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裝矢量發動機試飛醉翁之意竟在殲20?美軍:F22根本追不上
原標題:殲10裝矢量發動機試飛醉翁之意竟在殲20?美軍:F22根本追不上
看著F22、F35B、T-50戰鬥機發動機尾噴口的上下左右扭動,滿滿的機械金屬質感油然而生,這骨子裡的科幻著實讓我們震撼。
憑藉著這種推力矢量發動機,他們能輕鬆做出各種極高難度的機動動作,用以佔領攻擊陣位做到先發制敵。在列強先進戰鷹稱霸藍天的時候,中國空軍連三代機都還不能完全自主製造,更不用說這種極致科幻的矢量發動機。
然而最近網路上出現了一組神秘的照片讓我們看到了新的曙光,在這張照片中殲10A戰鬥機換裝了有明顯矢量噴口的發動機,這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在渦扇發動機領域已經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殲10A配裝矢量噴口渦扇發動機說明該發動機已經完成地面試驗以及高空台架試驗,開始進行裝機試驗,這說明距離最後定型的日子已經並不遙遠了。
矢量發動機究竟有什麼魔性讓世界各大航空強國趨之若鶩呢,大多數渦扇發動機只能做軸向向心運動調節噴口大小用以控制尾流速度。
加裝了噴口能拐彎的矢量發動機可以賦予戰鬥機超越機翼的力矩,飛行員可以利用這種做出隨心所欲的機動動作,在空戰中佔據有利攻擊陣位。
美國空軍F22戰鬥機使用的F119發動機可以進行上下擺動的動作,這屬於二元矢量噴口,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以及美軍的F35B聯合攻擊機使用的則是全向矢量的軸對稱噴口。
二元矢量噴口更重視隱身性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發動機噴口的溫度縮短敵方紅外探測設備的發現距離,缺點是損失能量大,而且重量太大降低飛機整體的推重比,而全向矢量噴口無法降低紅外特徵,但是機動能力更強。
中國在二元矢量以及軸對稱的全向矢量兩個領域都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攻關,最終呈現在殲10戰鬥機的這款矢量噴口說明我們選擇了全向矢量技術,美軍的F35B戰鬥機使用的也是全向矢量噴口,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中國的矢量噴口與俄羅斯蘇35乃至T-50第五代隱形戰鬥機的矢量噴口都不一樣。俄羅斯的矢量噴口是比較簡單機械的,通過在發動機尾部增加一個活動環實現的噴口扭轉,這樣一來就導致發動機整體長度太長。
而中國的矢量噴口則是靠收斂片聚合來控制,更加短小,發動機整體重量不會大幅度拔高,總體推重比不會有太大損失。
早在2016年珠海航展期間中國就展示了矢量發動機的控制部件,能拿出來給人看的,都是技術比較成熟的型號,殲10戰鬥機使用的矢量噴口改型發動機是基於太行改型發動機。
最近俄羅斯又向中國交付了最新一批的蘇35戰鬥機,現在想來當初解放軍為何一定要買蘇35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矢量發動機的操控特性與一般性質的戰鬥機有著極大的不同。
提前使用蘇35進行推力矢量發動機飛行訓練可以提前訓練熟悉矢量推力技術,加速中國空軍的新質戰鬥力生成。實際上中國的矢量噴口技術選擇的技術路線比俄羅斯的要高明得多,俄軍的矢量噴口屬於現有發動機的額外附加段,有很大的死重。
降低了發動機的推重比,對飛行性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而中國的矢量噴口沒有這個附加段,是通過調節現有發動機尾部葉片實現。
雖然矢量發動機的性能先進且科幻,但是實際上就像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的華而不實一樣,外表光鮮但在實戰中卻不一定實用。
印度空軍配備有矢量發動機的蘇30MKI戰鬥機曾經在一次和美軍F15戰鬥機的演習中落敗,原因就是因為矢量發動機導致的能量損耗。
矢量發動機並非第五代戰鬥機的標配,例如F35系列戰鬥機中除了海軍陸戰隊使用的F35B有垂直起降需求的,剩下的A型和C型機都沒有採用矢量噴口。
中國空軍的殲20未來也並非一定要使用推力矢量發動機,更大的可能就是像美軍那樣發展出一款垂直起降的戰鬥機,比如傳說的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就可以搭配未來的國產兩棲攻擊艦使用。
我們今天的選擇已經越來越多,不再像當年那樣有什麼用什麼那樣窘迫,矢量發動機在中國的問世正是向世人宣告,當今世界已經沒有什麼技術是徹底工業化的中國所無法攻克的,西方想要靠一兩件尖端武器就遏制中國的可能性已經不復存在。
TAG:迷彩虎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