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明朝出了個中國版梵高,大家叫他窮瘋子

明朝出了個中國版梵高,大家叫他窮瘋子

在藝術家梵高的故事裡,有三個關鍵因素:

1.有才華,但懷才不遇

2.窮

3.可能是個瘋子

翻看中國書畫史,還真有這麼一位明代「梵高」,

他叫徐渭,被稱為繪畫「瘋子」。

徐渭1521~1593年,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原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別號。

有才華是毫無疑問的,看看他粉絲團的豪華陣容就知道了:

鄭板橋自稱:「青藤門下一走狗。」

齊白石曾說:「青藤(徐渭)、雪個、大滌子之畫,能橫塗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二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故。」

吳昌碩說:「青藤畫中聖,書法逾魯公(顏真卿)。」

明 徐渭 《水墨花卉冊》之荷花

徐渭少年得志,這個早熟少年9歲就得到了山陰知縣的讚揚,一時被視為神童,後來又被譽為「越中十子」之一,輕鬆考中秀才。

青年時代的徐渭胸懷大志,不只窮究學術,而且研究兵法,探討政治,但是在以八股文取士的科舉制度下,徐渭到41歲,八次鄉試全部落榜。

後來,徐渭為浙閩總督胡宗憲出奇計大破倭寇。

窮,也是真窮……

徐渭晚年回歸故里,窮困潦倒,變賣藏書數千卷,靠賣字畫為生,死時除床上草席,一無所有。

明 徐渭 《牡丹花卉圖》

他還可能是個瘋子:

1565年,胡宗憲被彈劾為嚴嵩同黨, 後入獄自殺。徐渭恐受牽累,精神失常,自書墓志銘,並僱工匠做好棺木,蓄意自殺。

他曾用利斧去破自己頭顱,血流滿面,竟然不死;用三寸長的鐵釘敲入左耳,又不死;用鎚子擊碎自己的腎囊,仍然不死。如此自殺九次未遂,精神狀態幾乎接近瘋狂。

1566年,懷疑繼妻張氏不貞,仲秋之夜以鈍器擊殺張氏,張氏當場死亡,徐渭被革去生員資格,下獄七年,在獄中,他完成了《周易參同契》注釋,揣摩書畫藝術。

明 徐渭 《茉莉》

當然,徐渭和梵高之所以傳世,是因為開創了新的繪畫風格,雖然徐渭認為自己「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徐渭的繪畫新穎奇特,打破了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的題材界限,水墨大寫意花鳥筆勢狂逸,墨汁淋漓,是寫意花鳥畫成熟的標誌。與陳淳並稱為「青藤」、「白陽」。

大寫意花鳥畫,是最為常見的國畫種類,比如大家熟知的齊白石的蝦,寥寥數筆卻趣味橫生。

明 徐渭 秋水清光圖

徐渭作為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鼻祖,用筆用墨被後人尊為典範。大寫意這種形式本身就寓含了強烈的泄憤意味,潑墨手法的運用在徐渭絕不是單純的形式技巧問題,是因為他有太多的積鬱需要發泄,情感太過於激烈。

在他的大寫意繪畫中,物象肖似與否已不重要。《雜花圖卷》中的墨葡萄幾乎已看不出葡萄之形,只是大小乾濕的墨點與奔騰縱橫的墨線的交響。

明 徐渭 墨葡萄圖

徐渭常把葡萄、石榴比作珍珠,在《墨葡萄》中題寫:「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可謂是是顆顆葡萄滴滴淚。

徐渭,《榴實圖》,台北故宮藏

或許是生活的坎坷促成了徐渭性格上的缺陷,抑或是個性的偏執導致了人生的悲劇,似乎上天就是要把他磨鍊成一個藝術家,讓他把一肚子的不合時宜統統放進書畫中去,所以他的作品風格才是這樣獨特。

徐渭,《驢背吟詩圖》軸,紙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請將手機逆時針旋轉90°

欣賞徐渭的《雜花圖卷》

-END-

[聲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聯網搜集並整理髮布,侵刪。同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古趣 的精彩文章:

TAG:淘古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