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孕婦堅持順產,孩子出生後腦癱,大夫提醒:八種情況下還是剖腹產

孕婦堅持順產,孩子出生後腦癱,大夫提醒:八種情況下還是剖腹產

這是發生在身邊的一個真實故事,這位媽媽的條件並不適合順產,可是她沒有聽從醫生的勸阻,執意要順產,造成孩子缺氧過度,別人的孩子生下來都哭,她的孩子缺沒有哭,活生生的把從產檢一切正常的寶寶變成了腦癱的寶寶,從出生到現在孩子仍在治療中。順產固然有諸多好處,可是孕媽咪還是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不要釀成悲劇。

剖腹產好還是順產好?在正常情況下,肯定是順產比剖腹產好。但是剖腹產在某些緊急情況下卻是能救回母嬰的生命,所以到底是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應該視情況而定。然而,有些孕婦出現這些情況的話,一定不能順產了,否則傷害寶寶跟媽媽的生命!

1、懷有巨大兒的准媽媽

在臨床上,醫生把體重等於或超過8斤的寶寶叫做巨大兒。如果經過產科醫生評估,胎兒的體重可能大於8斤時,而且准媽媽合併有妊娠糖尿病,除非產婦的骨盆條件特別好,通常是建議剖宮產的。如果准媽媽沒有妊娠糖尿病,但胎兒的體重超過了9斤,也不建議順產。如果勉強順產,有可能會導致產道的嚴重受損,甚至引起會陰撕裂、難產等情況的發生。

這也是該事件中這位產婦所面臨的情況,胎兒屬巨大兒,頭部偏大彩超提示雙頂徑99mm,一般足月胎兒雙頂徑不大於90mm,所以醫生建議剖宮產終止妊娠。

2、胎位不正的准媽媽

胎位是指胎兒在子宮裡的姿勢和位置,以頭位、臀位和橫位三類最為常見,而頭位又分為枕前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等,在這諸多胎位中,只有枕前位是我們所說的比較正的胎位,也是最有利於順產分娩的。

3、胎兒附屬物異常的准媽媽

胎兒附屬物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胎盤、羊水和臍帶,如果准媽媽有胎盤位置比較低、羊水過少、臍帶繞頸3周以上的情況,也要考慮進行剖宮產的。

1)羊水過少:

正常情況下,羊水指數應該不小於5厘米,如果准媽媽在分娩期間,羊水指數小於5厘米,但是宮頸條件不理想,不能夠在短期內順產的話,有可能會導致胎兒缺血缺氧,應考慮剖腹產。

2)胎盤位置比較低:

胎兒想要從媽媽體內娩出,必須要經過子宮口,但如果胎盤位置太低,擋住了子宮口,阻礙了胎兒出來的通道,會影響產程。

即便胎兒和胎盤可以從媽媽體內娩出,子宮要進行收縮,讓剝離面的局部血管閉合來減少出血。但由於子宮下段的肌層相對比較薄弱,收縮能力很差,血管就不能很好的閉合,所以胎盤位置過低的准媽媽還容易產後大出血。

3)臍帶繞頸3周以上

臍帶繞頸圈數越多,宮腔內剩餘的臍帶長度就越少,在胎頭下降的過程中,就越容易出現臍帶越拉越緊的情況,這會導致胎兒缺血缺氧,甚至會因為窒息而胎死腹中,所以及時的採取剖腹產才能保證胎兒的安全。

4、骨盆比較小的准媽媽

如果孕媽媽骨盆比較狹小,不夠胎兒進行娩出;或者骨盆曾經受過外傷或做過手術,這些情況下也是不建議進行陰道分娩的。

5、有心臟病等疾病的准媽媽

如果孕媽媽本身患有疾病,不能耐受分娩過程。比如,孕媽媽本身有心臟病,如果進行自然分娩,心臟可能承受不了分娩的負荷;或者孕媽媽有高度近視造成了眼底病變,如果過度用力,可能會造成眼底出血,從而影響視力。

6、懷多胞胎的准媽媽

如果准媽媽懷有多胞胎也應考慮進行剖宮產。因為在分娩過程中,即便第一個胎兒的胎位是頭位,隨著產程的進展,其他胎兒就可能出現臀位或者其他胎位,這時就需要進行剖腹產了。

7、分娩止步不前的准媽媽

這也是很多准媽媽「順轉剖」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果准媽媽在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的一直很強烈,但是宮頸卻擴張的不夠,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沒有開到「十指」,或者寶寶的頭部太大(超過了90mm),不能通過產道,如果繼續選擇順產,對媽媽和寶寶都很危險。

此外,如果在試產過程中,准媽媽因為生產時間比較久而過於疲勞,或者是在分娩的過程中有感染,出現了發熱等表現,也是需要通過剖宮產進行分娩的。

8、頭胎剖腹產、刀口不是橫切口的准媽媽

如果准媽媽頭胎是剖腹產,但刀口不是橫切口,而是縱形切口或者其他類型的子宮體部的剖宮產,也是不建議陰道試產的。因為這些類型的手術切口,張力往往比較大,容易使產婦的腹肌向兩側分離腹壁,如果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用力,使腹壓增高,就大大增加了這種情況發生的風險。

另外以下的情況也不能順產:

卵巢囊腫:

母親的卵巢患有囊腫會阻礙胎兒的出生。

子宮肌瘤:

母親子宮患有肌瘤會阻礙胎兒出生。

產婦罹患某種病症:

如:糖尿病、腎臟病等等,對於母體和胎兒都會形成壓力。

女人十月懷胎不易,男人要懂得珍惜。不管什麼情況,一定先照顧孕婦的心情。

不管你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一定要聽主治醫生的吩咐。和老公提前溝通好。

祝你和孩子平安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婦 的精彩文章:

TAG:孕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