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三大憋屈而死的功勛重臣(三)

三國三大憋屈而死的功勛重臣(三)

封建社會的士人追求的目標是出將入相,認為這是光祖耀宗、福蔭子孫的最高榮譽。然而,不是每一個登上高位的臣子都是那麼風光無限,有的人雖然是功勛卓著,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的結局竟然是憋屈而死。在三國時期,三個國家竟然都有這樣一個人,而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都可以算得上是功勛重臣。

東吳的陸遜

三國時期的東吳是個出軍事人才的地方,所謂三國的「三大戰役」,有兩次都是東吳取得了勝利,而打敗劉備,取得夷陵之戰勝利的指揮者就是陸遜。當然了,陸遜指揮軍隊取得的勝利不僅僅是這一次,夷陵之戰前和呂蒙合力偷襲荊州打敗關羽,黃武七年打敗魏國大司馬曹休,都展現了陸遜傑出的軍事才能。

陸遜為東吳立下了大功,孫權也給予了陸遜高官厚祿。東吳黃龍元年(公元229),陸遜被任命為上大將軍、右都護。還讓他輔佐太子,掌管荊州及豫章等三郡政務,管理監督軍國大事。赤烏七年(公元244),陸遜代替顧雍擔任了東吳的丞相。原任的荊州牧、右都護,武昌留守之職照常。

陸遜的悲劇來自太子和魯王的不和,而兩人的不和又在官員的子弟中形成了依附的派系。比如全琮,他的兒子全寄就依附逢迎魯王,陸遜的外甥顧譚等人就依附太子。為此,陸遜做了兩件事情都對他不利:一是寫信給全琮,說他庇護自己的兒子,這必然會給自己帶來災禍;二是上書孫權,堅決維護太子的地位。前一件事得罪了全琮,兩個人結成了仇怨;後一件事觸犯了帝王共有的忌諱,有外臣勾結內廷的嫌疑,引起了孫權的猜忌。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他的外甥顧譚、顧承、姚信沒有原因地被流放,太子太傅五粲因為多次寫信給陸遜而被關進監獄致死。孫權還屢次派遣宮中的使者責備陸遜,陸遜在憤怒痛恨中死去,死的時候六十三歲。

按理說,太子作為儲君,一旦確定就不能隨便改變。陸遜作為丞相,孫權又曾經讓陸遜輔佐他,他為太子說話理所當然。陸遜死的時候家無餘財,說明這個人清廉自守,他的兒子也不是什麼大官,他為太子說話應該是出於公心。可惜,這個懂軍事的陸遜卻不懂得帝王心思!這時候的孫權已經稱帝,他不會允許任何人對他選太子一事有任何意見表達!一個犯忌的陸遜又怎能得到孫權的「厚待」。

一個人如果出於公心而被帝王認為有私而受到責備,尤其是這種事情還無從辯白,是不是夠憋屈的啦?陸遜活到六十三歲,在那個年代也不算早逝,但再看他死前的遭遇和孫權後來對他兒子所說的話,說他是憋屈而死一點都不為過。(長空星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如清揚 的精彩文章:

三國三大憋屈而死的功勛重臣(一)

TAG:婉如清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