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這家丹麥餐廳里,探討過「北歐式生活」的意義
距離北京南鑼鼓巷南口不遠,東不壓橋衚衕的河邊,順著一個不起眼的小過道拐進去,就可以在隱蔽的四合院里找到Georg Jensen Hus。這裡有全北京最好的丹麥餐廳The Georg,和丹麥皇室也在使用的設計品牌Georg Jensen旗艦店。
玉河遺址不遠處,就是Georg Jensen Hus(攝影:胡明心)
北京的丹麥菜太少了,習慣了法餐、意餐的人們或許會忽然間晃神:還有丹麥菜?可別忘了,當年那個連續獲得米其林星星和「全球第一稱號」的哥本哈根紅店NOMA就是標準的丹麥菜系。
The Georg最初的廚師班子和管理人員的確也都來自NOMA。這樣一來,儘管2017年NOMA關閉了丹麥店,人們還可以在北京的這家餐廳里尋找一下感覺。
進門之後先見到院中的綠色(攝影:胡明心)
這裡比起一般的飯店,反倒像頗為講究的傳統人家。進門先見影壁,再深入走,就可看見綠色蔥蔥的院子。一個類似客廳的中庭先迎接客人,中庭的座位和吧台可以喝點東西,再往裡走才是餐廳。
從院子中需要先經過中庭和吧台,才能抵達餐廳的位置(攝影:胡明心)
餐廳是極簡的北歐風格,只有室外的綠植可以作為裝飾。菜系走NOMA的米其林風格,味道清淡,講究食材的新鮮,還有擺盤與食器的搭配。餐廳每6個月餐廳會從別處邀請知名的大廚來店交流,每3-5個月便推出的新菜單為餐廳保持了新鮮感。
The Georg餐桌
Georg Jensen的旗艦店位於餐廳樓上。Georg Jensen最早因為生產丹麥皇室使用的銀器而著名,也多與瑞典王子Sigvar Bernadotte等行業內資深設計師合作,因此給人留下了奢侈品家居的初印象。
Sigvar Bernadotte的Bernadotte系列餐具,手柄設計很有辨識度
第一次的形象轉變發生在是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當時戰後物資緊張,品牌在外觀設計不改變的情況下,用不鏽鋼代替銀推出家用品,也因此開始進入大眾生活。
最近Georg Jensen在Georg Jensen Hus首次發布了旅行箱包系列,這也是品牌通過推出購買頻次更高的品類,嘗試更大程度地進入日常消費。
Georg Jensen新發布的旅行系列
「我覺得應該把北歐生活方式帶入中國,」朱欽祺(David Chu)用手指了指握著的杯子,這個杯子造型簡單,但具有柔和而特別的的弧度。朱欽祺是Georg Jensen Hus的主人,他曾是男裝品牌Nautica的創始人,也做過旅行箱品牌TUMI的CEO。
中國人為什麼還需要北歐的生活方式?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
空間中有一個頗為中式的庭院,種有竹子(攝影:胡明心)
「首先,並不是說要把北歐生活方式原原本本地學過來,而是要在參與這種文化後慢慢提煉出適合自己的部分,」朱欽祺總結說:「北歐生活方式里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一種消費自信。」
在消費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人們就會開始焦慮地發現即使花了大價錢買很貴的東西,也未必真的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歐美的反消費主義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思維就都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
雖然北歐整體呈現的是一種均富的狀態,但我們也很少看到有女孩子拿著愛馬仕一類的奢侈品。她們選擇生活中的用品,主要看重外觀設計和使用體驗,其次才是品牌。
北歐生活方式還鼓勵為更好的生活體驗買單。尤其是對於一些現代人來說,或許買得起Prada,但花時間和家人出門度假卻成了奢侈品。北歐的生活智慧這時會給人們一些指導:讓自己的家裡更舒服,或是出門去體驗世界。
「其次,北歐的設計風格和中國的審美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本源性的,所以亞洲人也比較容易接受北歐的極簡風格,」朱欽祺做了一個兩手交疊的手勢,解釋說:「人類的歷史一直都是這樣層疊似的增長,比如中國古代瓷器的青花來自伊朗,比如中國的漆藝在日本開花。」
說到極簡設計的始祖,往往會讓人聯想到宋朝的審美,這種極簡風在輸出到日本之後形成了侘寂美學。現代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丹麥知名的傢具品牌Carl Hansen&Son在1950年代左右推出的經典設計「Y椅」,靈感就來自中國明代的木傢具;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師,丹麥人約恩·烏松在中國工作生活過後,回到北歐做出了不少帶有中國風格的建築設計。
Georg Jensen Hus客廳(攝影:胡明心)
The Georg餐廳就是北歐生活方式在中國生長的一個例子。負責這個空間設計的,是丹麥NOMA餐廳的空間設計師Peter Bundgaard Rützou。他來到中國之後先是去走了走那些北京的人文名勝和本地材料市場走走,最終決定用能代表中國的材質做一個有點融合的極簡空間。
最後餐廳有了簡潔又有點冷淡的灰色牆面,它的工藝和老北京城牆的做法一致。設計師又用現代風格的落地門窗代替四合院的小窗戶,讓空間變得通透明亮。加上類似中國1930年代經常使用的鋼窗,最終形成了這個中式、包豪斯工業感、Art Deco三種中西風格兼備的效果。
Georg Jensen Hus(攝影:胡明心)
不過,Peter Bundgaard Rützou做這個空間的時候是第一次來中國,並不了解中國的建築材料。他大量用在室內牆壁的樟油本來是塗在戶外用來防水的,所以整個空間開始的2年都伴隨著濃濃的樟油味。
這個有趣的細節也從側面反應出了北歐和中國在設計和生活上仍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比如蠟燭因為明亮溫暖的意向而廣受北歐高緯地區歡迎,Georg Jensen在丹麥市場頗受歡迎的燭台就在中國遇冷,難怪宜家的蠟燭被人吐槽「去年買了一包30個,今年還剩29個」。
所以想讓北歐生活方式在中國落腳,一些適當的調整也必不可少。
2014年Georg Jensen進入中國後,先是在北京的兩家高端商場開專櫃,才過了1年半就因為市場遇冷迅速關張。
經營者意識到市場對於北歐的生活方式還沒有準備好,教育人們多去體驗更為重要,所以才開了The Georg餐廳。在這裡,人們所使用的餐具全部來自Georg Jensen,可以在使用中感受餐具和器皿的手感。
The Georg餐廳樓上的旗艦店,展示櫃中的是銀器系列
「最開始是為了讓人體驗北歐生活才開的The Georg餐廳,沒想到它的生意比Georg Jensen的銷售好多了。」朱欽祺坦言道,經常有人在1樓餐廳用餐後,還不知道2樓有產品的銷售,還是餐廳完成了人們去旗艦店的導流。
成功的品牌,其實賣的都是令人嚮往的生活意象,它們試圖讓消費者相信通過這些產品,人們就可以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消費和體驗北歐的生活方式,大概也體現了人們對於簡約、平和生活狀態的嚮往。
圖片資料:BCA胡明心、Georg Jensen
TAG:界面生活 |