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愛的動機與代價

愛的動機與代價

導語:沒有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的愛,是一種傷害。當自己的付出或愛引起別人的痛苦時,就要檢視自心的動機是否正確。佛教中的慈悲喜舍,可以讓我們透徹地體會到什麼是大慈大悲,什麼是真正的愛。

提到愛,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為了別人努力去付出;去愛對方,就是為對方付出的過程。但是因為我們很少正確地反觀自己,往往會以「愛」或「關懷」作為一個面具,來掩飾自己的本來面目——私慾,這也讓很多自以為的愛與關懷扭曲變形,既不能優先考量他眾的利益,自己的付出甚至還會傷害到他眾。

比如,常有父母說打罵孩子是為了孩子著想,希望他們的學習能更上一層樓,最好每次考試都能第一名,都是100分,能被最優秀的學校錄取。但事實是一個學校或一個班級的第一名只能有一個,如果大家都希望得第一,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奢望。

適度地關心子女是必須的,但過度的執著就絕對不是愛,或者說你愛的不是孩子,而是你自己,是你希望孩子達到你所預設的目標,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和傲慢心。

同樣的,對待家人或朋友,人們也常常以「我是為你好」為由,放縱自己的情緒。對方的表現必須如自己的意,你才會對他好;如果對方的所做作為,不如自己的意時,往往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反感或怨氣。對方經常會反問道,「你這樣是為我好嗎?」

這種關懷的方式,不是在關懷別人,而是在關懷自己。如果沒有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也許你的愛就是一種傷害。

人類對自我的愛護及關懷,是一種本能和天性,無所謂對與錯,因為我們身處於二元對立中,所認知到一切的好壞情緒會導致自己快樂或不快樂,所以自然會喜歡能為「我」帶來好情緒的語言和行為。

古人告訴我們「己所欲、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然不能將自認為的快樂或幸福強加給別人,任何有意識的期待,潛意識裡希望藉此達到自己認定結果的付出,都是一個愛自己的理由而已。

如果你的愛引起別人的痛苦不堪,那麼你的言行多多少少都有錯的地方。可以愛自己,但必須是在不傷害他人的情形之下,希望快樂、幸福、平安等願望實現在自己身上,而不能以傷害他眾作為愛的代價。

「愛」與「瞋恨」,有時很難拿捏。為了表示愛,人們有時會產生強烈的瞋恨,有時自認為處處替別人著想,實際上卻以肢體動作,或語言責罵的方式傷害了他人。尤其是我們常常以語言傷人,卻無所警覺與節制,甚至往往不承認自己有所缺失。

西藏有句俗語:「語言雖然不帶刀,但可將他人之心碎萬段」。傷害他人的事,身體動作能做的有限,但語言卻可無限延伸。只要不滿意,我們就會用惡毒的語言去攻擊、挑撥,或說綺語,讓別人從快樂或幸福落入無明之中,因而漸漸遠離幸福。

一旦你願意對別人付出時,必須先清楚自己到底是真的為他人著想,還是為了個人著想而去關懷他人。自己是不是決定要無私不求回報地付出。

如此一來,你可以很清楚自己的付出之中,有多少所謂的愛,表面上在關懷別人,其實是在關懷自己,因為他眾只是次要的考量對象,而不是第一位的。對於這種關懷心態,我們必須要以正知正念好好檢視,以便能有深入的理解及正確的作為。

不只是在家人要有自我檢視的習慣與分辨的能力,連出家法師也要如此。法師們常說:「我要面對眾生,我要利益眾生」,這是種很好的利他心態,但若沒有清楚檢視自己的動機,原本內在利益眾生的初發心,有可能會隨著外在利他事業的不斷發展,而被「自我」善巧地蒙蔽轉化,變成是為了自己的名利而付出了。如此一來,便與世俗法沒有任何差別。

所以,提到愛與付出,要先看看自己的動機,以及自己和他人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是不是會傷害到對方,是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等等,要清楚地檢視自己的內心,並作出正確地抉擇,棄惡從善。

佛教提倡大慈大悲的精神,就是我們的榜樣與表率,對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的學習與應用,可以讓我們更全面透徹地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煉心好修行 的精彩文章:

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鋪在人生道路上的一塊磚

TAG:紅塵煉心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