙坐,安諦寂寞,不動,不搖。」佛意試,欲前問,用何等故作沙門?受何經戒?喜何等經?佛起到弗迦沙前問言:「卿師受誰道?用何等故作沙門?」

弗迦沙報言:「我聞有佛,姓瞿曇。父字悅頭檀,白凈王也。其子剃頭須作沙門得佛道。我師事之。我用佛故作沙門。佛所說經入我心中,我甚喜之。」

佛問:「寧曾見佛不?」

弗迦沙言:「未曾見。」

「設使見者,寧能識是佛不?」

弗迦沙言:「見之不能識。」

佛念:「是賢者為用我故作沙門。續當為子說宿命時所知經,爾乃解疾耳。」

佛語弗迦沙言:「我為卿說經,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為卿說身中六分事。善聽之!」

弗迦沙言:「大善!」

佛言:「合此六事,能成為人身。人身凡六事有所覺知。人志用十八事轉動人意。凡有四事,道人所當奉行;奉行已,志不復轉;志不復轉者,便得道;得道已,不復生,不復老,不復病,不復於今世死,亦不復於後世死,亦不復愁,亦不復憂,亦不復怒,亦不復思,亦不復愛。是為度世之道。

請解六事合名為人。熟聽之!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風,五者空,六者心。何等為地?地有二品:身地、外地。何等為身地者?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脾、腎、肝、肺、腸、胃。身中諸堅者皆為地。身地、外地同合為地。身地、外地非我地,適無所復貪愛知者。當熟思惟是以自解。

何等為水?水有二品:身水、外水。何等為身水者?謂淚、涕、唾、膿、血、汗、肪、髓、腦、小便。身中諸軟者皆為水。身水、外水同合為水。身水、外水非我水,適無所復貪愛知者。當熟思惟以自解。

何等為火?火有二品:身火、外火。何等為身火者?謂身中溫熱、腹中主消食。身中諸熱者皆為火。身火、外火同合為火。身火、外火非我火,適無所復貪愛知者。當熟思惟以自解。

何等為風?風有二品:身風、外風。何等為身風者?謂上氣風、下氣風、骨間風、腹中風、四肢風、喘息風。身中諸起者皆為風。身風、外風同合為風。身風、外風非我風,適無所復貪愛知者。當熟思惟以自解。

何等為空?空有二品:身空、外空。何等為身空者?謂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喉空、腹空、胃空、食所出入空。是為身空。身空、外空同合為空。身空、外空非我空,適無所復貪愛知者。當熟思惟以自解。

智者學道,能自別知身中五分。餘一分者心。心清凈無欲,自念:『我清潔如是』。若願欲上第二十五空慧天,恐於二十五天上壽數千劫不得脫。若復願上第二十六識慧天,壽復倍於二十五天上,恐復不得脫。若復願欲上第二十七無所念慧天,壽復倍二十六天上,恐復不得脫。若復願欲上第二十八無思想天,壽八十四千萬劫,恐復不得脫。志便厭苦,壽久不得脫,便取泥洹道。

何等為六事各合者?謂目合於色,耳合於聲,鼻合於香,舌合於味,身合於細滑,心合於知。是為六合。

何等為志十八轉者?謂目為好色轉,為惡色轉,為中色轉;耳為好聲轉,為悲聲轉,為惡聲轉;鼻為好香轉,為惡香轉,為臭香轉;舌為美味轉,為惡味轉,為無味轉;身為細軟轉,為粗堅轉,為寒溫轉;心為善事轉,為惡事轉,為世事轉。為志十八轉。

何等為四事堅制人者?一為至誠,二為等意,三為智慧,四為消滅諸惡。是為四堅志。目所貪愛,得之,因快樂。快樂離人,自覺過去。從苦、致苦能知為苦;苦已去,自知為脫苦。人行苦,難得樂。當思惟斷諸惡事。因得不苦、不樂,自知遠離諸苦。譬如兩木相揩(kāi)生火,因別兩木,各著一面。火亦滅,木亦冷。恩愛合便得苦。棄捐恩愛,自知為脫。譬如鍛金師得好金,自在欲作何等奇物。臂環、耳璫、步瑤、華光及百種,皆能作之。道人持心,當如是鍛金師自在欲生,不假令欲生二十五天、二十六天、二十七天、二十八天。然審皆有是,雖久會當壞,皆當過去,無有常。知當復過去,意不復向,不復念,不復思,不復愛。是名為無為。智者自思惟,如是乃為高耳。人遠離諸惡,乃為智耳。目所見萬物皆當過,無有常,無為亦不復去,亦不復來。道人知是者,便信於道無為,最為至誠。未得道時,所喜愛樂身心所生;得道已,皆棄捐之。人棄所在恩愛,是名為無為。

志在淫妷,故不得脫;志在瞋怒,故不得脫;志在愚痴,故不得脫。道人知是者,因棄淫妷之心,棄瞋怒之心,棄愚痴之心,拔恩愛之本,斷其枝條,截其根莖,不復生滋。是名無為。

自念有我志復動,無我志復動,我端正志復動,我不端正志復動。人豫自念,如是是為病,是為劇,是為痛,是為不脫。是故不欲多念。是謂諸苦之要。」

弗迦沙本不知是佛,得第三阿那含道,能知為佛耳。即起以頭面著佛足言:「我實愚痴無狀,失於禮敬。」佛便自現光景威神。

弗迦沙便自悔過言:「我愚痴人。」

佛言:「若能自悔過為善,令若過除。」

弗迦沙言:「願持我作沙門。」

佛問:「若作沙門,衣缽具不?」

弗迦沙言:「未具。」

佛言:「沙門衣缽不具,不得作沙門。」

弗迦沙言:「諾。請行具之。」

佛言:「大善!」

弗迦沙起,為佛作禮,繞佛三匝。

弗迦沙明日即入城。入城未遠,城中有少齒牸(zì)牛。奔走以角觸抵弗迦沙。諸比丘展轉聞之,白佛言:「佛昨日可於窯家為說經?沙門辭行具衣缽,為奔牛所抵殺。如是當趣何道?」

佛言:「是大長者,我為說經,皆悉心受奉行之,即得第三道,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便棄五蓋:一者淫妷,二者瞋怒,三者睡眠,四者戲樂,五者悔疑不正之心。今生十六天上阿那含中,便自於天上得阿羅漢度世去。令諸比丘共取弗迦沙身,好收葬之。於其上起塔。」

諸比丘即共承受佛教,即為起塔。

佛說經已,諸比丘皆叉手,為佛作禮。

佛說蓱沙王五願經

補闕真言

南謨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三遍)

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啰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三遍)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善思如母眾,難忍無量苦,

憶念蒼生情,世世永不離。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中凈土 的精彩文章:

廿年誦經 神力護持

TAG:蜀中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