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淞滬戰場上為啥國軍傷亡慘重,防線步步後移?

淞滬戰場上為啥國軍傷亡慘重,防線步步後移?

作者:楊天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南京大學民國史中心客座教授、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日軍在上海的兵力有限,要持續進攻,必須通過海上的遠距離運輸,將軍隊源源不斷地送到中國戰場。中國海軍的軍力本極有限,艦艇在戰爭開始時或被炸沉,或奉令自沉長江,封鎖航道,已經沒有和日艦進行海上作戰的能力;空軍能作戰的飛機不過180餘架,不足以從空中遏制日本運兵艦艇的航行。中國軍隊所能進行的只有反登陸,在海岸及相關縱深據點布置軍隊,阻遏日軍,但是,中國方面又未予以足夠重視,守衛江岸、海岸的兵力都很薄弱。

淞滬戰場

8月13日夜,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出兵。15日,日本政府發表聲明:「為討伐中國之暴戾,以促使南京政府之反省,如今已到了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之地步。」同日,日本政府下令,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率領第三、第十一師團組成上海派遣軍,協助海軍,掃蕩、殲滅上海附近的中國軍隊,佔領上海。17日,日本閣議決定:「放棄以往所採取之不擴大方針,採取戰時態勢上所需要之各種準備對策」。22日,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率第三、第十一師團到達上海東南的馬鞍群島。23日,日軍第十一師團在30餘艘軍艦密集炮火的掩護下,於長江南岸川沙口強行登陸,佔領川沙鎮,第三師團在吳淞鐵路碼頭登陸,進攻上海北部的吳淞、寶山等地。據中國方面第九集團軍司令部作戰科長史說回憶:「在23日拂曉以後,日空軍開始猛烈轟炸,使我援軍不能接近,日海軍也以猛烈炮火支援日軍登陸。我沿長江岸守備的第五十六師和沿黃埔江口守備的上海市保安總團,兵力薄弱,日陸軍登陸成功。」

淞滬戰場

日軍登陸後,中國方面力圖阻止敵人向縱深發展。張治中在敵機猛炸下騎自行車趕赴前線,一面任命王敬久為淞滬前敵指揮官,指揮部隊固守原陣地,一面抽調第十一師彭善在部、第九十八師夏楚中部北上,拒止登陸之敵。雙方在羅店等地激戰。中國軍隊向日軍發動數次猛攻,雖有進展,但均未奏效。28日,守衛羅店的中國軍隊傷亡過半,日軍第十一師團佔領羅店。31日,日軍第三師團攻佔吳淞鎮。9月1日,日軍精銳部隊久留米第12師團等三個師團到達上海,實力大增,向中國軍隊發動全線攻擊。9月5日,日軍以優勢兵力及戰車、炮艦、飛機聯合進攻,中國第十八軍第九十八師姚子青營奮力抗戰,激戰至第二日,全營官兵壯烈犧牲。蘊藻浜沿河之戰,「雙方死亡俱奇重,浜水皆赤,所謂流血成河,顯系實在景況」。據陳誠報告,該部自8月22日參戰,至9月7日,僅第十一、第十四、第六十七、第九十八、第五十六這五個師即傷亡官兵9039名,第六師吳淞一役,即傷亡過半。「大部受敵飛機、大炮轟炸,人槍並毀。」其三十六團第二連,守衛火藥庫,「死守不退,致全部轟埋土中。」

淞滬戰場

由於江岸地形有利於日本陸海空軍協同作戰,日軍又源源增援,中國軍隊為減少損失,只能主動退守。史說回憶說:「日軍在長江沿岸及黃埔江沿岸繼續登陸,與我軍一個點一個點地爭奪,往往日軍白晝佔去,夜間我又奪回。」「在日軍艦炮火下,傷亡慘重,往往一個部隊,不到幾天就傷亡殆盡地換下來了。我親眼看見教導總隊那個團,整整齊齊地上去,下來時,只剩下幾付伙食擔子。」 9月10日,第十五集團軍右翼陣地被突破。11日,第九集團軍奉命向北站、江灣等地轉移。

反登陸戰爭失利,日軍後續部隊源源增加。9月11日,自青島調來的日軍天谷支隊進入月浦鎮。12日,由華北方面軍轉調的後備步兵十個大隊陸續抵達上海戰場。14日,自台灣調來的重藤支隊登陸。中國軍隊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了。

出自《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1》,重慶出版社 2015年9月。

編輯:桂強

歡迎訂閱季我努學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